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发展

2009-06-13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进程资本主义现代化

白 雪

现代化指的是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及由此而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变迁,这个变迁包括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价值观、阶级构成、生活方式等社会发展的一切层面。纵观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可清楚看出,现代化进程开始于15世纪前后,迄今为止,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于15世纪前后,至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夕,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

环顾当时的世界,现代化进程首先开始于西欧,这取决于当时西欧的社会条件。这一时期,西欧范围内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诸如农奴制解体,民族与民族国家开始形成,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发生在尼德兰和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等等。其中,民族国家的形成对现代化的起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民族国家的形成才使现代化的启动有了载体;地理大发现一方面促使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同时也加速了西欧社会内部的变化,“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精神的扩展,从而加速了西欧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过渡过程;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的相继发生,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专制制度及其统治的重要支柱--基督教会长期以来的权威和神圣地位,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顺应了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潮流;尼德兰和英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则充分体现了日益发展壮大的资产阶级的力量,尤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取得胜利,为英国在世界范围内首先开始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政治保障,并深刻影响了近现代以来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总之,这一时期,西欧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阶级力量构成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为西欧在世界范围内首先启动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充分的内部条件,并奠定了以后长达几百年西欧世界中心和领导者的地位的基础。

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70年代初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第二阶段,是现代化的启动、扩散和发展阶段。

18世纪首先开始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正式开启了世界现代化的进程。这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后,以扇形辐射的形式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散、发展,它使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世界开始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由此加剧了专制制度的瓦解。对此,恩格斯曾经指出:“分工、水利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使用,这就是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

我国现代化理论的创始人罗荣渠先生在其最负盛名的代表作《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书中,提出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三次浪潮说。他指出,第一次现代化浪潮是由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的,这是由英国开端然后向西欧扩散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变动,这个巨大的社会变动不是现代生产力自发推动的,而是由史无前例的“双元革命”,即经济大革命与政治大革命共同推动的。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同时,世界范围内,北美独立战争、法国革命、拉美独立运动,40年代欧洲革命也在进行,这些革命连成一气,构成一个真正的“大西洋革命时代”。现代工业主义与国家主义(或译民族主义)相结合,形成推动社会巨变的最大冲力,首先将西欧和北美地区卷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大浪潮之中。

正是在上述“双元革命”的交互作用下,工业资本主义逐渐形成了对旧的专制制度的优势,在经历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德国和意大利统一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后,最终确立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在这一时期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伴随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日益发展,工人阶级所受剥削日渐加深,他们不断掀起斗争,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其二,在工业革命推进的过程中,各大文明区的发展差距被拉大,世界的一端是新兴的工业国和现代工业文明,另一端则是传统的农业国和古典农业文明,世界开始出现按崭新生产方式形成的不平等的国际分工。英国成为当时世界唯一的工业化中心,逐渐建立起地跨全球的殖民大帝国,使英国雄踞19世纪世界霸主地位。

在这一阶段,由西欧首先开始的现代化进程将整个世界拉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三阶段,始于19世纪70年代初前后,直至二次大战结束,是现代化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发展但发展危机不断加深的时期。

19世纪70年代初前后,西方各国先后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跨进了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及广泛应用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化学工业及其应用技术也有了重大突破。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影响是直接促进了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的发展,19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出现爆炸性增长,欧美主要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变为重工业为主导,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并为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同时,工业的高速发展还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进一步集中,使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广泛而深刻的适应性变化,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现代化进程中,资本主义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危机,这主要表现为:首先,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以英、法为代表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受到陈旧设备和旧投资的拖累,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美、德、日等新兴国家,新兴国家经济出现跳跃式发展,美、德成为19世纪末后起的两个工业强国。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加剧,促使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日趋尖锐化并导致了分别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其次,在俄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诞生了。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之路,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苏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模式-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作为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对抗形式产生和存在的,从此,世界不再只有资本主义一种经济体系,而是分裂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现代经济体系,对后来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社会主义苏联的建立及其现代化建设模式的探索、建立及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危机。

第三,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模式在上世纪30年代前后遭遇到空前的危机。1929年由美国开始爆发了首次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面对此次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调整,运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缓解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严重冲击,并重树了美国民众对民主制度的信心;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则走上了对内取缔民主政治、发展军事化经济,对外侵略扩张以摆脱危机的道路,最终导致了更大规模的世界大战的再度爆发。

第四,与欧美先进国家技术的飞速进步相比,亚、非、拉被压迫国家的技术和生产更为落后,世界性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此形势下,殖民地附属国在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学习西方、改造自己的同时,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反对西方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的斗争浪潮,更进一步加深了世界体系内西方殖民统治的危机。

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第四阶段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前一阶段相比呈现出更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启了现代化进程的新时期。在新科技革命持续而广泛发展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逐步转向有调节、有计划的经济发展方向,所有这些方面的因素推动西方国家出现了一些超越现代化的新动向。在经济结构上,工业生产的比重日益降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日趋增长,第三产业成为主导性经济部门;政治结构上,工业社会赖以形成的基本政治单元即民族国家遭遇挑战,主权的概念正在发生变化,超国家的政治层面已经出现并日趋明显;从社会层面看,变动的趋势也很明显,阶级构成、社会分层、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和从前相比出现了诸多新的特征。有学者指出,西方社会正在走向“后现代”社会。

二次大战结束以来,社会主义越出苏联一国范围,在东欧、亚洲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政权建立初始,它们无一例外效仿了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此后的几十年中,苏联在错综复杂的进程中进行了结构性改革和转换发展机制的调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相继进行了改革苏联模式的探索,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在二次大战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应特别关注广大亚非拉地区和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情况。战后,长达几个世纪之久的殖民体系瓦解,一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建立起来,长期处于世界发展边缘的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中第一次明确地把“现代化”作为了发展的口号。他们利用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现代化,并且由“被动性”现代化向“主动性”现代化转变,在追赶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战后,东亚地区的崛起最为引人瞩目,特别是以韩国,中国香港、台湾,新加坡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和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为代表的亚洲“四小虎”的发展尤为迅速,80年代中国也加入经济迅速发展的行列中来。1960-1990年的30年间,东亚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5.5%,这样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包括已经工业化了的发达国家,被称为“东亚经济奇迹”。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方面诸如人均寿命、消费水平、受教育程度等明显提高,许多指标已接近甚至超过工业化国家的水平。这些东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虽各有不同,但在发展战略上有许多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将工业化确立为经济体制的核心,政府主导则是政治体制的主要特征,发展战略是赶超型的现代化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模式被称作“东亚模式”。

在西亚、北非地区,由于石油作为新能源的广泛运用,新兴石油输出国从半农半牧社会走上了经济突发性增长的道路,那些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产油国,从异常落后的地区一跃而达到世界上人均GDP收入最高的水平。然而,在经济上依靠石油走上经济迅速发展道路的同时,这些国家却基本保持了原有的社会政治结构,加之伊斯兰教义与现代西方科技、文明的格格不入,决定了西亚、北非地区走向真正现代化世界的道路的异常艰难性。

在拉美地区半个多世纪的现代化发展中,主要国家从农业国向工业转变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已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但由于长期以来对外国投资与跨国公司的依赖,所以,经济发展中“依附性”的特点非常突出。拉美国家在政治上虽然建立了西方式的代议制体制,但却不能实现政治上持续的稳定。

纵观几个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以现代化为主题的阶段性发展特征清晰可见,正是现代化的启动和不断发展推动了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并成为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

猜你喜欢

进程资本主义现代化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边疆治理现代化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与反思
Linux僵死进程的产生与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