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歌激励——培育我军战斗精神的重要途径

2009-06-09王晓璐

商情 2009年6期
关键词:军歌

王晓璐 吴 凡

【摘 要】军歌是我军精神之魂的体现,她与我军相伴而生、相伴成长。唱响军歌,用军歌激励我们去战斗,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军歌是培育我军战斗精神的重要途径,她培养我军敢打必胜的坚强信心和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

【关键词】军歌 政治优势 战斗精神培育

军歌,是一种对军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是进行战斗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她可以畅快淋漓地表达一支军队的阳刚之气和坚定信念。军歌词曲的变化也反映了我军不断壮大的历程。岁月的长河里,军歌将时代的精神融入自己的创作,奏出了时代强音,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陶冶了无产阶级革命情怀,鼓舞了士气,凝聚了军心,吹响了战斗的号角,使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

一、军歌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

(一)军歌承载着我军发展壮大的历程

早在工农红军初创时期,《上前线》、《十送红军》等歌曲,作为我军军旅歌曲的雏形,就已经被红军战士和苏区群众广为传唱。歌曲唱出了人民对红军的热爱和红军战士战胜一切困难勇往直前的乐观主义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更是我军军歌创作的高产期。这期间,先后产生了《义勇军进行曲》、《八路军进行曲》、《新四军军歌》等一大批优秀战斗歌曲。激越昂扬的歌声,是中华儿女真实情感的流露,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的历史画卷。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在党的领导下,在保卫和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柱石作用。反映人民战士的《我是一个兵》、《人民军队忠于党》等歌曲,唱出了他们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精神面貌。

当历史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一日千里。新一代军人在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的同时,体现出了新的理念与价值观。一首首反映当代人民子弟兵昂扬战斗精神和火热爱国情怀的军歌唱响军营,《小白杨》、《当兵的人》等军歌就是这个时代的佳作。

回顾我军历史,军歌的演绎内含了我军的发展壮大,我军在歌声中前进,在歌声中壮大,在歌声中从革命走向建设。

(二)军歌凝结了我军的优良传统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党缔造了我们这支军队,而且一直教育和培养这支军队,用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引着我军前进和发展。我军在党的旗帜下,令行禁止,团结奋斗,形成了坚决听党的话,一切服从党指挥的好传统。

产生于1939年7月《八路军进行曲》,不仅凝聚了听党指挥的军魂思想,而且鼓舞了人民军队的昂然斗志,我军高唱着它,谱写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的波澜壮阔,夺取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胜利。1988年7月,中央军委决议,将这支凝聚了我军抗战激情的军歌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井冈山时期创作的《红军纪律歌》,回应了红军创立之初的艰难,用毛主席的话说,“一部分是工人农民,一部分是游民无产者”,红军部队的纪律问题,关系到这支年轻军队的生死存亡。三湾改编“三大纪律”的出台,其后“八项注意”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红军纪律歌》,也就是全军唱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既是人民军队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军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获得发展壮大的重大保证,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由此可见,军歌是我军优良传统的沉淀,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必要内容,是我军精神宝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财富。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就应该从高唱军歌做起,从军歌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获得力量。

二、军歌是培育我军战斗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军歌培养我军敢打必胜的坚强信心

敢打必胜的坚强信心,是指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作战,并坚信能取得战争胜利的一种积极心态。它是战斗精神的关键因素,是战胜敌人的力量源泉和巨大动力,是促使战斗信念、战斗意志、战斗心理、战斗作风等精神因素转化为现实战斗力的必要条件。

1950年10月,志愿军高唱着“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的歌曲踏上朝鲜土地,并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靠的就是这种敢打必胜的坚强信心。抗美援朝结束后,空军部队继续发扬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把训练场当作战场,提高空军做战能力。围绕这一任务与使命,空军部队的全体官兵高唱着“为中华振兴,为民族富强,炼铁翼神剑,筑蓝天长城。保卫领空,抵御侵略,迎着新世纪的曙光,飞翔,飞翔,飞翔!”这首《中国空军进行曲》飞入蓝天,翱翔穹宇,守卫家园。

敢打必胜的坚强信心来源于对使命职责的执著追求。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上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转化为“打赢”的信心,要求我们十分清楚军歌中“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从不畏惧,决不屈服,英勇战斗,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的深刻内涵,发扬革命先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抛开个人的一切,勇往直前、冲锋陷阵,把敢打必胜的坚强信心真正转化为奋勇杀敌的实际行动。

(二)军歌培养我军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

在我军成长壮大几十年的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军人正是唱着军歌,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祖国富强而牺牲奉献。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英勇的红军将士唱着战歌,不怕流血牺牲,克服重重困难,冲破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征服了雪山草地的艰难险阻,经受了饥寒伤病的痛苦折磨,战胜了党内的分裂危机。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候,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唱着“端起了土枪洋枪、挥起了大刀长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成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黄河大合唱》就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代表作。“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它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奋勇杀敌的英雄壮举。正如《英雄赞歌》中写到“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勇于牺牲、前赴后继是革命战士基于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爱,在生死攸关之际表现出来的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一种革命的英雄主义情怀,一种神圣而巨大的精神力量。

军人的战斗精神,归根结底,是要服从于我军使命任务的圆满完成。既然我们穿上了军装,来到了军营,成为了人民军队的光荣一员,担负起了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那么,军歌就奏响了我们每一个军人学习和生活中的主旋律,激励我们履行新使命。

猜你喜欢

军歌
缅怀“军歌之父”郑律成
一分钟,中国军人能做什么
战友相聚
军歌咏流行
军歌嘹亮
陈毅的《十年》是《新四军军歌》的初稿
“独派”怂恿蔡英文“改军歌”
嘹亮军歌催我奋勇前行
女人与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