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合作学习的三点反思

2009-06-13卢春建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成员原则过程

卢春建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描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因集体而受到嘉奖的学习过程。它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兴起于美国,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它不仅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提高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等有积极作用和显著实效,而且在许多方面创造性地推动了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它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它是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且有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体现合作精神的有效方式。

反思一:合作的“本原”是什么?

先列举几种教学现象:

现象1:老师在课堂上明确了小组讨论的话题,要求小组成员展开讨论,但发现有的小组个别同学没有参与,而是在做自己的事情,询问后,该同学回答:“我已经会了!"

现象2:课上,某小组成员讨论时,老师发现一同学默默无语,询问后,该同学说:“我讲出了自己的观点,但他们嘲笑我。”

现象3:课上,某小组成员在讨论过程中言辞激烈 、各不相让,甚至冒出脏话粗话。

……

以上几种现象其实反映了一个共性问题,这就是小组成员缺乏必要的合作“品质”。

为什么要强调合作“品质”?这就牵涉到对合作学习“本原”的认识,我们开展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我想不仅仅是要通过合作学习解决哪些问题,学到哪些知识,更重要的是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帮助学生塑造了哪些品质。

那么,通过合作学习我们要塑造学生的哪些品质?或者说,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具备哪些品质呢?

新课程的实施旨在涤荡“应试文化”的污泥浊水,彻底变革传统的非人性的课程。新课程倡导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空间,立足“关爱、关切、关联”的“关心教育论”,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因为,学校教育 “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教育的成功不能用“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也不能用“权力与金钱”来衡量。成功意味着社会和谐关系的确立,意味着学生智慧的充分发展。美国的唐纳德认为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杭州师范大学的马兰教授提出要:“积极依赖,人人尽职。”

笔者将以上专家的观点梳理了一下,列表展示:

由此可见,合作的“本原”就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主动意识、合作意识,就是教会学生的人际技能。这些品质的塑造与学生学到的文化知识相比更为宝贵,并且是学生一生的财富。从这一角度看,合作学习看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那么,以上品质该如何培养?简单地说,笔者认为要发挥以下三方面功能:

一是宣传功能。可将以上要素细化为具体的行为要求,公布到班,让所有成员知晓,形成规范。

二是实践功能。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老师、小组长、督察员及小组成员相互提醒、相互督促,并通过榜样示范,自觉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三是激励功能。将小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的品质表现列入考评内容,小组内部、小组之间相互打分,评比考核。

反思二:合作小组的组建科学吗?

笔者曾调研许多学校不同年级的合作小组组建的情况,发现存在以下现象,并导致了相关问题。列表展示: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认为导致以上现象的共性原因就是合作小组的组建缺乏科学性,所以它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增强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而无法达到教者预想的目标。

那么,怎样才能使小组的组建具备科学性?笔者认为必须以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学科特点和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灵活机动地实行分组。具体说,要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1.指导性原则。新课程背景下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毋容置疑的,它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但在执行过程中许多老师往往忽视了教师的地位——指导性。日本教授佐腾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重点批评了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将“学生主体性”绝对化的“主体性神话现象”,他称之为“主体性假象”他提出要避免教学过程中强调“主体性学习”的形式主义现象,要还原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要植基于“被动”的从属“的能动性。所以在组建合作小组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其掌握的学生信息(年龄、性别、兴趣、学科成绩、家庭背景等)对小组组建的要素(人数、性别比例、性格差异、成绩差异等)作指导性要求,并将此要求公布于众。

2.民主性原则。民主氛围是和谐氛围的保证,是班级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前提,是激发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源泉。在合作小组组建过程中,民主型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组原则让学生知晓,并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2)学生用民主方式挑选小组负责人;

(3)学生加入某个小组是自愿的;

(4)教师和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小组活动的规则章程。

3.灵活性原则。合作小组是由学生构成的,而学生是发展过程中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和知识的积累,原先合作小组的一些功能将会逐渐失去它的作用。所以必须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灵活地重组合作小组。具体说,有下列情况变化时须考虑重组:

(1)学习方式发生变化时。如历史研究性学习,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与历史学科学习要求是有差异的。

(2)学习环境发生变化时。如到实验室、图书馆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必须根据学生所长灵活重建小组。

(3)学生知能结构发生变化时。一段时间后,可能有的小组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等方面明显进步,成为优秀小组,而有的小组整体水平提高不多,这就需要通过重建达到共同提高,优势互补的效能。

反思三:应当在何时开展历史合作学习?

笔者曾到一学校观摩一堂历史公开课,课题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当老师讲到“采取的措施”这一块知识时,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各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共花了十五分钟的时间合作学习。课后,我与该老师商榷:我说三个方面的措施教材中罗列得很清楚,学生也很容易掌握,为什么要花这么长的时间来合作学习呢?

其实,不仅仅是这一堂课,也不仅仅是这位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随时可见有些所谓的“合作学习”是低效的、耗时的、是没有必要的,长此以往,它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所以,合作学习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恰当的使用。那么,应该在何时使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笔者认为必须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量”的原则。即学习任务繁多,仅凭个人力量无法完成的,如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必须动员小组力量,分工协作,才能完成任务。

(2)“质”的原则。即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重点、难点问题难以突破,需靠团体的力量去搜集资料、进行讨论、达成共识。

(3)“差异”原则。即小组部分成员有学习困难时,须在别的成员帮助下才能完成任务。

(4)“共荣”原则。当班级需要形成和谐氛围,营造集体意识时(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合作学习,不管是作为一种教学设计还是一种教学行为,它的功效有目共睹。但要想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还需我们深刻认识它的本质,并在操作过程中科学灵活的使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回归它的本原,才能使该方法陪伴学生终身,并使学生终身获益。

参考文献

[1] [美]唐纳德等.教师指南.祝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 吕达,刘捷撰.在自我反思中实现专业发展.教育学报,2005(8).

[3] 钟启泉.课程的逻辑.26.

[4] [美]唐纳德等.教师指南.祝平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5] 马兰.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2009年江苏省特级教师后备人选高级研修班讲座.

[6] 陈建华.基础教育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成员原则过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