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初探

2009-06-09周立永,祁金华

成才之路 2009年35期
关键词:教材整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周立永,祁金华

摘要:本文根据《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的内容和要求,从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措施、理念,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材整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学习《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这门课程,能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有关知识,为今后在生产实践中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技术问题打好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学好这门课,以下笔者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 处理、整合教材,以实用为目的,精选教学内容

教师不能盲目照搬教材,本着“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的原则,我们对课程内容重新进行了编排与精简。将内容陈旧,与工程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实用性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强调课程与生产一线实际应用技术的紧密联系,重新确定重点并增加了必要的新知识。将教材中介绍很简略,同时对与生产第一线联系很紧密的一些工程知识内容进行补充,从而增强学生实际应用和操作的能力。

二、 利用现代化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采用先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录像、幻灯、投影仪、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通过生动的画面,动态地展示机床的机构、原理、零件加工过程等,化抽象知识为具体知识,直观易懂,给学生以亲临现场的感受。还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联系的特点。这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直观、形象、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大大提高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 采用直观教学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基础知识部分包含的内容很多,有机床与工艺装备、毛坯选择与加工、热处理方法选择及工序安排、机械制造工艺常用数据的查阅、工艺参数的选择等等。这些内容比较松散,相互之间又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现场教学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在讲授机床结构与刀具时,将学生带到机加工车间现场,在各类机床前分别介绍其结构和作用以及用不同刀具来加工零件的不同表面。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知识。在讲授毛坯选择与加工时,利用铸造车间、锻造车间的生产现场进行教学。在铸造现场,让学生观察哪些零件适合选择铸件毛坯。在锻造车间分别采用铸铁、低碳钢材料演示给学生观看。当锻造铸铁材料出现问题时,现场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说明铸铁材料不能采用锻造方法加工。采用锻造方法加工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材料毛坯的好处及原因,都可在现场介绍。这样学生容易掌握,记忆深刻。采用现场教学法,《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基础知识容易被学生所掌握,很好地解决了课时内容和教学效果之间的矛盾。带学生到实习厂、生产车间参观,进行现场教学,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效果提高。

四、 重视实践教学,加强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专业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重要手段。培养既懂专业理论又会技能操作的“双师型”教师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这样的教师才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得心应手地将各方面知识融会贯通,最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本课程的学习中一般可以安排两周左右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参观、实习。根据授课内容,将学生带到实习工场,组织学生参观,参观前可以布置预习,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参观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机床主体结构、主要部件及作用、传动系统、刀具、夹具等,并边操作边讲解,提高感性认识,解决学生的问题。参观后进行总结。实习的内容有车、铣、刨、磨、钻等工种,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学生根据零件图,读懂图样、制定加工工艺规程、加工零件。训练学生将已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让他们真正感觉到学有所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理论课的自觉性,使学生们获得一个完整的机加工过程概念。这不仅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也能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 改革考核方式

高职教育应提倡多元化的考核考评方法,重视实践和能力考核。我们改变单凭一张考卷考核的方式,实施了多元模块综合考核模式的实践探索。学生的期末总评综合了平时考核、实验考核、期末考试三大部分,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20%、70%。平时考核包括课堂思考讨论和课外作业,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实验考核主要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评价,期末考试是对学生对于基本概念掌握程度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的评价。经过实践,《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的考核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总之,根据《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材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考核考评方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教学中的难点,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海魁.机械制造工艺基础[M].北京:中国

劳动社会出版社,2006.

[2]王翠芳.浅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

学改革[J].江西化工,2004(4).

(盐城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教材整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关于病理实验教学的一点体会
有效进行教材开发整合,提升语文教师课程能力
知难行易和机智处理高中政治教学中“难上的课”
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