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圆桌
2009-06-10
关于《世界博览》2009年第20期的《山西煤炭重组》,谈谈我的一点看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假如资源属于国家,如果造成了生产力的倒退和百姓的贫困,那么“资源应该属于国家”就是个假命题,这与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格格不入。假如资源属于私人,如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繁荣了经济,使百姓富起来了,那么“资源应该属于私人”就是个真命题,因为这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一个产业应该姓国还是姓私,唯一的判断标准是看是否有利于经济的繁荣和百姓的致富,而其他的理论是形而上学不符合实际的。
事实上,国企有国企的优点和缺点,民企有民企的优点和缺点,在现阶段应该是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不能以行政命令用一方压制另一方。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才是健康的市场经济。
陕西网友anmin7294
第20期《世界博览》封面报道写道,一片漆黑。如果不仔细翻杂志,可能错过万“黑”丛中的一点“白”:一篇写白领生存的文章,反映了这一个群体的基本生存状态。颜色对比鲜明,阶层对比也就很鲜明。要是真让一位衣着光鲜的都市白领背靠煤堆站在山西黑蒙蒙的天空下,便属于行为艺术。
我的单位毗邻一片高档写字楼,估计扎根北京的一群白领在其中办公。我单位则挤在一个窄胡同里,一个地段描写了城市中两个阶层的生活面貌。有一天从地铁里往上爬时,发现身边是大学里一起上过选修课的女同学。又一天,发现身边站着的是另—个大学女同学。原来经过大学的整容包装后,很多人被集体打包“批发”到了这个市场。
每天上下班路过那栋楼,看着一套套西服正装、一张张胸牌饭卡、一个个笔记本电脑包和速度似投胎的一辆辆克莱斯勒、宝马,比杭州都疹得慌。真要成为这套装里的人,代价得多大?一天早晨,白领女同学和我走了同一个方向,然后在胡同里的小门脸买了一屉小笼包:“我就好这口。”朱唇微启,职业性的笑容迷人,套装上散发出四斤香水的芬芳。我恍然大悟:原来白领也吃猪肉大葱包子?我大概之前认为她们只是白领了。
北京读者蔡斯
第20期贵刊中《生命承受的“铅”之重》一文,关于陕西省凤翔县环境污染的报道,让人在连篇累牍的环境污染报道中已经麻木了的心突然警醒。中国经济发展依然徘徊在依赖“人口红利”、“环境红利”的西方旧路上。各地愚昧的地方政府,在对GDP的原始崇拜下,为了树立经济增长的政绩,去不负责任地疯狂透支未来,把环境和生态恢复的债务留给了未来,留给了后代。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的真实成绩被掩饰在“现代化”的外衣之下,或许剥去这层光鲜的外衣后我们依然在原地踏步。
广州蔡函光
在地铁上正看着这期的《世界博览》,听见身边的一对青年男女在聊天,男的说某天到什么地方,因为停车位和另外一个车主争吵起来,“最后还是保安让我停了,“他那就一个马六!”女生马上就问,“马六多少钱啊?”原来,车的价值就看它多少钱,有多贵就“多有面子”,甚至能享受不一样的特权。这可能就是中国奢侈消费发达的原因之一。
看英国现代小说,里面两个人初次认识都打听对方认识不认识某某家族,最遭鄙夷的就是有钱的暴发户。这种社交文化可能也不是很好,但总比根据开什么车,拎什么包就判断地位和价值要好些吧?
北京李云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