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市民子女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弱势及成因探析

2009-06-13孙为庆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弱势市民农民工

孙为庆

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城市的社会结构日趋多元化,新市民逐渐增多。在新市民中占较大比例的是农民工,在农民工后代中,有较早居家迁入城市的新生代,更有近年来大量涌入城市或城郊的农民工随带子女。

教育部副部长、总督学陈小娅在谈到教育公平时指出,从“热点”“难点”问题看,保障了教育最基本的公平以后,“人人上好学”对教育公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民工子女进城后,都要“有学上”,而且都要“上好学”。多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推进教育公平,新市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措施日益完善,诸如在他们的集居地或城郊结合部专门开办农民工子女学校,而更多的新市民子女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就读,符合相关条件的新市民子女免交借读费、学杂费等,这些均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市民子女的关怀。

就以位于无锡市中心城区的崇安区为例,新市民子女百分之百在公办中、小学就读,并于2005年起,把达到省、市现代化办学标准的广新、金海里两所公办小学作为接纳新市民子女的定点学校,在这两所学校就读的新市民子女均超过80%。此后,区政府逐年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主动担负起提升全民义务教育质量的责任,让每一个新市民子女都能享受优质资源。

但在办学条件均衡发展的同时,新市民子女定点学校的内涵发展和文化创新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在新市民子女中,无论是一年级新生还是中途转入的插班生,他们进入的是一个全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由于城乡和地域的明显差异,在城市学校教育中,新市民子女群体显示出不容忽视的文化弱势,他们的文明礼仪、心理健康、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语言表达、学业成绩与城市同龄人相比,发展水平相对迟缓、滞后,存在着较大差距,这势必减少了他们在学校生活中成功的机会,影响着均衡化教育的优质发展,更不利于和谐社会大政方针的实现。

在学校和谐文化建设中,我们对在我校就读的429名新市民子女的心理健康、学业基础、行为习惯等方面作过专项调查,其文化弱势及成因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早期文化习得缺失

学校所在的崇安区,已形成比较完善的学前教育体系,“十五”期间,学龄前幼儿入园率已达99.4%,并构建了托幼一体化和幼小衔接的基本框架。部分城区幼儿在接受正规幼儿教育的同时,还进入社会幼儿培训机构,学习琴棋书画、音乐舞蹈等,文化积淀起步早,起点高。

新市民子女多数来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和山区,由于学前教育机构和社会早教培训资源十分匮乏,他们之中大多数未接受过学前教育。但新市民子女进城后,他们会与城市孩子一样,共同被接受规范化的语言训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与各类艺体科技活动,这无疑增大了他们的学习难度。另外,新市民子女祖辈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受父母传统意识和认识能力影响,孩子们在幼儿阶段大多讲的是方言土语,对城市小学教育中使用的语言以及其他表达方式是一个非常陌生的符号系统,于是在接受城市小学教育传授方式和内容的过程中,与接受过正规早期教育和各类艺体培训的城市学生相比,会显示出明显的文化弱势。

二、乡土环境文化欠缺

城乡和地域差异会导致环境文化影响的差异。大多农民工子女原来的生存环境是:推开门,见到的是黑土地、大山沟;走出去,接触的是稻麦高粱、地瓜玉米;日常可见的动物是马牛羊、鸡鸭鹅;听到的是地方戏曲、山歌小调。在这一文化环境下长大的农民工子女,固然具有识天象、知地理、懂农耕等特质,然而生存环境不同,视野不同,他们与城市孩子相比,所累积的文化资本差异明显。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面对城市高度发达的文明,他们曾感到困惑;见到学校现代化的教育装备,他们大多感到十分惊奇;看到城市同伴能歌善舞,他们表现出十分倾慕。一位刚转入学校的山区孩子,在听到老师布置“上网查阅收集资料”的回家作业时一脸疑惑;一位来自偏僻农村的孩子进了微机专用教室,不知道“鼠标”为何物等等。显而易见,由于城市与贫困地区的环境差异的客观存在,因而城市学生生存的环境文化、作为历史地凝结着他们稳定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已与学校教育十分适应,而要让刚进城就读的农民工子女接受并成为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这需要一个接触、感受、体验的过程。在这个弥补乡土环境文化欠缺的过程中,新市民子女在校园生活中会一度表现出文化上的弱势。

三、传统世俗观念的偏见

多年来,大批新市民进入城市,为城市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农民工工作,媒体舆论不断正确导向,新市民的社会地位、生活水平、文化层次正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现实国情和历史原因,他们真正融入城市得有个过程。虽然,他们中的佼佼者通过奋斗已获得成功,并跻身于“上流社会”,但绝大多数人社会地位较低,经济收入较少,家居环境较差,有一部分人仍在温饱线上挣扎,甚至受到一部分人的鄙视和排斥。

我校有位学生家长在座谈会上说:“就称呼而言,有时会使他们抬不起头来。称我们为新市民,听起来是亲切些。这称呼倒无所谓,是城市某些人的语言和神态,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感到仍有一种隔阂。”家长的内心表白反映在学校教育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现象一:

某校一位班主任老师在办公室里讲:“我班又转来一个,父亲是打扫小区垃圾房的,母亲是摆菜摊的。”下面是几位老师的反映:“这种孩子很难教。”“家长层次不高,成绩不会好。”“插班考试成绩怎样?不合格就退回去嘛!”

“算我倒霉吧!”班主任老师长叹一声。

现象二:

一位班主任在班上了解学生订阅报刊情况,几位新市民子女围在讲台边,一声不吭。“怎么一份报纸、杂志也不订?”“课外阅读可丰富知识,还有利于提高作文水平啊!”……教师多次问话和启发,那几个学生仍一言不发。“家里没钱吗?”两个孩子摇摇头,三个孩子点点头。“没关系,家里经济困难的,老师给你们付,好吗?”这时这几个孩子仍默默不语,可教室里一片哗然,几个城里孩子对那几个点头默认家里没钱的孩子指指戳戳,那三个孩子脸红了,慢慢低下了头。

部分城市人对新市民子女及其父母的世俗偏见会造成人际隔阂,导致他们心理和社会地位上的文化弱势显而易见。

四、课程内容的差异

新市民子女进城就读后,对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方式均有陌生感。一是各省教材不同,开设的地方课程也有差异。部分中年段学生转入城市学校后,因他们大多未学过外语,为补缺而退一级者不在少数。即使是高年段的学生,因起点不同,学习外语也有困难。二是随着城市学校校本课程、城市地方课程的深度开发,社会实践、德育专题、兴趣小组、学生小社团等活动蓬勃开展,新市民子女会由一个陌生到适应的过程。如果学校用同一标准来评价和认定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艺术教养,他们就会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三是现行小学课程较多内容代表着现代化,反映着都市生活,而城市的景物、城市的文化,大多是农村孩子所生疏的。正如《中国青年报》曾刊登过题为《语文课本难为农村师生》的文章所说的那样:“新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是《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但在那些连课桌椅都不够、教师印试卷还用钢板、蜡纸的山村小学里,老师不知道向学生解释‘什么是鼠标?‘上网咋回事?”虽然多年过去了,农村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但小学课程的城市化倾向仍导致新市民子女文化上的弱势。

由此可见,早期教育的缺失、乡土文化的欠缺,是新市民子女一时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制度所规范的语言文化,在养成教育、艺术教育上处于文化弱势;城市课程内容以及组织实施方式的差异,加重了这一文化弱势;传统观念、世俗偏见则像一道无形屏障,有时会阻隔学校和谐文化的建设。笔者认为,城市文化建设必须实现文化自觉,在了解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应积极寻求对策,主动去重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社会结构多元化的和谐文化氛围,让每一个新市民子女受到良好教育,在和谐温暖的大家庭中健康、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弱势市民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将弱势变为优势
全球尿素市场弱势运行
动力煤市场或将弱势运行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