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教学在哲学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2009-06-13赵志新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显性矛盾哲学

赵志新

个性化教学模式,通过因材施教,情感呼唤和挖掘学生潜力来培养完整的人。这样的模式在艺术学校哲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含义

课堂是现代教育的缩影,影射着社会文化对人的作用,任何教育改革、教育设计都必须体现到课堂教学来,通过课堂具体的实践突出教育理念。

个性化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倡导的一种理念。所谓个性化,突出学生的主体活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在实践操作中体现为:在同一时间、同一课堂、同一课题考虑个别化,寻求因学生而异的成果。(1)按同一水平编小组;(2)采取选编制;(3)个别教学;(4)从小组共同出发,寻找个别学习。

二、艺术学校哲学课堂个性化教学的尝试

哲学的抽象性使学生感到枯燥,然而把艺术的鲜活融入哲学,我们就能体会到哲学智慧魅力和艺术所赋予哲学的美丽。

1.分组

分组的目的是为了因材施教,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起重要作用。

分组的方法:把全班同学分为三个显性小组和三个隐性小组。显性小组是在课堂上看得见的,包括1-2名专业学生,如1-2名舞蹈,1-2名钢琴……隐性小组不在课堂上体现,在教师心中,按文化层次分为差、中、高等学生。这是为了避免差等生的消极和自卑。

隐性小组成员分工不同。差等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很大作用,主要职责是收集资料和展示资料,为教学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在教师指导下收集资料使差等生提前介入教学,丰富视野,积累知识,对他们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有极大的益处。他们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师生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体裁要多样化而且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对时尚的追求等。教师根据课堂的主题、教学中应该体现的情感道德价值等引导学生。比如学习“矛盾普遍性”这一课题时,有一个学生选中的材料是电视剧《家有儿女》中的一段情节;小雪是一个初中生,她的亲妈给她买了很时尚的衣服,但不适合她的年龄,结果导致后妈和父亲的反对,可是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个矛盾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由学生们讨论。学生们想尽各种办法。这则材料体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矛盾的处理,这个在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针对这则材料,教师又补充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片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在这之前,我让同学们想自己的父亲最辛苦的时候并在脑海里形成一幅画,有能力的画下来。当伴着音乐的文章被有感情的朗诵完之后,我看见同学们眼里含着泪水。最后补充一首诗(?邀母亲)):母亲的腰弯了/她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母亲的眼花了/她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母亲的皱纹深了/她把美丽和青春给了我/母亲老了/她把不老的心灵给了我。这首诗中所含的矛盾普遍存在于母亲的一生,符合课堂主题,而且和上一则材料在情感价值上交相辉映,感受父母的爱,去爱父母。学生还配上感人的音乐。这节课始终充满了浓浓的艺术氛围、对父母的感恩、对美丽的追求。

显性小组的设置目的有两个:一是充分发挥他们的艺术特长,使艺术、文化、哲理融为一体;二是形成竞争意识,相互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如“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一课题中,矛盾的统一性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第一显性小组的同学是用一幅素描画体现,学生亲自演示了素描过程中影与光的处理来体现哲学主题。第二显性小组的同学用琴声体现强与弱所表达的音乐效果。第三显性小组用舞蹈肢体语言的节奏快慢来体现矛盾双方的依存关系。

在课堂中,针对学生的文化层次分组并设计问题。对每个学生都要重视,让他们感觉到参与的快乐。中等生回答问题多一些,高等生弥补问题多一些。差等生展示才艺和资料多一些,因为他们参与的早,也就收集的多。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对每个成员做精心的布局,使课堂尽量做到自然和谐。

2.情感渗透,人性化教学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如何在课堂中体现教育的功能,挖掘人类的智慧,根本纽带是抓住人的特性——“情感呼唤”这一精神支柱。在每一节哲学课堂中,要定一个情感主题。比如我们在前面提到如何解决与父母的冲突时,设计的情感主题就是“父母之爱”。在收集资料时,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既体现本课哲理,又突出情感主题。如“感恩”“美丽”“我的祖国”“家乡”……

“意识能动作用”这一节要掌握的原理之一是“人们的意识是有差别的”,当时定的情感主题是“美丽”。这是一个很大的范畴,给学生很大的想象力。同学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专业特长。其中一位同学演奏了排萧乐曲《爱的梦呓》,在他演奏的同时,一位学生朗诵自写散文《树的美丽》柳树的美丽在于她的温柔。早春的阳光撒满八九点钟的公园的小路,柳树仿佛披着一层薄的青纱,在光的怀抱里起舞弄青影。无风的时候更美,安静的让人不忍走过她的身边,只有无声息的光拥着她……。杨树的美在秋天飘零的时候,远观是一种壮观,黄澄澄的杨树成林与碧蓝的天应和;近观是一种凄厉的美,随风飞旋着叶子一片、又两片……远远的消逝在你的视野里,就那么走了……松树要想美,还得云为裙子雾为衣,那是一种朦胧的美……音乐久久回旋,那吹萧的人已经回到他的位置。掌声响起时,我还沉浸在美伦美奂中。我问其他学生:”谈谈你最喜欢什么树吧”有的喜欢家乡常长的树,那里的树有他美好的回忆,有的喜欢柳树,它代表着一种离愁.有的喜欢青松……无论喜欢什么总会包含着一种人性的美。自然的美和人性的美融入一体,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一种情素总会爬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我们爱好不同,看法不同,包含的哲理是什么?从而引出哲学主题。

3.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在组织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特长,征询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帮助老师想办法。

在收集资料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实际上发挥了小集体的智慧.因为教师在艺术特长方面的欠缺,用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来体现哲理和情感主题,还得靠学生自己。如在教学“矛盾特殊性”这一哲理时,教师企图用不同的旋律、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音色带给人们不同的感觉来说明矛盾特殊性的第一个表现“不同食物的表现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学生有自己演奏的钢琴曲——?邀命运》、小提琴——《梁祝》、二胡——《二泉映月》。播放的音乐带有萨克斯——《回家》、小号——《西班牙斗牛士》、古筝——《高山流水》。在学习矛盾特殊性的第二个表现“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时,有的学生收集不同发展阶段的诗歌,有的居然收集了不同时期的服装资料。教师补充资料时又加上历史资料。师生共同完成一堂课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猜你喜欢

显性矛盾哲学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菱的哲学
对矛盾说不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