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礼仪教育

2009-06-13刘维东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礼仪家庭学校

刘维东

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礼仪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既能有效的展现一个人的风度和魅力,又能体现对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也形成了美好的礼仪传统。这种传统在历史上起到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整和群体价值,调节社会秩序的作用。在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讲究礼仪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礼仪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可从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家庭是礼仪教育的第一场所,基本的问候等简单的礼仪常识,本应在这一场所获取。然而,近年来城里的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农村家庭外出务工造成的大量留守儿童,使本应在家庭中的获得的基本礼仪常识,几乎变成空白。

其次,学校是学生获取礼仪教育的关键场所,特别是中学时代,是学习和应用礼仪的重要时期。然而,时下的应试教育使学校在学生礼仪教育方面使用的时间和精力显得捉襟见肘。近年来许多学校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礼仪不周出现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

再次,社会是人生获取礼仪的重要场所,时下学生的社会交往范围狭窄,往往只是亲戚之间的往来,次数很少的校外实践活动,以及部分学生沉湎于网吧的闲聊。亲戚之间的往来常常是长辈痛爱有加,而礼仪教育甚微;次数很少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足以对学生产生深刻的礼仪影响;网吧聊天更是随心所欲不受礼仪规范约束。社会上不文明的交往行为,往往对学生影响很大,而健康文明的礼仪规范对学生熏陶教育却现得非常苍白。

二、礼仪教育途径的探索

礼仪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育者要结合本地本校的特点,探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途径。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教育目标计划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实施礼仪教育之前,要广泛地调查学生的礼仪现状,了解学生在各种场合的表现,特别是不良行为的表现,从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和社会礼仪三方面,广泛发动全校师生,用民主的方法,制定出《校内常规》、《校外常规》、《家庭常规》,使学生有规可循,知道什么行为是美好的,什么行为是丑陋的。同时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如近期、中期、长期的发展目标,然后对照这些目标去实施,在发展目标的引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再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上的差异,制订阶段性计划。如起始年级学生,主要是熟悉各种规章制度,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其进行入轨教育,为实施礼仪教育打下基础。毕业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加强社会交往礼仪规范教育,培养其自理、自治、自尊、自信的个人品质,与人交往从容自如,热情大方,诚实待人,表里如一,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礼仪的要求,为将来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2.教育过程的持续性

礼仪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对学生礼仪的培养首先要陶冶讲礼仪的情感,逐步提高讲礼仪的认识,锻炼讲礼仪的信念,最后养成讲礼仪的习惯。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提高讲礼仪的水平。而习惯的养成是从点滴小事做起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寓教育于细微中,然后逐步扩展,最终使自己成为时时处处都恪守礼仪的人。正因为礼仪教育是长期不间断的过程,在实施时最易出现“一暴十寒”“一阵风”、敷衍塞责的现象。为保证此项工作的落实,学校可建立一系列的监督机制。如以政教处为中心,联合团支部、学生会,负责检查督促,实行量化管理,定期总结评比,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班级,予以表扬奖励。

3.教育主导多元性

礼仪教育是一项多元合作的工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结合,缺一不可。如果只靠学校单打独奏,唱独角戏,收效甚微,或许连一枝独秀的局面也难形成。因此学校要联合家庭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家庭礼仪对孩子的影响特别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其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言行举止,都是孩子的榜样。家庭礼仪是维持和谐实现幸福的基础,有了千万个和谐安宁的家庭,也就有了和谐安宁的社会,“和”的关键是温、良、恭、俭、让。因此学校要经常沟通家长,用家访、开家长座谈会,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就学生的表现互通情况,就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达成共识,就家长需要做什么,怎样做提出建议。另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社会名人、校友来校讲课,就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礼仪的认识和做法,谈感想,做示范,使学生对礼仪的认识更具体更深刻,进而去实践,以礼仪反哺家庭、学校、社会,并且自觉地以礼仪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4.教育形式多样性

礼仪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多种形式结合,避免单一的形式。如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传授礼仪知识,在开学典礼和升旗仪式等场合,宣传礼仪规范,利用班会和课外活动讲文明礼貌故事。看礼仪专题片,开展专题讲座,讲述礼仪教育成功的益处和失败的教训。在校园内树标语牌,教室内张贴语录,课桌上放有座右铭,让学生在文明礼仪的氛围中受到熏染。安排一次聚会,或送一件礼物,赋予学生一定的仪式感。设置各种不同场境让学生模拟演练,寓教于乐,锻炼自主能力,从引人入胜的故事,触目惊心的典型事例中受到启发。总之,礼仪教育不能泛泛讲道理,平平使方法,内容丰富而形式多样才会起到作用。

5.教育结果内化性

进行礼仪教育,要在“知”的基础上,加强“行”的内化,即落实在行动的自觉性。把准则运用到与人交往的实践中,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并以准则为镜子,时时处处对照,检查自己不合礼仪的东西,提高自己礼仪的品质。当然一切礼仪行为都是自然而然的、自觉的,而不是有意做作的。因此,学习并运用礼仪,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律精神,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反醒,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克服不良行为习惯,抵制外来失礼行为。与人相处亲密友好,温文尔雅。尊重别人,从而获得别人的尊重。以“礼”的行为吸引人,以“礼”的语言说服人。礼仪实践一旦成为学生自觉的而不是逼迫的行为。人人讲礼仪,人人实践礼仪,讲礼仪规范会蔚然成风,一个和谐氛围的校园就形成了。

6.教育影响延展性

礼仪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单一目标和终极目标,在进行礼仪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已取得的成果进行延展,延展到教育的各个领域中,延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礼仪行为做多了、做久了,便养成了习惯,习惯了的事情便会不由自主地去做。例如不由自主地学习不由自主地劳动,不由自主地帮助人。学校以礼仪教育为契机、为平台,教育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促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把礼仪教育和创建文明校园结合起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安全教育等,使学生在文明的大环境中受熏陶,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终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有用人才。

礼仪是社会文明、道德、风尚和社会成员素质的反映,礼仪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中开展礼仪教育,对创建和谐校园,提高学生素质,进而优化社会风气一定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礼仪家庭学校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学校推介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