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09-06-13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转变观念创设情境实践能力

刘 敏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创新意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创新思维 创设情境 转变观念 实践能力

一、创新思维涵义

创新思维是一种合理地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及直觉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使有关信息有序化,以产生积极的效果或成效。思想品德教学中所说的创新思维,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具有独特性、新颖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想品德课要求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1.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创新意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单一和陈旧的教学方式,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同时,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产生认识困惑,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成为对新知识意义的构建。教师勇于抛弃说教和陈规,形成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独特的教学风格。通过不断设疑把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化,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在讲《诚信做人到永远》可以用这样的故事导入。一位彩票售票点的姑娘接受一位顾客电话订购彩票,而顾客没有及时去取彩票,无巧不成书,而恰恰这张彩票中了500万大奖。你觉得事情会怎样发展?这是一则新闻,结果这位姑娘在巨额金钱面前毫不动心,主动将彩票送还了这位顾客。如果说刚刚你是思想斗争激烈,那么此刻,你有何感想?我觉得这位姑娘身上所折射出的那种诚实守信的品质令人感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第一节,诚信是金。在激烈的争论中进入本课的学习。

2.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个性的重要特质,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实现学生的创新价值。运用教材中提供的生动的活动素材和插图漫画,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建立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将受到的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遍布于家庭遍布于全社会。教会孩子学会如何学习、学会自我教育、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着的环境;通过学习获得适应新环境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成为全面、完善的人。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尊敬师长,孝敬父母;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等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教师要以教材为出发点,立足课本,化抽象为具体,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学会做人。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如在学习《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时,为了加深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可组织学生对当地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将课本知识与国内外重大时政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练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我们从课堂做起,让学生在成长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冯凯.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002年.第04期

2.褚亦平.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职教通讯.2006年.第06期

3.周天宏,成功.浅谈政治课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2008年.第11期

4.尹文峰.浅谈政治课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第06期

5.陈晓燕.对办好高职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6卷第1期

猜你喜欢

转变观念创设情境实践能力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