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电视节目要与少儿心理需求相适应
2009-06-11孙晖
孙 晖
[中图分类号]G2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2-0172-01
电视是我国近四亿少年儿童最常接触、最易于接收信息的媒介。制作优质的少儿电视节目,满足他们获取新闻、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的渴望是电视媒介的责任和义务。近年各级电视工作者制作和拍摄了大量少儿节目及电视剧,极大丰富了少儿的文化生活。但有少数少儿节目没有充分考虑少年儿童观众的心理特点和收视习惯,孩子们不愿意看,收视效果很不理想。当前,在少儿节目制作上需要认真解决以下几个倾向性问题。
一是创作理念上要克服成人化倾向。少儿节目成人化是观众反映很普遍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做少儿节目的人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凭主观判断孩子们喜好,以成人的视角去看待孩子。其实质就是编导者用一种成人视角来剪裁、“规范”少年儿童充满童趣的内心世界,节目缺乏贴近性,让少儿与节目产生距离,使少儿提不起收视兴趣。
造成少儿节目成人化倾向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编导者的创作理念。当前少儿节目的编导者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他们的成人视角几乎左右了少儿节目的整个制作过程。即便节目中偶尔邀请少年儿童做主持,这些少儿主持人也只不过是依循编导意图按部就班的“运作”,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并没有多少发挥创造性的空间。
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摒弃以往那种少儿节目由成年人唱主角、做幕后指挥的旧观念,做少儿节目的编导要放下架子,深入实际,真正理解当前少年儿童的所想所思。编导还可以尝试让有一定思维能力的少年儿童来参与制作少儿节目。比如央视《大风车》系列节日中的《今天该谁上台》,就是一个让儿童在电视屏幕上进行自我展现的节目,内容也不限于唱歌、跳舞,还有讲故事、小制作等多种美妙的表演,即便是同一支歌,不同的孩子可能会有不同的唱法。这种由被动安排到主动参与的位置转换,由过去的从上到下和现在的从下而上的方式变化,体现的正是儿童电视节目不断加强的人文内涵和对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根除大人意志强加于儿童的作法。
二是价值取向上的说教化倾向。对于当前的少儿节目,少儿观众不买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说教味太浓。节目主持人总试图把少儿观众当作自己的学生,把节目办成少年儿童的“第二课堂”。动不动就摆大道理,习惯于下定论,让孩子们感到索然无味。还有一些少儿节目的编导喜欢预设一个教化目标。然后千方百计地往这方面靠。这样做,完全忽视少儿观众对节目内容的主动读解能力。
少儿节目在价值取向上偏执于教化功能,促使所有少儿节目都不约而同地往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上靠,从而泯灭了少儿节目应有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华杰出人物故事》就是如此,本来里面许多故事都充满情趣与睿智,但由于内容定位上过于注重说教,结果使节目变成一个穿上古人衣服的现身说法。如此一来教育意义倒是有了,可趣味性也往往淡了,甚至没了。究其原因,就在于把少儿视为被动的接受者,往往忽略了少年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漠视了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和主动求索需要。
当前少儿节目不仅在教化方式上非常生硬古板-而且教化内容也往往与现实社会严重脱节。我们应该给少儿节目减负,不应强求所有少儿节目都必须负载教化之责,事实上,只要节目本身健康无害,不一定每个节目都承载教化功能。
三是表达方式模式化。从上个世纪的“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和电视中的《七巧板》,到现在的《大风车》,一个节目一做就是几十年,主持人是老面孔。说话拿腔拿调,语言表达方式简单。不注意与儿童心灵对话。一些少儿节目的主持人还刻意在言行举止上“装嫩”,故意模仿小孩子说话,趴在地上和小孩一块玩泥巴、过家家。从短期来看,主持人如此表现,兴许能贴近孩子,制造一种亲近感,但从长期来看其实有点得不偿失。因为这种幼稚化实质上是对儿童成长本能的严重漠视——不是帮助孩子学会在思考中成长,而是让大人在不思考中虚伪地模仿孩子。长此以往必遭唾弃。少儿节目也应与时俱进,过去我们更多的是采用直接告诉儿童的教化方式,现在应更多的通过对节目的清洁化设计,使儿童在被情节吸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编导者蕴含其中的意图,节目也看了,道理也讲了。用形象化的方式来告诉儿童的道理,他们容易接受,也记得牢。
实践证明,只有从孩子心理特征出发,对象意识强,符合少年儿童的欣赏情趣。适应不同年龄层次少年儿童的欣赏需求,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统一的节目,才能受到孩子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