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朗读教学 提升课堂质量

2009-06-13朱文霞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雅舍守财奴三节课

朗读是语文学习之根本,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亦应得到相当重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前不久,在一所县中听了三节公开课,对此感触颇多。

这三节课是在高中三个年级开设的,内容分别是高一年级的散文欣赏——《雅舍》,高二年级的现代文阅读——《守财奴》(起始课),高三年级的“文言文翻译”(选四则文言选段)。确实要承认这三节课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也充分体现该校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体现了对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思想的把握和落实,展示了教学实力和成果,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但是,笔者认为最大的缺憾在于忽略了朗读教学,或许此项活动因为是公开课,事先有准备,放在了课前进行,但仍可看到在朗读教学上抓得不实,或许这是目前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通病。

《雅舍》是梁实秋的一篇极优美的借景抒情散文,教者在简略而巧妙地导入后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领悟要点,分析结构,把握中心,接下来设置几个问题,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雅舍”并不“雅”,但因“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舍有“个性”,不亦人有“个性”!尽管作者是“房客”,但认为“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原来人好室亦好,人雅室亦雅,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恬淡的心境与平和冲淡的心气,教者又引刘禹锡的《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以印证。最后是迁移训练。此课无朗读。《守财奴》是巴尔扎克长篇小说的节选,是传统课文,教者亦是先导入,后作作者情况展示,检查预习作业,让学生说出文章的主要情节,并作简要板书,以上各项用时不多,接下来的重点是关于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性格的把握,紧紧抓住了语言、行动、细节描写并以此来探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评鉴并进行了笔练,分析主人公形象特征及其成因,文字功夫极好,看法也有见地。最后引导学生作逆向思维,口答,说出老葛朗台如是既有钱又有亲情的人,该如何对待夫人、女儿?学生回答得异常的好。此节课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整个结构安排也很有创意,但仍少朗读。第三节课教者选了四则文言选段,文字艰生,阅读难度较大,教者的目的是以此来训练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达到译文追求的效果——信、达、雅。每则选文集体朗读一篇后即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现场翻译,教师点评中总结规律,全文主要意思是什么,结构层次如何,人物相互关系怎样,事情的起因经过、来龙去脉是什么,叙事、议论、抒情的内容各是什么,如何结合。这些教者未说,未作必要点拨,选文后又无适当的注释,也没有问问学生,学生究竟对原文把握到什么程度?如没有个六七成的了解就翻译其中的一些难句,把握有多大?尽管对原文中的个别之处不甚了了并不影响翻译,但假如不是这种情况怎办?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就因对上下某个句子的不理解,对文言文理把握不透,而卡了壳,此时又怎么翻译?虽然高考时没有机会去反复读,也不能像平时那样学习,但平时不培养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握全文,了解大意的习惯与能力,又怎么能在高考中稳操胜券?笔者以为还是少了个“读”。

就这三节课的教学,如何落实一个“读”字?《雅舍》是篇很好的抒情散文,正适宜放声一读,读中不但获得美的享受,也能朦胧地涵咏内蕴;《守财奴》中的人物描写手法十分丰富精妙,不但可选一些典型处让学生分角色“读”,还可在读中“演”,体会以表情、形体动作来作意刻画人物的高明处,把握得透了,写作中不也可以巧妙借鉴吗?至于文言文的“读”则有别于现代文。现代文一般是到嘴到肚,即使一些抽象含蓄的句子,慢慢咀嚼也能把握大概。教学文言文首先要过的是文字关,关不入,焉得其宝?教者是否可先作必要提示,或对内容、情节脉络、人物关系、事理成因作粗略介绍。如是放到高考文言选段的情境中,可指导学生粗览全文后先看最后一题的评价鉴赏题;就此课而言,让学生读读译评,提提其中的疑难处(要翻译的句子除外),教师作必要的解答。一节课与其匆忙中赶完四则材料,还不如就用二至三则,教深教透,教出规律来,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朱文霞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223400)

猜你喜欢

雅舍守财奴三节课
巧排课程表
The Miser and His Gold守财奴
馋Gluttony in Chinese Culture
我演孟子
从“小豆包”到“大辣椒”
守财奴
给鸡添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