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解析
2009-06-10强粲
强 粲
《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议论文。文章主要体现了创造学家罗迦·费·因格对知识与创新关系的看法,以及形成创造性思维的途径。文章开头提出问题,抓住了学生眼球,吸引学生们阅读完全文。作者指出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不同的判断,打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定式;又用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罗兰·不歇内尔发明交互性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例子,来论证运用知识进行创新思维;再由一组心理调查研究数据,说明创造往往起源于对某一细节的关注和深度思考。
通读全文,可以感受到整篇文章充斥着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后现代主义思潮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批判的关系。对于知识的存在和意义,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观点迥然不同。
首先,作者主张生活中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文中说到:“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作者否定传统知识教学,认为生活世界不像数学课本上勾股定理等公式原理一样具有确定性。学生在接触生活思考问题时,不能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去衡量、判断、评价、思考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知识观理论中,知识是确定的,是通过严格的与科学的理性思维获得的,具有绝对的、永恒的、普遍的价值特性。知识是独立于学生认知方式与经验的客观存在。后现代知识观颠覆了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是批判式的,具有生成性和属人性,因此更注重学生对于知识批判的思考和接受,从发展的视角予以审视、怀疑乃至批驳。知识只作为发散学生思维,开发学生创造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体验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媒介而存在。作者鼓励学生要在所获得的知识的基础上,发散思维,探求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和途径,体会生活中多样的精彩。
其次,作者提出要想寻求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有赖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在获得知识的前提下,对这些知识随时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开放性的,是学生与知识相互作用的产物,随着过程发展不断得以修正、变化。知识具有属人性,需要个人的感悟和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必须有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学不再是一个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占有知识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融入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要允许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有差异的个性化理解。根据自己的思维模式对知识进行组合,就是形成对知识个性化理解的表现之一。这种占有知识、将知识与自身内在的经验相结合的方式,是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有效手段。所以作者明确指出“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力”。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必须要具有探求新事物,不迷信知识,活用知识、用活知识的意识,并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智慧转化者”,其任务不仅是传达知识,还在于“转化智慧”,与学生平等对话,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力。
第三,作者认为不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绝对区别,要想具有创造力,就要保持好奇心,“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通过对知识的变革和创新,达到知识的不断充实。鼓励学生对即使是一刹那的想法,也要引起重视。后现代学者提出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挑战学生的世界观的充满困惑的情景。吸引学生为了他自己而去研究这种情景中的差异,而不仅仅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实施研究,更不是机械地接受课堂所教授的知识。
作为实业家,罗迦·费·因格还非常重视知识的实际效用。文章中的两个例子都是由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而产生灵感,并发明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事物。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是近现代知识观的共同信念。在后现代主义那里,知识的效用却被诠释为权力,即福柯所表达的“知识就是权力”的命题。在现代社会,知识并非如经验主义所推崇的是主体个人经验和学科术语的结合。其作用不仅局限在自然科学的层面上,而是作为一种精神出现的理性力量,通过向物质的实际的力量的转化,实现人对事物的驾驭和控制,成为功利性的存在。更高层次上,强调知识对个人的精神的生成和提升的内在价值,达到个体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化。
后现代思潮代表人物之一的利奥塔认为后现代社会的知识遵循的是效用原则。知识的供应者和使用者与知识的关系。越来越具有商品的生产者和购买者与商品形式多具有的形式,即价值形式。罗迦·费·因格在文章最后说要相信知识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这里的所谓知识的价值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知识商品化的基础。因为后现代强调知识的力量是一种以精神、观念形式表现和实现出来的理性力量,而这种精神的观念将转化为物质的实践的力量。其实,罗迦·费·因格本人就是一个善于将知识商品化的实业家,他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始人与总裁,为全球各大企业提供演讲与专业课程,并写作过两本创意思考的书籍。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强调要发挥知识的生成性,致力于知识的再生产,达刘个体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知识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化。
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而这篇文窜为学生思考知识的获得和知识的意义打开了另一扇窗,启发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通过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对知识进行自主建构;具有好奇心,善于探求新思路;相信知识的价值,并坚持不懈地把它发展下去。《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被选人人教版九年级,反映了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真正把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精神的教育精神体现了出来。
可惜,教材编写者并没有把后现代教育观贯彻到底。《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被设置在主题为求知的第四单元中。教材编写者设置该单元更多的是注重学生通过与课文作者进行对话,提高认识水平,丰富文化素养,强调学生对作者的论述做出判断,学习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而忽视了文章内涵,即创意的激发和革新的发展。学生只能停留在对作者简介、陌生字词、文章结构等的学习上,对于文章中鼓励的创意思想却不能深刻把握。同时,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也只从作者的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方面提出问题,没有涉及到课文中的有关创新思维和好奇心培养激发等方面。最后一道习题是让学生抄写课文最后一段,并用生活中的事例证明它。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材的开放性,牵着学生的鼻子跟着课文走,学生没有机会发散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教材上同样也选人了《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一文,而它的课后思考题,要求学生多维度、多侧面地去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它涉及思维能力的各个层次,包括由简单的事实性问题到需要推理、判断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后现代教育观对中国教育改革有着深刻的启发作用和长远的影响效力。语文新课标对教材编写的建议,改变了以往只重工具性而轻人文性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中明确提出“教材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等建议,反映了后现代知识观在语文教材编写过程中渗透。这无疑给广大语文教师一个挑战,如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使学生不再拘泥于知识权威中无法自拔,训练其创造能力,更好地全面、充分、个性的发展等,都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的问题。现今的语文教材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强调学生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虽然语文教学在实施语文新课标的实际过程中还有不足之处,但是语文教材的编写对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培养的侧重,仍然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使教师更加深刻地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地调整和改进。更重要的是,后现代知识观在语文教材中的渗透,使学生对知识的界定有了新的认识,会留意生活中的经验甚至是好奇心产生的瞬间想法,敢于对知识产生质疑,基于自身经验对知识进行反思和重新建构,碰撞出个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