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剪贴
2009-06-10
G20就全球应对金融危机达成多项共识
4月2日,G20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在伦敦举行。在本次峰会上,与会领导人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增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全球携手应对金融经济危机议题达成多项共识。
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G20领导人同意为IMF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1.1万亿美元资金,其中IMF规模将扩大至现在的3倍,由2500亿美元增加到7500亿美元,以帮助陷入困境的国家。与此同时,IMF将增发2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分配给各成员,以增强流动性,并向发展中穷国倾斜。为促进贸易以帮助全球经济复苏,G20领导人同意在未来两年内提供2500亿美元用于贸易融资。此外,G20领导人同意还将为区域性的多边发展银行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贷款支持,用来帮助发展中穷国。
在加强金融监管方面,G20领导人认为有必要对所有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实施监管和监督,并首次把对冲基金置于金融监管之下。信用评级机构和企业高管薪酬也在监管之列,而会计准则和金融企业资本金要求有必要完善。G20领导人还同意对拒不合作的“避税天堂”采取行动,并准备实施制裁。
在改革国际金融机构方面,G20领导人决定,新建一个金融稳定委员会取代现在的金融稳定论坛,其成员将包括G20所有成员、金融稳定论坛现有成员、西班牙和欧盟委员会。新的金融稳定委员会的地位将得到强化,并与IMF一道对全球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实施监测,发挥预警作用。IMF和世界银行也将实施改革并赋予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更大的发言权。这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将打破由美欧分别执掌的惯例,今后负责人的选任将改为任人
此外,G20领导人一致承诺,保持贸易和投资开放,抵制保护主义。在帮助发展中国家问题上,G20领导人表示,仍致力于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信守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承诺。此次峰会还要求IMF通过出售黄金为发展中穷国在未来2~3年内提供60亿美元资金。
G20领导人强调,各国在实施经济刺激措施时应致力于实现可持续性复苏,并朝着绿色经济迈进。各方重申解决气候变化的威胁,并致力于在年底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后京都时代的温室气体减排安排达成协议。
美国公私联手消化“有毒资产”
3月23日,美国财改部长盖特纳宣布了一项帮助金融机构剥离不良资产(俗称“有毒资产”)的计划。这是奥巴马政府为恢复信贷流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的最新步骤。美联储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也参与了这一行动。
对于住房抵押贷款关联证券等问题债券,根据盖特纳的计划,财政部将动用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资金中的750亿~1000亿,和私人投资者组成投资基金。这些基金将由私营投资公司管理,财政部担当合作投资者。在大多数情况下,私人投资者出1美元,财政部就出1美元,双方共担盈亏。
对于问题贷款,盖特纳发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以贷款形式,为购买这些资产提供多达85%的资金。剩余的15%,私人投资者每出1美元,政府最多可出4美元。
美国政府否决两汽车巨头整改方案
3月30日,美国通用汽车、克莱斯勒汽车的重组计划未获通过,美国政府勒令两大巨头改进方案。
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天发表讲话,要求通用汽车在60天内、克莱斯勒汽车在30天内制订新重组计划。奥巴马在讲话中直接提出,这两家公司可能需要一个全新开始,政府将不会避讳使用破产重组的方法,让它们浴火重生。在美国政府要求下,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瓦格纳被迫正式离职,以换取政府对通用汽车的资金扶持。而克莱斯勒汽车已经按政府要求和菲亚特达成一项全球联盟框架协议,从而满足了申请60亿美元联邦政府贷款的要求。
同时,奥巴马公布了新的救援汽车业措施。新计划主要包括四项措施:其一,加速政府购车款偿付,其二,政府通过商业贷款支持工具、与金融企业直接协商等方式,增加购车贷款发放量;其三,国内收入署将向购车者退税,意味着今年购车的每名美国人可享受数百美元车辆购置税退税,最后,政府将和国会合作,想办法补贴淘汰旧车换新车的国民。
美联储斥巨资收购债券
3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推出一系列旨在调整政策重心的重大举措: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处在历史最低点——零至0.25%区间不变的同时,动用上万亿美元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相关债券。其中购买房产抵押债券及机构债券共计8500亿美元,未来6个月购买长期国债3000亿美元,以解冻信贷市场、注入流动性,刺激经济复苏。
美联储大规模经济刺激的措施,被一些乐观的经济学家称为“开闸放水”,即穷其所有把经济拉出下行漩涡。这一决定已促使金融市场产生好转迹象:投资者反应热情,纽约三大股指迅速上扬。有专家认为,如果这一措施能达到预期目标,加上即将启动的刺激消费和企业支出的项目进展顺利,美国经济明年将大大好转。
本质上,美联储是在通过“印钞票”来增加信贷供给量。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对此也直言不讳,表示在即将失去降息空间时,只能充分发挥“印钞机”的功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刺激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