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体育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探析

2009-06-13池根生马大慧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出路困境农村

池根生 马大慧

摘 要:在学习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文献基础上,根据体育学科的特性和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现状,分析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据此提出了农村体育课程改革走出困境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农村 体育课程改革 困境 出路

“没有广大农村课程改革的成功,就没有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这是教育界的共识。因此,在体育课程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今天,将我们的视角转向面广量大的农村学校,研究农村学校的体育工作,关注农村学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加快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一、我国农村体育课程改革的困境

1.场地器材匮乏,安全措施制约,学生锻炼得不到充分保证

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场地器材严重匮乏,九年义务教育难以顺利实施。大多数学校在这方面投资是微乎其微的,虽然条件好的学校添置了部分体育器材,基本上能够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但往往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能真正用在课堂的少之又少,因此单调的体育活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再加上现在学校“学生安全第一”,学校就把学生紧紧地关在狭小的校园里,不准出去拉练、郊游,不准练习带有危险的体育运动。这种地方制度严重影响了落实“健康第一”和“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1小时”的指导思想。

2.教育观念落后

个别学校的领导对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认识不足,虽然学校也作出了相应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监督力度不够,落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误区,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不能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部分学校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没有彻底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较为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作他用,或是用于补习重要科目,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对于这种普遍现象体育老师们只能望而叹之。

3.专业的体育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但是农村的教师资源却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

农村中小学教师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信息闭塞,对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不够,知识更新慢,对新的东西不容易接受,受局部环境影响大。现在新课程的设置是以城市学校为样本的,在农村推行比较困难。新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发达地区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在发达地区的实施和推行,也对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课程实施带来了挑战。从我们对县区体育教师的培训中发现,农村体育教师业务素质急需提高,无论教学思想还是教学观念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太远,尤其是非专业兼职体育教师的专业业务素质可想而知。

4.全国优质课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前进的方向,但是脱离农村实际,城市化倾向严重

新课程改革开始后,全国进行了非常多的体育教研活动。全国的体育优质课教学过程中所要求应用的一些课程资源和学习方式,如:40人制的班级,在豪华的室内体育馆里一个人一个篮球或排球;在辽阔的绿阴场上,一人一个足球随意练习等这在当前大多数农村地区是很难实施的。对于适合于农村体育课程资源的一些优质课教学模式的推广目前还远远不够。

二、我国农村体育课程改革的出路

1.国家应根据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指定分段实施的课程目标

虽然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是所有在此阶段受教育的适龄儿童都应该达到的一个最低的标准,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和城市原有的差距,客观上就导致了在执行新标准时的起点不同。因此,我们就不应该要求在起点不一、实力和水平有较大差距的农村体育教育与城市体育教育在相同的时间达到相同的终点。

2.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方面,应密切结合农村当地自然地理资源,突出农村特色,适应农村体育教育的要求

农村自然环境优美,有着宽阔的平原、湖泊、丘陵等。这些天然的地理资源有着永远开发不完的体育课程资源。如宽阔的平原,老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放风筝,要求学生自制风筝,锻炼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学生亲身体验,能够体验到成功。还有湖泊,老师可以开设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水性练习,如在水中的漂浮、救生和求生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遇险时的生存能力,真正跟日常生活相连,让学生终身受益。

3.要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明确体育课程在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作用,在国家进行课程改革,大量增加体育课时,确立体育学科重要地位的同时,对实施课程改革的核心要素专业教师的配备,应有配套的规定和要求。应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重新制定体育教师编制配额,将其列入督导评估指标。作为依法治教,学校评级、评优的必备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遏制一些学校“整体满员,而体育专职教师不够用”和“缺体育教师却不愿进人”的不正常现象。

4.教育行政职能部门和有关研究机构应尽快制定体育教师职业资格标准,规范体育教师的任职资格

很难想象学校其他必修课程中会有如此大量的兼职教师存在,此现象应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认真反思。我们欣喜地看到南京江宁区教育局今年已开始启动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和兼职体育教师持证上岗的计划,各地也有一些相应的措施,我们希望这些措施和办法,最终能形成对体育教师任职资格的规范化的管理要求。

5.加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由于很多参加过与新课改有关培训的体育教师认为,这些培训对他们有一些帮助,但是帮助不大,这主要是农村体育教师没有机会和条件参加“高层次”的培训,对课改的一些理念认识还不够清晰,即便是参加了“高层次”的培训,专家们的培训内容又很难与他们的教学实施联系起来。因此,要改变农村体育教师不适应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县级教研员队伍建设,转变县级师训人员的培训理念和做法,强化师资培训工作的动态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杨淑华.农村学校体育课改的困惑与反思[J].体育教学.2006.5

2.李钢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现状的调查[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6

3.黄永飞.农村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J].农业考古.2006.3

4.李泽宇.农村课改难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04.9.27 ■

猜你喜欢

出路困境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