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社会热点 提升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性

2009-06-13张新琴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社会热点有效性

张新琴

摘 要: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教学,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改进教学行为,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程 社会热点 有效性

一、思想品德课程中关注社会热点的重要性

(一)使德育生活化,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思想品德教师应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学生的视角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热点,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安排教学时间,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与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感悟、理解,关注学生生活态度的生成、情感的培养、信念的形成,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达到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关系的教育目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他们健康发展。

例如:在上《法不可违》时,学生对“具有社会危害行为就是犯罪吗?”这样的问题很疑惑,认为小偷小摸就是犯罪。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应用了“西藏3.14”事件的材料,说明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是犯罪行为,使学生认识到犯罪的特征和一般违法行为的差别。又引用了刚发生不久的“上海公交车爆炸案”的材料,该案件因还在调查中,还未对肇事者定性,所以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这个热点。更重要的是纠正了有些同学认为只要不犯大错就不会犯法的错误观念,使学生领悟到“小错是大错的开始,犯大错往往是从犯小错开始的”。通过分析,学生感悟和提升了法律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培养了学生关心时事、学以致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听课质量的实效性

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要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应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当今的初中生思想比较活跃,思维开阔敏捷,求知欲强,他们以自己的眼光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在授新课前5分钟与学生一起交流学习时事知识和生活热点。例如:中共十七大、奥运会、神舟六号成功升空、金融风暴等最新信息,组织观看十七大的开、闭幕式和新一届党政领导人答中外记者问、神六的升空等等。卢梭说过:“问题不在于教学生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们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们以研究学问的方法。”赞可夫也说过:“教学的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由于时事热点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为学生积极学习奠定了基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内驱力,从而有助于形成良好心态。

(三)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业成绩的实效性

翻开近几年的政治中考试卷,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量试题都是以重大时政与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载体,突出了对学生理解运用综合乃至创新能力的考查,尤其是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社会政治开卷考试“以问题为中心”,突出“能力立意”的命题轨迹更加凸现。如何加强对重大时政与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和教学,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广大师生共同关注的焦点。

以鲜活的社会生活为背景,充分反应时代发展的强音,是政治学科命题的基本要求和主体特色。一般的压轴题都会选择“三种问题”的合一,即:一是当年的重大热点问题,二是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三是与教材主干知识紧密联系的问题。只有牢牢抓住社会生活的热点,才能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也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益。这就要求老师无论在平时还是在学生中考前的最后复习阶段,热点与教材的结合至关重要。

关于“5.12”汶川大地震后的抗震救灾,我设计了这样的几个专题让学生进行时政的训练:

1.你知道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及全国哀悼日吗?

2.面对地震灾害、灾区人民的痛苦,你应具有哪些良好的心理品质?

3.四川地震发生后,看到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实际行动,你从中懂得了哪些道理?

4.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华人拧成一股绳,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的实际行动去,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对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有什么重要作用?

5.地震发生后,很多受灾的同胞失去了亲人,心灵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假如你是一名心理医生,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安慰他们?

6.生命是脆弱的,生命又是坚强的。我们应该如何珍爱生命,使生命健康而充满勃勃生机,为建设我们的祖国献出我们毕生的努力?

7.地震中特级教师谭千秋为了保护4个学生用自己的身躯护住讲台;女民警蒋小娟用自己的奶水喂养8个婴儿却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孩子;12岁的陈浩本来已经脱离了险境却为了救同学而被垮塌的墙砸伤。假如你今后遇到了被困的陌生人,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8.面对灾区人民的所遭受的灾难,你打算怎么做?

热点专题所设计的问题,一是要联系教材有关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二是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与学生有关或相关的问题;三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设计的角度要巧,设计的问题要新;四是要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或思想教育。做到热点——学生——教材的有机结合。

思想品德新教材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思想品德教师要善于利用、挖掘社会热点,使社会热点时政与教材相结合,深研教材,进行导学、导疑,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共同讨论、合作学习,实现“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材料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热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成提升学业成绩的实效性,真正落实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目标,实现德育生活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灿.时事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余从斌.时政教学的几点尝试[J].九江师专学报.2003年02期.第94-95

4.贾桂花.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融进时政教育[J].青海教育.2003年04期 ■

猜你喜欢

社会热点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社会热点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及应对研究
引入社会热点丰富历史课堂的研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