语文教育是美丽的教育
2009-06-13倪丽霞
教育家于漪曾说过:“哪一门学科能有语文那样的灵动蕴藉;哪一片天地能有语文世界的斑斓多彩。”的确如此, 语文思想美、情节美、语言美,其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能不断培养和提升人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人格精神及人文素养。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认为:“语文课从本质上无疑是立人之课,它是有强烈的人文精神,语文课的目的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高人。”是的,语文教育不应只是零星的知识教学和理性的能力训练,它应该更是充满情感的审美过程。
我国古代教育就贯穿着审美教育思想,孔子曾说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的审美教育尤为重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应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然而,现行语文教育教学中,审美素养缺乏、美育意识淡薄的现象普遍存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语文教师如何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研究实施语文教学美育的规律,如何借助优秀文化载体、美的载体——课文,肩负起以美育人的神圣使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语文审美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用心思考的重要课题。
审美能力,是指人对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知、欣赏和评断的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知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审美活动是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是感知和理性、认识活动和情感体验交叉进行、重叠发展的过程。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效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起着很大的作用。
首先,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意指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具有审美意识,能敏感地捕捉作品中蕴含的美的因素。它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开端,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的基础。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从审美角度而言,教材是审美客体,其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美学内容,然而,教师和学生只有具备了感知美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掘教材的美。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必须做到高屋建瓴,独具慧眼,把课文中美的因素,挖掘并整理出来,并按照一定的方式贯穿到课堂中去,以引导学生感受美。语文课上,尤其第一教时,教师不宜首先对作品作细致的分解,例如孤立地识记词句,枯燥地分段划层,机械地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俗话说 “三分文章七分读”,教师应首先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作品的美。优美的诗歌、散文,动人的小说、戏剧,都适合朗读,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范读、学生自己用心的反复朗读,都能读出气氛,把作品读活,调动各种感受器官,慢慢入境,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唤起学生对课文情感的内心体验,从而逐步培养了敏锐的语感。朗读前后加上教师适时的渲染、描绘和点拨会更好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受到很好的美育效果。当学生对作品的美有了整体感知之后,教师参照教学设计,有意地系统地向学生展示课文多方面的美,让学生感知文字形象美,感悟语言音乐美,品味词语意蕴美,领会句式变化美,把握整体风格美,不断强化学生美的体验,丰富学生美的情感,培养学生形成感受美的习惯。
其次,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意指引导学生自觉进入审美境界,形神兼备地领会作品的意象及深层意蕴,逐步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是对审美对象自觉进行鉴别与评价的一种能力,既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美丑识别,也包括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性质的深刻理解。审美鉴赏力是比审美感知力更高层次的审美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语文课文都带有作者的审美情感倾向,体现着作者的审美理想,我们教师要借助课文的语言文字描述,通过适当的对比、比喻、联想、想象,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和审美联想,让文中的此情此景变为学生的我情我景,把学生带进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中去,全身心地投入参与,向文字背后的灵魂深处挺进,体验作品的情感。高师三年级《语文》新教材中卞利的《徽州访桥记》中有这样一句:“在徽州进行古桥调查与访问期间,面对长满青苔,巍然耸立在河面溪流之上座座造型别致的古桥,我常常会陡生感慨,深深地为徽州人的‘徽骆驼精神所折服。”讲到这里笔者提问:“为什么‘我面对古桥常会陡生感慨?请把‘我的感慨补充出来。”学生粗略一想,回答:“‘我感慨徽州的桥真多啊,真别致啊,真古老啊。”笔者不满意,启发说:“假如我们就在徽州,面对千百年来被无数人走过的古桥,我们心里会想些什么,甚至我们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生活画面?要与前一句‘这些古桥既是徽州人开展生产和生活的必经之路,也是他们走出大山,通往外面世界的通道和纽带。联系起来思考。”学生讨论后回答:“‘我的感慨可以是这样的:多少个清晨和黑夜啊,徽州人扛着锄头或者挑着担子从这桥上走过;多少新婚夫妇啊,在这桥上依依道别,丈夫要背井离乡出去闯荡……”说得好啊,这才品出了文字深处的美啊。
我们面临的青少年学生,处在成长阶段,他们的性格尚未定型,审美情趣急速变化,审美理想正在形成,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他们的精神活动、情感体验、鉴赏能力往往千差万别,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感受,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审美趣味、审美倾向对作品作出个性的评判和赏析,逐步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文本的能力。
最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意指引导学生在感性基础上注入理性思维,并不断发挥主体能动性,尽力捕捉新鲜而独特的情思,创造出新的意象,审美创造力,是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审美能力的提高。
学生审美创造能力往往比较薄弱。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非常重视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结合教学开展一些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比如,采用有表情朗读法、表演法进行授课,让学生咬嚼文字,揣摩说话的神气,模仿生活的情境、人物的情感与态度来展示课文,体会其中的美,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得到美的愉悦,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笔者讲授曹禺的戏剧《雷雨》,就引导学生反复读、用心演,因为剧中人物的对话不仅表现出人物的身份、个性、文化教养,而且都富有心灵动作性与抒情性,《雷雨》的主题又呈现出多义性与多种阐释的可能性,笔者极力引导学生在其美读与表演中完成对剧本的创造性解读。再如,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练习,通过生活中的审美观察、构思立意中的提炼修改、遣词造句的用心斟酌等等,将学生自己的审美经验融于习作中,来再现美和创造美。
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我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怀着审美的态度对待语文学习甚至日常生活,有意加强学生的美学修养,重视学生的审美实践,促使学生养成审美习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育心理学家张大均曾说过:“真正的教学美育活动是教师依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运用特定的审美化教学内容,借助于一定的审美媒介,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增强“以美育人”的观念,把语文审美教育落到实处,做到寓美育于日常语文教学之中,使语文教学充满美的情趣,逐渐地,作品里、意象中蕴涵的美就会渗透到学生的心中,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促使学生“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倪丽霞 江苏省如皋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