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个性化阅读习惯及能力的培养
2009-06-13许嘉
许 嘉
个性化阅读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教学的主要要求,它与自我教育、终身教育这些日渐为人接受的教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它强调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提倡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文本,鼓励独特的感受、经验和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不管是在学校教育阶段还是在职后阶段,个性化阅读习惯及能力的养成与否,对个人今后发展都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尽管有着这样的认知,但我们却不能不面临着这样的尴尬:
1.部分教师缺乏足够的准备,要么对改革有一种天然的排斥,对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不以为然,解读文本时依然以教参、教师为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淡化处理;要么虽有心实施,但却只抓住了些皮毛,虽有理念的提高,但驾驭课堂、有效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相关能力却未能及时跟上。学生提出了问题,教师无法顺藤摸瓜,通过看似令人困惑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更深一层的思考,探索潜在的奥秘,但却被问题牵住了鼻子,在死胡同里绕行。也有些老师,一方面苦于升学压力,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以做一个博学的学者型教师为最高理想,对教材、对知识点、对高考研究比较透,对个性化阅读的提法虽不无有“心有戚戚焉”之感,但更多的是心存余虑,心有旁骛,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关注不够。
2.学生阅读量偏少,因为没有相应的积累,导致读书质量不高,囫囵吞枣、浅读误读的情况比较多。通过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中学生课业负担普遍偏重,真正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并不多,而阅读时也倾向于选择轻松随意的消遣类读物,对古代文学、中外名著涉及较少,对需要动脑思考、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不感兴趣。由于缺乏一定的阅读积累,没有足够的智力背景,学生阅读时就缺乏一种怀疑精神,提不出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要想让个性化阅读在语文课堂上崭露头角,焕发生机,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1.要有允许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意识,爱护学生阅读的直觉。对文章的某种直觉,往往代表着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可能这种直觉跟老师的看法、权威的解读有很大的差距,但只有给学生自由表达对文章直接感受的机会,我们才能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找到沟通的桥梁。要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识别和选择,只有保护好学生在自由阅读中诱发出的独立思维的火苗,并不时添柴加火,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不至于自生自灭。只有学生真正理解,认可了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文章才能真正对学生的思想、人格产生影响。面对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名师李海林在教学时就很注重了解学生的“初感”。比如在教学《雷雨》时,在了解了故事来龙去脉后,他要求学生说说对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初步印象。在教学《过客》,他关注学生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似懂非懂,哪些没有读懂?在教学《等待戈多》时,了解学生什么地方觉得读不下去,为什么读不下去,读不下去是什么感受?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正是学生得以展示自我,凸显个性的开始。
2.鼓励学生独立地思考。直觉也好,初感也好,更多的还是对文章表层的理解,是基于以往语感而对文章做出的一种本能反应。仅停留在此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更深入的探讨,应该让学生有新的获益。要重视学生感到疑惑的地方,同时,对于文本,教师应该设法提供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的思维。进行课堂教学时要让学生学会思考,个性化阅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时要有自己的思考。一个在阅读的时候进行思考和在思考中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通过阅读,学生头脑中产生的问题越多,他对课堂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的兴趣就越浓,他的独立性和探究能力就越强。反而是习惯了传统授受教学方式的我们,不妨时时提醒自己“学生所受的教育,他的刻苦钻研,其目的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形成自己的见解”,在此过程中,教师本身应起到一个示范作用,他对于文本也应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3.培养学生每天读书的习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语文的学习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积累的就是对语言的感觉。语感的养成需要积累,对作家作品的了解需要积淀,这些都需要阅读量做支撑,但课内的阅读毕竟时间有限,仅靠课堂上对教材的阅读,显然是杯水车薪,因此课外的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每天读一点,哪怕一天读一两页也行。重要的是形成习惯,我们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在学生的心中开垦一块课外阅读的“自留地”,并且不时地提醒学生浇水、施肥、除草,行指导、督促之责。总之,不能只是简单建议,而要有具体落实的措施,有检测的手段。当学生真正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习惯的养成就不是什么难事了。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有一句话说得好,“语文是什么,我们常常把它复杂化。其实语文本来很朴实,爱读书,勤思考,会用语文表情达意,就这么简单”。不要因为怕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而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须知学生所读的一切,都将成为他们学习的智力背景。背景越丰富,学习就越轻松。因为课外阅读的这些东西,有千万个接触点,是跟课堂上所学的教材相通的。这些接触点,苏霍姆林斯基把它们称之为“记忆的抛锚点”,有了这些抛锚点,大脑这艘船就可以稳扎稳打地朝着更深的知识海域前进,获取更多的财富。
4.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根据学生平时阅读的喜好组成读书小组,就某方面专题文章、作品进行深入的阅读分析探讨。《语文课程目标》中有一点说得非常好,就是要求学生“能围绕所选择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这里就涉及到精读与善读的问题,好书不胜枚举,学生时间有限,升学压力也不能不考虑,因此,以课内所学为基础,拓展开来,展开相关的专题研究,借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失为一个比较稳妥的做法。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学生懂得梳理所读文章,懂得把他人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营养,学会思考怀疑,注重吸收消化,学会深入浅出,知道厚积更要善积、能发。高中生已有一定的精神文化积淀,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与评价,有的已具备较为深刻的思想,需要表达自我的理性、智性的认识,对社会、人生与世界的认识。为什么我们的高中生在课堂上会越来越沉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的课堂不能提供一个良好的思维刺激,没有创造一个可以让学生自由放松、表达自我见解的氛围以及没有一位在适当时机点拨、释疑、提升的导师。当我们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时,我们也应当谨记,学生阅读绝不只是为读而读,没有思考的阅读,即便读书破万卷,也可能只沦为两脚的“书柜”,阅读必须是“出于一种思考、认识、发现和好奇的需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也应当向教师指明这个方向”(苏霍姆林斯基)。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自己的思考带动学生的思考,用自己的思想点燃学生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向他们展示思考的魅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揭示出现象背后深藏的奥秘,而不是一眼就能看出的表面;另一方面在课外则可充分发挥学生集体智慧,让学生组成若干小组,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求学生推荐自己读过的优秀作品,并从中推选出一篇最感兴趣的文章,然后分头细读,最后再聚在一起分析评议,探讨其优劣得失,这样就能够把学生一些稍纵即逝,不经意的思考引向深入,有效提高他们抽象思维的能力。教师在这期间可以适时组织一些评书活动,既可以检查各小组的活动,又可以促进不同小组间的交流,互通有无,互相提高。努力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本心爱的书,使他反复阅读、反复思考这本书。
5.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类型的优秀书籍。学生愿意看文学名著当然最好,但是历史、科技、励志类的书籍又何尝不可,关键是教给学生选择好书的标准。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曾有这样的经验之谈,他说:一本书能鼓励人前进呢,抑或拉人后退?一本书能给人以乐观精神,抑或使人悲观?一本书能增加人的智慧,抑或增强人的愚蠢?一本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抑或降低?一本书能增强人的伦理道德水平呢,抑或压低?一本书能给人以力量呢,抑或使人软弱?一本书能激励人向困难做斗争,抑或让人向困难低头?一本书能给人以高尚的美感享受,抑或给人低级下流的愉快?能达到问题的前一半的,就是好书。若只能与后一半相结合,就是坏书。当我们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我们不妨提醒学生参照以上标准,学会选择有利自己身心成长的好书,自觉摒弃垃圾书刊。只要学生对什么是好书有了一定把握,学生书读得杂一些,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增长他们的见识。
6.教师的引领示范。个性化阅读文章的学生需要敢于个性化阅读、个性化教学的老师,在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逐渐提高的过程中,教师的引领和自身的示范无疑有着四两拨千斤之效。教师应以课堂阅读教学为基础,时而为学生引路,时而放手让他们自己摸索前行。教师不应该只是自己在想在说,他也应该倾听学生说话。学生问题提出来了,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自己得出答案,当然最好,但学生阅历学识毕竟有限,有时候问题的讨论往往是在一个平面上进行,难以深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概括提炼,予以升华,哪怕学生十句话中八句话是胡扯,但有一两个字眼有闪光点,教师都要及时去发掘它,加以引导。但现在的问题是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能力,无法抓住学生问题的核心,给予点拨,又因学生的问题有胡扯的成分,于是教师越发觉得师生对话是在浪费时间。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不妨看看下面这个课例,也许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在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一位男生不无恶作剧地问老师:“老师,世界上有没有美男蛇呢?”这引来了课堂里的哄堂大笑。面对类似情况,可能有的老师会把它单纯看成学生的一种调皮捣蛋,或一笑置之,或斥责学生。但实际碰到这一情况的老师却处理得更为高明,老师沉思片刻后说:“这个同学天真好奇,问得很有趣,但他问的思路不对,照此下去,还可以问,有没有丑女蛇和丑男蛇呢?要知道,作者的思路是在‘美女和蛇的对比,美女是指她迷人的外表,蛇是其害人的本质,美女蛇比喻披着画皮的坏人……”这位老师处理问题的方式有几个值得借鉴的地方,一是他不轻易放过学生发问的契机,不管学生出于何种动机,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认真对待,从某种方面就是对学生学习态度无声的教育以及对提问无形的鼓励和促进。二是评价有艺术,对学生有赞有弹,不刻意迎合学生,显示出教师对驾驭课堂的自信。三是教师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能抓住学生提问的要害,并能提升到原则上去,做出精辟的分析,令人有拨开云雾见天日之晴朗。一二点也许不难做到,但要做到第三点,不被学生无关主旨的问题牵住鼻子走,而是借题发挥,加深学生对文章词语的理解。这种瞬间的急智、临场的发挥所反映出来的教师功底就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具备的。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学生个性化阅读时上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就必须加强自己的阅读分析能力。为此,我们就要有较为专业的文学修养,有强大的艺术直觉,这样才能直接进入深层的分析。其次,任何分析都不能局限于作品,就事论事,因而收集相关的资料和文献是深入研究的必要条件。如果自己没有强大的艺术直觉,无法直接进入深层的分析,又没有检索文献的兴趣,就没有什么本钱去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也就很难胜任未来的教学。
可见,在个性化阅读的道路上,学生同样需要教师的引领,只不过现在的教师可能更注重培养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独辟蹊径、翻山越岭的勇气和能力,只有这样,更多的同学才有机会领略更美的风景。
参考文献:
[1]蒙田.蒙田随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许嘉 泉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3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