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引导,让阅读走向有效
2009-06-13朱亚萍
朱亚萍
阅读是语文课教学中学生体验、感悟文本内容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加有效呢?笔者觉得导“情”、导“行”、导“向”至关重要。
一、导“情”
倘若体验情感的过程中,少了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由体会,那很可能学生体验的深度不够,同时语言肯定很苍白。一节语文课离开了老师精练规范的表达和独具匠心的引导,氛围再好,也只能是一堂残缺的语文课,没有深度的语文课。特级教师王菘舟上过《慈母情深》时有这样的片段:教师让学生体会句子“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眼神疲竭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王老师是这样引导的:“看过电影吗?看过慢镜头吗?这句话中哪句话给你慢镜头的感觉?慢镜头是希望每一个观众能看得仔细,看得生动,看得清楚,我们一起看一看。闭上眼睛,师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你看到了什么?还看到了怎样的背?你还看到了母亲的背吗?你看到母亲的肩甲骨吗?这是我母亲的背吗?在我的记忆中我的母亲的背是怎样的?闭上眼睛,继续看!师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你看到了怎样的脸?这是我母亲的脸吗?在我的记忆中,我的母亲拥有一张怎样的脸?这是我的母亲的脸吗?闭上眼睛继续看!师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眼神疲竭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你看到一双怎样的眼睛?这是我的母亲的眼睛吗?不是的,在我的记忆中,我的母亲的眼睛是——作为儿子的我,不禁要问:母亲,我的母亲,你那坚挺的背到哪儿去了?红润的脸到哪儿去了?清澈明亮的眼睛到哪里去了?到哪里去了?到哪里去了?到哪里去了?我的母亲就是这样工作的,就是这样赚钱的,我看到母亲瘦成这样,憔悴成这样,我能不鼻子一酸吗?在王老师的引导下,不断的将感人的画面送到学生眼前,多么简单的文字,但这样的教学把简单文字背后所蕴涵的丰富的情感,内容都挖出来了,听课的老师被感动了,学生完全进入了文本,和文本的对话自然而然的丰实起来。取得这样的效果,无不与教师的语言和情感引导有关。
二、导“行”
阅读教学重在让学生体会。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感悟文本的方法,对学生学习行为。即要做指导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否则学生无从下手,无所适从。有的要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如:动词、描写神态的词语等;有的要抓住关键句子;有的要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教师要根据课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体会。特别是当老师提出要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一定要提出相应的要求。这些要求其实就是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例如:教学《维生素C的故事》(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时,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教学,给学生提出两个问题指导他们学习:1.在这个故事中,找出哥伦布心情变化的词语。2.想一想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变化?学生根据教师的步骤,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既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又很好。
三、导“向”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教学生做学问和学做人。语文具有“丰富人的情感、塑造人格、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功能。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些教师为了追求阅读创新和凸显阅读的个性化,淡化了语言材料本身所承载的人文内涵,曲解、偏离了阅读内容的价值指向,导致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迷失,为学生未来人生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曾经听过一位年轻教师上的《狐狸和乌鸦》。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乌鸦和狐狸说,请你说一句话,表达你个人真实的想法,表达与众不同的观点”。教师的一番引导,激发了同学们的表达兴趣,同学们纷纷举起手发言。有一位同学说:“乌鸦,你就是因为爱听好话、听恭维话,所以才上了坏人的当”,另一位同学说:“狐狸,你真可恶!你专门骗人,专做害人的事,我们讨厌你”。对这两位同学爱憎分明的表达,教师都只给予了一般性的肯定。最后一位学生站起来,按老师要求发表了“与众不同”的观点:“狐狸,你真聪明,你能让乌鸦上当,获得了它嘴里的肉,真了不起!我要向你学习”。学生的话音刚落,教师带头鼓起了掌,同学们也跟着鼓起了掌。掌声落下后,教师做了“精要”的评点:“刚才这位同学说的真好!他表达了自己个人独到的见解,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学习贵在创新,这位同学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希望大家也能像他那样勇于创新,大胆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提高我们多角度认识事物的能力”。个性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新理念,也是新课程赋予语文教学的一个新问题。我觉得个性化阅读必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不能因为创新,而悖离了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因为强调个性化体验,而迷失了阅读材料给予我们的价值指向。这,正是本节课所存在的主要偏差,也代表了当前新课程实施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