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中的作用

2009-06-13杨雪琴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合作意识合作学习

杨雪琴

摘 要:目前合作学习已成为我国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在实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困难,很多时候达不到预期效果。笔者认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愿意合作;授予学生合作技能,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索合作方式,让学生体验合作;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享受合作。

关键词:合作学习 合作意识 合作情境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活动能使学生体会到相互间的关心和帮助,使师生在多维互动、相互砥砺、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达到在和谐中进取的境界。

然而由于我们教师大多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在实践中承受着教学质量的压力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在现实中很难真正推行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我认为教师在实行合作学习中应发挥重要作用。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愿意合作;授予学生合作技能,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索合作方式,让学生体验合作;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享受合作。

一、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建立合作小组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学生成为小组的固定成员,形成集体,自然就有了合作意识。开展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积极性,逐步将合作学习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品质。

二、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合作技能

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组织管理技能”,学生要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善于分工,勇于负责,根据不同意见,做总结性发言。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善于倾听”的技能,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提出反对意见或补充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地解决问题;还要学会微笑、具有绅士风度。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技能和品质,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

三、教师要创设合作情境

教师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内容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内容决定教学策略和相应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与教学策略的一致性是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取得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应首先考虑有无合作的必要性。合作学习要处理的是个人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提高个人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逐步体会到大家友好合作的力量。比如,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社会背景分析,包括17世纪英国经济的发展,新的社会阶级的产生,当时的政治统治制度特点及主要的社会矛盾。靠单个学生很难解决,需要团体的力量。我在讲这块内容时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分六人为一组,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然后各组代表发言,相互补充,比较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难点。其次要考虑到合作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合作学习的内容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学生力所能及的。

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以后,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望,激励学生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效率。必要的时候可以作为小组成员的一分子,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为学生指点信息获取途径和获取方法,为学生答疑,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当然教师要注意介入的时机与方式,不能随意化,更不能喧宾夺主。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结评价,改进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意义不只是学习本身,它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和提高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师之间也应该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学术探讨,不断反思、改进,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成为高素质的教师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让合作学习成为一种真正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

猜你喜欢

合作意识合作学习
在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合作意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措施探讨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