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阅读教学加点“史”料

2009-06-13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文言文背景文学

艾 杰

笔者多年从事中专(中职)语文教学,却常常遇到学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情况,朝代更替,茫然无知,作家作品,张冠李戴,学生由于缺乏历史知识,而造成理解文章困难或错误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常言道“文史不分家”,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语文与其他学科是紧相联系的,而在这之中,“文”“史”的姻亲关系更为密切。尤其是近几年面对中职生学习无压力、无兴趣、水平低、能力差的现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加点文学“史”料,加点历史“史”料,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根据课文内容适度介绍作家经历

一直以来,教师讲授课文都把重点放在字、词、句的理解和段落篇章的分析上,所谓的“精读课文”,论到作者也总是简略地提一下生卒年月与主要作品便作罢了,而对作家经历却很少涉及。殊不知每一篇课文,都是作家人生经验、心灵体会的结晶,宽而言之亦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个“因”与“果”的关系,要求教师在解读课文的同时还得提供一个文学史背景。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少有的文学全才,从小学到中学,我们学过他的诗,学过他的词,也学过他的散文,我们无不佩服他的文学造诣,却很可能忽略他的人生经历。苏轼生长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少年时就希望能继承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事业,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三十岁前大多过的是书房生活,对豪强兼并的危机洞察不够,入仕后,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而后又被捕入狱。出狱后,多年地方官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近下层人民,对新法好处有所了解,又反对司马光等废除新法而被贬。新党再度执政,他又反对只知利用新法剥削人民,59岁时,先后被贬岭南的惠州和海南的琼州。可以说,苏轼是文学史上经受磨难较多的一个。然而,一次次的打击,却并没有使他消沉,即便被放逐“天涯海角”,仍高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一介绍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赤壁赋》中主“客”的思想矛盾,也能让学生感悟到苏轼的乐观向上,对他会多一份敬佩之情,而这无疑是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挫折教育,苏轼的思想和性格影响他的创作,苏轼的性格和创作又影响着学生的人生。

再如如果学生不了解李清照南渡后的人生经历,就不能理解《声声慢》中的“凄凄惨惨”;不了解李煜的人生经历,也很难体会《虞美人》所流露出来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苦。

当然,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适当地引用是必要的,但如果引用过多也会冲淡教学主题。

二、根据课堂需要适时介绍写作背景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往往把背景资料放在导入课文时介绍,让学生在课始就进入课文产生的时代背景,而且教师只是机械地将教参中的背景原原本本地告知给学生,学生尽管在背景材料的介入中,能够获取一定的背景信息,但是他们对文本产生的背景与相关时代状况的了解,仍然是生涩的,囫囵吞枣的。

笔者以为背景资料(包括写作背景与相关人生经历)应根据课堂的需要在学生确实需要知道的时候再予以介绍,否则学生的关注度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鲁迅先生的《药》是一篇打上鲜明时代烙印的小说,如何揭示《药》的主题,一直为语文教师所头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先指导学生抓住小说的情节,理解“药”的表层意义——华家二老为儿子小栓买“药”治病,终究未能挽救他的生命。在把握基本情节的基础上,我动情的向学生讲述,“‘药终究没治好小栓的病,华家二老也终于没留住小栓的命,殊不知,这‘药还连着另一条生命。华家的儿子死了,篇中还有一家的儿子也没了……”笔者接着让学生去读篇中另一个儿子的故事——他是谁?他怎样死的?他的死与小栓有何联系?这些问题可帮助学生领会作品的双线(主线和暗线)结构。第三步,笔者再引导学生深究夏瑜被杀的地点“古囗亭口”——为何中间用一个符号“囗”代替?笔者趁机给学生讲述这个“古囗亭口”发生的故事——1907年,光复会的成员秋瑾被捕杀于绍兴城内“古轩亭口”,而在秋瑾被杀之前,光复会另一成员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败被捕,恩铭的亲兵残酷地挖出徐的心肝炒食。这一介绍让学生恍然大悟,文中夏瑜的故事就是根据他们两人的经历而写的,小说中夏瑜的名字都是根据秋瑾的名字仿造的。鲁迅就是以秋瑾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写了这篇小说《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有了这一步,接下来,笔者便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人们对两个儿子的死的态度——革命者夏瑜被杀,刑场看客们的“漠然”,茶馆茶客们的“欣然”以及坟场夏母的“赧然”,无不让我们感到悲愤!由这里,联系《藤野先生》中描绘的中国人看日本人杀中国人的场景,我们也不难看出鲁迅写这篇小说的真正用意,也就是“药”的深层意义——寻求唤醒麻木愚昧民众的良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这样一层一层的引入揭示,学生理解会轻松许多。

三、根据教材编排适量介绍文学史

近几年的中职语文教材编排更注重人文性与社会性,但与此同时,也并未忽略文化的传承性。从先秦的《诗经》到清代的小说;从屈原到到鲁迅;从关汉卿到莎士比亚;从十七世纪的古典主义,到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教材都有涉猎。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了解世界的优秀文化,不仅能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也能使我们透过文化看世界,更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正如每一篇作品都是作家人生经验、心灵体会的结晶一样,每一篇作品也自然体现着一个时段的时代精神,体现着它所代表的某类文学体裁的特征。每一篇课文都是文学史长河里的明珠,让学生了解适量的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发展史,可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所学课文的文学特色,把握所学课文的时代特色。新大纲也明确提出:“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可见,让学生了解适量文学史,是新大纲及新教材的客观要求。

文学史的介绍,如同课文背景介绍一样,可放在课文学习之前,也可穿插于课文学习之中,还可以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在学期之初集中讲授。当然,中职生毕竟不同于文科大学生,教师介绍之时,不必全面具体,让学生理清文学发展的脉络,把握各时期文学的特点以及有代表性的作家即可。

四、根据学生实际适中介绍历史知识

爱国主义一直是文学作品的主线。中学与中职语文教材中都选入了许多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表现强烈爱国之情的作品,尤其是南宋时期,涌现出了许多的爱国诗人与词人,他们的作品无不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状,抒发着满腔的报国热情。然而,由于统治者的荒淫无能,致使朝廷小人当道,许多爱国志士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甚至如岳飞一样的以“莫须有”的罪名惨遭杀害。因此,诗人们在诗中只能借古人古事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善于用典、借古讽今就成为宋时文学的一大特点。教学时,教师应适当的向学生讲清其中所涉及的历史典故,讲清当时的社会现状,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历史,了解诗人,更好的体会出诗人的那份豪情与无奈,自然也能激发他们对南宋统治者不思朝政,偏安江南的愤怒,对人民饱受战乱的同情,爱国热情会悄然而生。

五、根据课文情境适当翻讲历史故事

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最头疼的就是文言文,不仅在于那些“之乎者也”的文字晦涩难懂,还在于文章内容离我们太遥远。每每教学这一类文言文,教师除了串译,似乎也找不到什么高妙之法,而面对中职生,教学文言文更是有些束手无策,有的教师干脆直接把译文抄写在黑板上,把文言文当现代文来教。

把文言文当现代文来教,虽不符合文言文教学原则,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无疑是一个笨办法。譬如,文言文中有许多记人、叙事的传记类文章,像《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等等,教学时,教师可把课文内容事先都改写成一个个的历史故事,而后以故事的发展分段对学课文(即先整体讲述故事内容,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把故事分成若干小段,让学生找出课文的对应段,以故事促进学生的理解)。这样的学习,化难为易,既可活跃课堂气氛,也可很好的完成文言文学习的任务。

把阅读教学与“史”相关联,除了“以历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影视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利用网络平台搜集相关内容,还可以组织经典阅读与朗诵带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总之,语文课,因其自身的特点,语言是历史形成的,文字是历史产生的,决定于它必然与历史联系在一起。如果学生掌握了应该掌握的历史的观念、历史的知识,和形成了一定的历史使命感,那么,语文教学必将如虎添翼,向更深处发展。

(艾杰 湖南省桃源师范学校415700)

猜你喜欢

文言文背景文学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我们需要文学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