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镇一教育法在数学教育中的尝试
2009-06-13黎忠立
黎忠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的教育观认为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生命历程,也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教育的质量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教师应当努力学习国内外教育发展的新理念,以拓展自己专业知识,基于这种认识,笔者在某资料里阅读到日本的铃木镇一教育法,觉得该法包含的深刻教育原理且宜推广,在引入铃木镇一教育法的两年尝试中,获益非浅,以下是笔者介绍尝试前后的两个教学班的数学成绩学习成绩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往往是同步发展的,学生的成绩上去,班级管理与德育建设中各项指标也逐渐提高,自信心与自我约束能力增强,思想跟着转变,班级于2006年获“市先进班集体”。铃木镇一教育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一、坚定不移地相信学生“行”,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铃木镇一教育法指出:自信心既是孩子学习成功的精神支柱,也是孩子生活成功的精神依托。自信是走向成功的起点,是前进的不竭源动力,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平台,并做出相应的应有的及时的评价,这里说的评价,应当以鼓励为主,即变批评为鼓励,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上的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类似的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的需要积极推进,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毫无吝啬的向学生赠送一些肯定和赞美的话语,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并包容他们的缺点,这种赏识性鼓励,就可能给学生一个很大的鼓舞,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并为之努力学习,甚至让学生终生难忘这一时刻或改变学生终生的一刻,自信使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至最佳状态,评价学生应该对其任何一个学习过程的任何时候付出的劳动要给以承认,肯定和赞许,只注重结果,忽视发展过程的评价,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进步不急功近利,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鼓舞和激励”,又如周弘用赏识的方法将他那三岁半还不会说一个字、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留美硕士的事迹。让学生们记住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的话:“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牢固树立“我是人才”的强烈自信心。他给自己立下规矩:不许骂学生笨,嫌进步慢,说灰心话,多赞赏,少训斥;鼓励学生多尝试,允许犯错误。在这种充满赏识之光的宽容氛围中,学生心灵舒展,自信积极,当学生自尊心受挫时,教师应给予学生重振的力量。
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兴趣无处不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
铃木镇一教育法认为:不管教什么,首先必须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只有当孩子有了兴趣时,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的发展应“求同存异”,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其个性与爱好,尊重其思维方式的差异,不能扼杀学生自由的天性或泯灭其智慧的火花,教师想方设法让学生数学课堂充满兴趣,如:
1.充分挖掘数学的实用功能,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实际问题情境,经常运用数学原理结合学生个性编成的小游戏;
2.授课语言要风趣幽默且富有亲和力,使数学课生动活泼,充分发挥数学的美感和娱乐功能;
3.不时的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际应用中感受数学的方法的美和分享体验成功的喜悦。
4.适当介绍一些中外数学家成功的故事与数学史的重大数学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个人成就感。
三、准确定位教师课堂中的地位与作用,努力凸现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认为:学生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协调者,课堂应给予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时间与空间,大力发展学生学习独立能力、自主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应使自己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引导者,解决问题的合作者,思维活动的协调者,努力揭示数学的学术形态并把它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尽可能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的具体形成过程,用现代的眼光看待“师道尊严”,在课堂上用民主、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
四、从始至终遵循化难为易的从简原则
铃木镇一教育法曾一语中的地指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和容易,这才是能力培养的要义。
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实则是化难为易或化繁为简的过程,如解方程或不等式,就是把复杂的方程或不等式化为同解简单方程或不等式,数学知识内容抽象,概念的内涵外延是高度概括的,数学语言形式多样,对学生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的要求较高,不易理解,这也是许多同学感到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尽可能引导学生总结出每类问题的解题规律,通用的解题方法,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使学生易学易记。尽量使用奇特记忆法,口诀记忆法和直观教具。使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掌握解题程序和技巧。这种从简原则,必须坚持始终,在新课及综合题讲解时,尤显重要。因为“大道至简至易”,惟有简易,才易传授与接受。当然,当学生认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我还会适时引导学生从貌似简单的问题中发现深奥道理,从似乎没有联系的问题发现规律找到联系,从而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深刻观察力。
五、存在问题
在实验中,还有以下问题有待解决:一是学生认知水平与授课进度的矛盾;二是学生个性差异较大,常会出现顾此失彼,三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影响根深蒂固,教师总是无意中做课堂活动的主角,学生也很习惯的做课堂活动的听众,这些有待急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