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主互动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2009-06-10孙玉莲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协作建构

孙玉莲

一、背景与现状

《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强调,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改活动因受教学手段的限制而难以有所作为。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便全面地介入教育教学改革之中,成为教育创新活动中理想的平台。但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的一些教改则注重于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利用计算机教学软件和各种音、视频设备呈现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这种教改仅仅是通过计算机将教师和学生联系,仅仅是从“人灌”变成了“机灌”,并未达到人机之间交互作用,一句话: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

本文试图把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构建起开放共享的、无限交互的和动态协作的新型教学模式。既汲取传统创新式教改模式的精华,又将“信息化”溶汇其中,最大化地利用计算机所带来的网络资源,以及一切视频、音频资源和各类表演、展示机会,创造有益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校园环境;注重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性、参与性,教会学生学习策略,并创造机会让其灵活运用,从而满足“教学大纲”(修订版)的要求,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高质量的外语人才,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对高素质人才的大量需求。

二、理论依据

本文提出的“双主互动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是依据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哲学,至少可以追溯到18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Giambattista Vieo),他曾经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建构主义的先导当属皮亚杰。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基于他有关儿童的心理发展的观点。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他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一方面,新经验要获得意义需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新经验的进入又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使它得到丰富、调整或改造,这就是双向的建构过程。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依靠他们的知识能力,可以推出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看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的方式建构事物。这一过程正好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体现出个体自我发展、协作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以建构主义作为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可以帮助我们大学外语教学实现最终的目的。

三、教学模式

本文提出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立足于建构主义所提倡的情境性教学。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其实,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意义的建构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一切都要围绕这种最终目标来进行。

根据建构主义提倡的情境性教学,又结合笔者教学经验设计新的教学模式有五个模块构成:情景创设——问题导人——自主探究——协作讨论——评价反馈。既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更突出学生的主体活动,体现出创设情境、协作学习、合作商讨和意义建构等学习理念,既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所带来的“一言堂”,又避免了因过分强调学生为中心导致学生“迷航”的现象,提倡的是一种“双主互动”。该教学模式共分为课堂和课外两大版块进行。

3.1课堂版块

其教学流程模块如下:

第一个模块是情景创设,在分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围绕探究目标,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的情景要源于生活,可以是自然、社会、文化的不同背景,用以再现丰富多姿的生活现象。因此,创设情景、适当编排具有启发性、挑战性、激励性、开放性的问题作为讨论点,便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围。

在讲授课文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roughout the World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二课)时,我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一段短片,在风景优美的热带雨林中,群鸟在飞翔、动物在奔跑,调皮的猴子在树间欢快的跳跃,各种动物与大自然和睦相处,柔和优美的音乐使这一切变得更加令人流连。学生们在看到这样一种情景时,激动不已。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就是如何保护环境,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在讲授另一篇课文Time—Conscious Americans(《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一课)时,我开发网络资源,为学生搜寻到一段麦当劳快餐店的情景,顾客购买一份套餐的整个过程只花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学生们意识到美国人快节奏的生活,立即进入到美国的文化氛围当中,从而激发了了解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的愿望,提高了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增强对目的语文化的感性认识。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堂演示、扣人心弦的跌宕悬念,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愉

悦的情景下,以丰富的想象、牢固的记忆和灵活的思维获得学习的成功。

第二个模块是问题导入,根据每课的话题,及情景创设的内容,设计问题并提问。在创设情景的基础上,自然地引导出需要探究的问题。例如在播放了上述热带雨林的短片之后,屏幕上出现以下三个问题:

1 Do you enjoy the beauty of the rain forest where different kinds of animals live in harmony with each other? What can human being do to protect them?

2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tatement "we human being and other species share the same globe" ?

3 From the movie we know that that rare spectacle bears in the tropical rain forest were once considered sacred. But now they can only live in the remote part of the rainforest because of the human being's hunting.What comments do you want to make on this phenomenon?

在播放了麦当劳快餐店的短片之后,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1American have a saying " Time is money"

. How do you understand it?

2 in American,there's another saying about time:" We are slaves to nothing but the clock." How do you understanding this saying

3 Are youtim e-conscious ? State your idea on time?

第三个模块是自主探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掘网络资源自主探究并获得成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因为社会需要的“不是灌满知识的脑袋。而是思维敏捷的头脑”。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己选择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自己控制和调节学习的速度,自主完成具有个性特点的“意义建构”。各自任务完成后,就意味着总任务的完成,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为全体学生充分展示并发挥潜能铺设了路径,创设了舞台。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在网上查询时,容易发生偏离主题即所谓的“迷航”现象,需要教师为学生的自学起到导航、导法、导疑、导思的作用。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从整体上控制和协调,并及时获得学生反馈信息,帮助学生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也有助于实施个性化教学,使因材施教成为现实。

第四个模块是协作讨论,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成学习小组,让他们围绕同一学习材料。按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互相讨论、互帮互学、互相启发、相互评价、相互激励等小组合作方式,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竞争的良好协作环境中共同进步。学生之间可以运用BBs论坛、在线交流和留言板等形式在网上展开讨论与协商,并形成融合了各自研究成果的最佳方案;教师可监听、监看或参加小组讨论,促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交互式教学环境。

协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友好的界面,获取教学内容,并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换意见。有助于更加广泛、深入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分析、综合、评价和复杂应用等认知能力,并增进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第五个模块是评价反馈,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等,在实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点的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尤为重要。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并且是双向交流的过程,学生自我评价,对自身学习进行主动调节,自我激励;教师则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学术评价、能力评价、素质评价和创新评价,这种新的评价体系可以从整体上更好地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控,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3.2课外版块

创设优化良好的校园语言环境,将英语学习的语境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课本开始,通过光盘得以巩固,通过网络得以延伸。从正规教学过程扩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大面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利用校园网、英语沙龙、英语角、英语节、电子阅览室等,创设立体的英语学习环境,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建构主义指导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这一功能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师生交流,其交互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学生与网络之间的互动。

目前我校可利用以下渠道实施课外教学这一重要环节:

(1)发挥大学广播台的作用

我校广播台每次播音正好是学生课前、后最为集中的时间,这时可以将预先录制的英语节目恰当的栏目中播放,同学们不需佩带耳机,轻松自在地听上一段时间

(2)充分利用学校英语调频台

我校实施学分制后,课堂教学时间由原来的6教时缩短至4教时,在课内处理的教学内容,比如听力,不得不割舍,调频台就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

(3)切实抓好我校英语之角的各项活动

英语之角是我校学生运用英语的大好场所。同学们可以跟外籍专家、英语教师、留学生以及彼此之间交流切磋。请中外专家等举办讲座,或就某一专题进行讨论,或组织院系际的英语朗诵、演讲比赛,或在周末安排会员观看英语电影等。让英语之角成为我们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让我校计算机校园网为大英教学服务

校周网络将是我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一块重要阵地。师生通过校园网进入因特网的无限海洋,获取外语教学的多种信息。学校采取如下措施:

①请专家协同外语学院,设计大学英语教学网页,英语教学方面的多媒体资料挂到网上,供学生使用;

②开设英语聊天室,鼓励同学们在这个广大的虚拟空间里,毫无顾虑地彼此健谈,提高自己口头和笔头的表达能力。

③建立BBs,同学们可以在异时异地提出或是解答问题;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上讨论区等方式在网上聊天、讨论问题、发布消息,这种互动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又能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实现知识和经验的共享。

④设置一个我校自己的大学英语邮件列表系统,方便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课外英语教学互动。

四、结论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从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到自我评价、自我调整,学生的自主能力、竞争意识、协作精神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非但没有削弱,反而加强了。教师的策划、引导、帮助、评价都至关重要,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是学习目标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尤其是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是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这就是“双主互动”。

新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做全方位的调整改造,由单向的信息传递,变为双向的信息交流。它具有情景化、个性化、智能化、多媒体与网络化的特色,有助于将知识扩展、文化熏陶、语言与思维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在课堂中学、在交往中学、在因特网创造的国际化英语新时空中学习。

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知识能力以及素质发展;创设校园语言环境,与课外英语学习的多途径信息传播方式相配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变结论教学为过程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创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改变高校大班课堂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教学方法单调,课堂秩序较差,学生参与度低,学习动机弱化等。真正实现了教师启动、学生主动、“双主互动”、优化教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协作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粤桂扶贫协作成效显著 天等脱贫号角铿锵嘹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在2018年粤桂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摘录)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