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2009-06-13鲁会元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经常性理论课校园

鲁会元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建设的中心环节,其基本任务是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头脑,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规范学生的言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证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我党的光荣历史、革命传统、理想信念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感化学生,培育学生艰苦奋斗、献身国防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自觉的法纪意识;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思想方法,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党在学校政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因此,笔者认为,贯彻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搞好学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入手,建立以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建立各教育渠道的沟通机制,形成以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学校各级党组织应确立以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各渠道的功能,努力协调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集中的政治教育、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专业课的教书育人以及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各渠道之间的关系,建立以政治理论课为轴心的各教育渠道相互沟通的机制。这是建立适合学校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基本前提。

一是政工会议的任务协同机制。学校政工会议应吸纳政治理论教员和其他专业课教员代表参加,使之明确一定时期内集中的政治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及其对教书育人工作的要求,并把研究解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作为重点。对处于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其他教育渠道结合部的任务,统一协调,形成齐抓共管、任务传递的接力机制。

二是思想形势分析的信息沟通机制。党委和政治机关应经常向政治理论教员通报学生的思想情况,征询教员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的意见和建议,发挥教员在学校思想政治建设中的“智囊团”作用。

三是教育队伍的交流机制。政治理论教员、机关和基层政工干部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但他们担负的具体任务不同,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也有所差异,可通过互兼任务等形式,使三支教育队伍紧密配合,做到优势互补。建立和完善适应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要求、利于政治理论教员队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力军作用的机制,使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标,也同科研指标一样“硬”起来。

四是实践环境的影响机制。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是学生主要的实践场所,其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既要靠教育,更要靠平时养成。因此,要改善环境,充分发掘校园内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校园文化氛围的感染熏陶。校园环境包括校园政治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网络环境、校园人文环境、校园自然环境等。首先,优化校园政治环境。可在校园悬挂党的历代领导核心的题词、语录、照片等,可建立校史馆等纪念场馆和英雄塑像,可广泛开展具有政治内涵的仪式活动等。其次,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要丰富校园图书资料,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要完善校园体育娱乐器材及活动场所,满足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和娱乐的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需要。再次,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学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学生进行引导。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第四,优化校园的人文环境。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提倡积极进取、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倡导明礼诚信、勤奋朴实的道德风尚;促成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人际氛围;鼓励呕心沥血、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培养文明礼貌、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最后,优化校园的自然环境。环境是无声的教育,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如同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可唤起学生愉悦健康、追求美好的积极情感。为此,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在优化、美化、绿化校园环境上下功夫,以给学生创建一个健康、愉悦的环境。

抓好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个主渠道,是各级党组织的职责,应把指导和协同教书育人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并将教书育人的成果引入到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将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纳入到政治理论课和其他专业课教书育人的任务中来,探索依托政治理论课和其他专业课的教书育人工作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二、建立扩展外延与加深内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发挥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

首先,扩展教学内容的外延,强化理论教学的科学内涵。一是扩展原有的规范化的课堂授课的内容,紧紧跟踪最新理论成果,就当前而言,就是要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二是课堂授课的理论内容向实践扩展,紧紧跟踪新的实践,联系新的实际问题,把实践性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授课之中。只有用新的理论联系新的实际,使教学内容紧贴现实,才能增强理论教学的育人效果。

其次,建立校外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扩展实践性教学空间的外延,强化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训练。校外教育基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既可成为学生向实践学习理论的大课堂,又是学生运筹知识、施展能力的大舞台。使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也在宣传群众,从中得到实际工作的锻炼,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再次,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扩展教学手段的外延,强化教育效果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仅取决于理论灌输的力度,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学生受教育的主动性。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政工教研室和管理教研室可协同学生队党团支部,指导学生自己组织和开展理论讨论会、演讲会、诗歌朗诵会、专题辩论会、知识竞赛、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发挥他们在课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自我教育的功能。

第四,专业教员兼任学生政治辅导员,把政治理论课教学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扩展教学的时间外延,强化思想教育针对性的内涵。课内教学时间紧张,始终是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常来不及在课堂上分析和讨论。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深化教学内容改革,贯彻“精讲”原则外,还应把课内教学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把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实践活动纳入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视野。因此,政治教员可以尝试兼做学生队的政治辅导员工作,通过参加学生队的班务会、思想形势分析会、学习经验交流会、专题政治教育课等活动,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第五,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形势下学校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如何加强心理教育,一靠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二靠开展灵活多样的心理咨询和教育活动,如开展心理知识竞赛、开设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心理咨询网站、组建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等。特别是组建由心理专家组成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上有其独特的作用,学生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可及时到服务中心,接受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把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心理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要进一步拓宽其服务领域,使服务不仅定位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上,也应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服务范围的扩大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不足。学校的心理服务中心不应被动地接受学生的访问,而应主动出击,特别是对心理档案中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应经常跟踪,及时调查,以防患于未然。■

猜你喜欢

经常性理论课校园
向广大党员拓展 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关于扎实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如何用经常性思想工作解决新问题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