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积累中构建写作的平台
2009-06-13吴亚楠
吴亚楠
古人云:“积之愈厚,发之愈佳。”无独有偶,当代著名诗人郭沫若也曾写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诗句。这些都说明了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应该指导学生大量而广泛地积累资料,做好“厚积”的工作。让学生在积累中储备知识,拓展视野,建构起写作的平台。
一、积累必须挖掘鲜活的生活资源
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与写作的关系是源头与活水的关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资料的搜集和积累,既“导流”,又“开源”,离开了鲜活的生活之源,作文就失去了生命之水,让人读来味同嚼蜡。所以,要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走出门去,海阔天空,那里才是我们广阔的课堂。在生活这个大课堂里,引导学生用明亮的眼睛观察这精彩的世界,要善于观察,勤于采撷,善于思考,勤于动笔,生活中的精彩融于笔端,才能领略写作的乐趣,才能品尝生活的甜美,才能生动真实地表现生活。比如:带领学生以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见解,收集公共场所的标语、广告词、店铺名及生活中人们常见的歇后语、谚语、俗语。积累丰富词汇,感受中国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和极强的表现力。农村小学有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乡村特色,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一方面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花草树木;另一方面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上乡村田头,观察大自然的美丽风景,感受一年四季农作物的生长态势,甚至下地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体会农民的艰辛。这样,对于学生的写作起着积极作用。一幅对联写得好:“时时浏览社会之书无字不学问,处处采撷生活之花有枝皆语文。”没有生活,写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学生不能只做书呆子,而应该参与社会,走向自然,深入生活,学会从生活中撷取一颗颗美丽的“珍珠”。
二、积累必须开辟丰富的阅读资源
托尔斯泰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数事实证明,读书确能使人得益禾穷。读书不仅能使人增加知识,更能使人愉悦身心;读书不仅能使人拓宽视野,更能使人通情达理。让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这是调动学生积累情趣,拓展学生积累空间的十分有效的途径。
书海无涯,舟楫安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时,才能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有何种地位。”因此,教师要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激动人心的“书林”境界,让学生置身其中,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学生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就捉高了。
古人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的确是经验之谈。所以要积累,一定要在熟读上下工夫,对于古今中外的名著,要鼓励他们自学阅读,随时摘录,坚持写读书笔记,甚至要背诵精彩的语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惟其如此,才能让深邃的思想,精警的智慧化为自己的血肉;才能迁移运用,随心所欲;才能呼之欲出,不招自来;才能推陈出新,渐入佳境;才能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挥洒自如。
课外阅读是一个广阔无比、奇妙非凡的世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远古到未来,从国外到国内,任你纵横。这一乐趣是只有邀游于书海中人才能体会到的。如果说,一个人的写作就是一座建筑,那么文化素养的积累便是它的基石,而课外阅读就是构成基石的一块砖。儿童阅读方面的权威人士王林博士曾撰文指出:“一个书香社会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经常感动于俄罗斯人拿着书本排队买食物的情景,即使我们不用再为买食物排队,我们还是会在等公交车时一拥而上;经常感动于美国老师拿着课外书和学生平等讨论的情景,那时的学生感受的是真正阅读的乐趣。那么,书香社会奠基人是谁呢?是您——尊敬的老师。”当我看到这段文字时,我从来没有比那时更感到一个语文老师的历史使命感。加强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文化积累,不仅是语文教学自身改革的需要,更是时代对语文老师的呼唤。当我们每位老师都自觉加入“为书香而奠基”的行列中时,我们的学生们就能真正明白书香是世界上最动人的味道。
三、积累必须创设多层的演练之源
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必须积极为他们搭建各种演练的平台,提供练说、练笔的良机,在多层演练中完成积累。
1.以课文为范例,演练于课堂。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熟读课文,好的句段让学生背诵下来,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品尝、理解、感悟、欣赏、积累,结合单元训练重点及每篇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写作方法和特点,进行小练笔。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充分借助课文这一“例子”,让学生在模仿中演练,运用中巩固,积累中提高。
2.以活动为载体,演练于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开展“读书汇报会”、“故事会”、“新闻发布会”、“诗歌朗诵会”等活动,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开辟“读书专栏”、“百字新闻”、“习作园地”、“摘抄展览”等活动,激发学生“写”的兴趣;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名言佳句”、“古诗成语”、“谚语格言”的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记”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读书、积累、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
3.以生活为场景,演练于平时。每天布置学生留心观察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材料:自己做的,看到的,听到的:生活中的,电视上的,书报上的;家里的,学校的,社会的;正面的,反面的……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并且要让学生随身带一个小本子,及时记下事情的梗概,每人一周至少记下一个材料,然后每周固定一节课让学生把自己记下的材料说给同学们听。可以是一人说大家评议,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自己好的材料说给大家听。在说到一定程度后,让学生把自己说的材料或听到的材料认真写下来。学生写好后,老师定时评讲。这样,学生有了相关的知识储备,生活积累,加上深切的体会,就能拓展视野,妙笔生花,写出令人回味的好文章来。
总之,积累靠的是日积月累的工夫。不从生活中汲取源头活水,不熟读、背诵大量诗文佳作,不进行相当数量的演练,要想写好作文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指导学生平时多读、多记、多说、多练,挖掘积累之源,将一词一句、一点一滴汇成大海,从而为学生写好作文搭建平台,为作文教学开辟出一条通畅的大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