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效教学

2009-06-08卫志芳

中学生物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反应式错题整理

卫志芳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愈来愈多的教师走进新课程、体验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教育思想与时俱进,教育观念日益更新,教育方法、技术和手段也日趋多样化。依托课标理念的引领,广大生物教师在重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课改的主旋律中还掺杂着不和谐的音符——无效教学行为,成为课改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作为课改这项系统而庞大工程的缔造者——教师需适时地审视自己与同事的教学行为,看有无“无效教学行为”,而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无效教学的概念

所谓的无效教学行为是指花费了师生的人力、精力、时间等却收效甚微,即平时所说的“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教学行为。

2无效教学现象

回望身后一路走来留下的教学足迹,“脚印”或深或浅,但印象最深的“无效教学行为”是新授课时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索然无味,习题课上学生做。过多次老师订正过多遍,当学生遇到此类题依然“照错不误”。

3出现无效教学现象的原因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何在呢?笔者通过学生调查问卷找出了症结所在,主要有两大原因。

3.1新授课的讲授方法有些偏颇

30%左右的学生认为是因为有些时候教师只重视“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只是站在自己的高度理解问题而没有蹲下身子与学生站到同一认知水平上。

3.2习题讲评课疏忽了错题整理的必要性

90%以上的学生承认当堂教师讲解时能够听明白,但一段时间之后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出现这种后果的罪魁祸首是教师忽略了自己建立错题档案,对于学生的错题整理也没有予以督促、指导、检查。

4变“无效”为“有效”的方法

4.1取长补短

针对新授课中存在的无效教学行为,教师通过自我反思、集体教研议课、相互听课评课、相互交流好的授课方法等多种形式相互取长补短,尽量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完“细胞的呼吸”,我布置给大家的作业是准备下节课默写本节的3个反应式(必须与课本的反应式相同)。可全班52名同学,仅有6份默写全对,其中有氧呼吸反应式出错率最高,有的将“反应式两边的水”给抵消了;有的漏掉了“酶”,有的丢了“能量”还有的干脆将能量换上了“ATP”,有的“偷梁换柱”将中间的箭头改成等号;有的……,总之,错的是“千疮百孔”、“不堪入目”。这令我十分恼火,深深感觉到上节课教学的失败。

可失败之处在哪儿呢?我通过听同事的课与自己的课对比找出了失败的原因:由于自己已经理解了这部分知识,总是“俯视”这些知识点,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仰视”一下,尤其是反应式,在课堂上只是让学生自己看看,后对照写一遍,理所当然的认为没什么难点,没前后联系知识点进行细致的讲解,只是“授之鱼”,而没有“授之以渔”。学生只“知其言”,而“不知其所以言”,很难真正的掌握。

下节课我先让学生复习本节内容,而后用大约5min的时间讲清楚以下几点:

(1)反应物的排列顺序依次是葡萄糖、水和氧气,生成物的排列顺序是二氧化碳和水(此部分可让学生总结有氧呼吸三大阶段的物质能量变化)。

(2)反应物和生成物两边的水,不能相互抵消。

(3)反应式右边写的是“能量”,而不是“ATP”。

(4)生物学课中的“化学反应式”与化学学科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有区别的,生物学课中的“化学反应式”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用的是“箭头”而不是“等号”;气体生成物的后面不能带气体符号等。

一星期后当我再次抽查时,班上90%以上的学生全对了,我由此受到启发:在“光合作用”一节学习时并不急于告诉学生反应式,而等到结课时联系光合作用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的场所、条件等最后引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效果尤其的好,学生几乎都能记住光合作用反应式。

4.2适当放手

在习题讲评课上,教师改变以往的“一言堂”,而是适当放手,采取“三纠”即先学生自我纠错,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纠错,最后师生共同纠错。教师只是讲解小组不能解决的错题,让站在同一认知水平上的学生们相互讲题,不但使出错的学生理解了知识,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出了一大批教师的“小帮手”。

4.3重视错题整理

这里所说的错题整理师生都要参与,也许有的同仁会问“教师也进行错题整理有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通过做题来巩固知识是教学时必不可少的方法,一个好的题目,不仅涵盖一定的知识内容,而且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可以暴露学生的思维方式,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做题的结果,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也可以反映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双规办学的今天,平时的课时少,任务重,没有时间和精力搞“题海战术”,所做习题都是经反复筛选的经典性的题目,只有教师也建立错题集,才能对于错题对症下药,更好地进行针对性教学。

4.3.1教师建立错题集应遵循的原则

4.3.1.1典型性原则

错题集中没有必要把所有学生出错的题都搜集进去,而应是学生做过多次但又反复出错的一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出对教材中重、难点掌握不足的几个记录在案。如遗传基本规律中的“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概率的计算,又如有关应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关系判定生物的呼吸类型等。

4.3.1.2实用性原则

建立错题集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梳理错误思路,归纳正确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所以错题集应依据学生出错的实际隋况,按照教师自己喜欢的形式整理,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另外,一段时间后学生已会的题目可去掉或做个记号,使得错题集更具有实用价值。

错题集中除了记录错的题目之外,还应记下学生错误的思路过程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对错误的解法进行反思,对正确的解法进行探究。最好在每一个典型错题分析之后都补充相应的“变式训练”起到巩固加深理解的目的。

4.3.2学生要完善错题集的内容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求学生建立错题集,但大多数学生的错题集仅仅是错题的汇集,这远远脱离了要求建立错题集的初衷,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即变成了无效教学行为。为了发挥建立错题集这个古老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的功能,教师适当地对于学生的整理过程给予指导和督促,主要注重完善以下内容:

4.3.2.1错题及正确的答案

每一个学生都易做到这一点,但是,要做得有效果,就要注意几点:原来的答案不要去掉,给自己一警示,告诫自己曾出现过什么样的错误,以后不要再出现类似的情况;用红笔写上正确的答案,非常醒目,利于大脑排除其他干扰因素。

4.3.2.2正确的分析过程及解题的关键,

正确的思路是解题的保障,学生做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思路出现障碍或思路进入岔道,于是百思不得其解或得不出正确的答案。因此,对做错的题目进行详细的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

4.3.2让学生写出出错的原因

每次测验后,教师都要作试卷分析,通常会对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出错的原因。但是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出错的原因未必一样,因此要求每一个学生对自己出错的原因进行分析,是知识遗忘,是审题不清,还是粗心大意?……找到出错的原因,并把它写下来,以防后患。

4.3.2.4整理与典型题目相关的知识内容

题目做错了,自然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作为一个会学习的学生应该对相关的知识、相关的题目进行思考,并整理下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学生只有勤于归纳,善于整理,学会小结,才能在“万变不离其宗”的高考中应对自如。

4.3.3师生要用好错题集

学生建好错题集后,教师要经常注意提醒学生查看错题集,每隔一定时间教师在练习或试卷中重现原题或变换角度再度考查学生,以养成他们及时查看错题集,用好错题集的好习惯。

以上是笔者的浅显之见,如有不当之处请同仁们不吝赐教。相信只要教师都多动脑思考,多擦亮眼睛观察自己的课堂教学,寻找出其中的无效教学行为,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反应式错题整理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本刊数学式和反应式的要求
本刊数学式和反应式的要求
几种新型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