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生物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2009-06-08

中学生物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生物情境情感

吴 炜 李 伟

传统的教学,往往只注意传授知识,认为只要把知识准确、清楚地传授到位就可以,所以无论教师如何尽力把知识讲清、讲好、讲透,如何尽力组织好教学,未必都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懒散懈怠,有些只是勉强去听,印象也不一定深刻,其中就有情感这个重要因素了。如果教师缺乏积极的情感,没有亲和力,表情过于严肃、甚至冷淡,那么学生怎能十分情愿听课呢?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道德情操、理想前途等有机地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没有很好地联系学生实际情况,教会学生融会贯通,学生就会缺少明确的学习动力。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也这样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和爱,就成了无池之水,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也逃不了一个空虚。”这便是情感在教学中的价值。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这是当今教育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关于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育教学工作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但同时又是一项开掘人的精神世界的生命工程。因此,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调动学生的情绪力量,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无疑是课堂教学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新的生物课程理念强调要关注促进学生发展的知识,要改变传统的重知轻情的现象,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作为非智力因素之核心的情感,是一种内心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在个性的发展过程中,情感起着一种侦察机构的功能和动力的功能,监视着信息流动,唤起主体对信念的追求的内在条件。我们的教育对象——中学生,他们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处于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他们的心理上不成熟,情感十分脆弱,他们心灵的窗户是不会向一个漠不关心他们的人敞开的。因此教师要想在教学上获得成功,除了对教育事业、对所教学科的挚爱外,还必须重视感情投资,以自己真挚的爱增进师生间心与心的情感交流,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1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本人曾在高三教学中就生物学科的学习作过调查,其中一项是:“你对生物老师怎么看?”结果发现大多成绩较好的学生都对自己原来的教师充满挚爱和尊敬,而成绩较差的不少学生则对原来的教师有厌恶、抱怨情绪。教学实践还表明,同一班学生对班主任教师所教的学科学得好一些,这也正说明了情感因素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1.1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首先,教师要注意自身的情感影响。“言为心声,情动于意而形于色。”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联系,教师应敬业为先,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生物教学工作中去,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浓厚兴趣、深厚情感,不断自我完善,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生物世界的奥秘。这样就会对学生学习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

这样无形中会使学生形成一种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促进学生主动探求,积极思维,勇克困难,为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铺平道路。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积极的情感联系指引和维持着师生的教学行为,排除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保证。而消极的情感联系,干扰教学活动的进程,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绊脚石。

1.2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

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应过多地苛求、指责,让每位学生都受到教师的爱和期望。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但由于中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因而教师处在主导的地位上,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群体和个体的差异,主动采用相应的感情交流途径与方法,要正确理解“师道尊严”的内涵,清除盲目的“唯我独尊”的心理,主动积极地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1.3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

教学过程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学生(认识主体)与教学内容(认识客体)之间的矛盾,即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这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的大脑既不是一个简单的容器,也不是一架单纯的信号接收机。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试想: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清醒理智的人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呢?陶醉观众首先得陶醉自己。学生的思维一旦和教师协调,那么教师讲上一句,他便知下一句。

如在讲完遗传规律知识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目:约翰和大卫同在一核电厂工作多年,今发现约翰的儿子患有血友病,该病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大卫的女儿患有侏儒症,该病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已知约翰和大卫本人及其妻子、父母从未患过这种病,现在他们向法院上诉,要求核电厂赔偿。请问约翰和大卫两人中,谁胜诉的可能性较大?请说明理由。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理解、兴趣和喜爱要引起学生的理解、兴趣和喜爱,即发生情感的共鸣与转移,这既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优质教学的重要标准。因此,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2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和人格》一书中将其列为人的五种基本需要之一。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中积极的情感因素的培养,导致学生没有建立起积极的学科情感,失去了对生物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特别是生物学习中接连出现失败时,便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生物的情感,加之部分教师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望子成龙”心切,教学中一味提高教学要求,更增加了学生的失败的情感体验,其后果是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害怕、厌恶等不正常情感,致使一些学生产生“反正学不会,干脆不学了”的想法。

2.1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

首先教师要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内在的情感因素,设计课堂教学的情感“景观”。例如,“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节可以设计这样几个情感点:

(1)通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F。代的表现

性状。学生睁大眼睛看,判断是结果是否与他预计的一致,激发学生的惊奇感和求知欲望。

(2)介绍F2代自交后代的性状及比例时,使学生感受到孟德尔思维的美感,同时作为后来者,继往开来,又感受到学好生物知识的责任感。

(3)教师总结基因分离定律,并将它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书中有关遗传解答训练的例题,使学生感到生物知识既有趣又有用的一种快感、成功感。

教师对情感教学的精心设计,就像导演对舞台艺术的精心设计一样,使一堂好课犹如一出好剧,群情振奋、高潮迭起。教师的每一段讲述、每一个实验、每一个启发性问题,甚至每一个体态动作,都能深化学生学习生物的情感,形成最佳的教学状态,将收获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莫大的享受,然而,这又需要教师付出巨大艰辛的劳动!

2.2对生物教材内容进行情感性处理

所谓对教材内容的情感性处理是指在教学内容向学生呈现的过程中,教师从情感角度着眼,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使之能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备课时,教师必须牢记一个要点:要使自,已在教学中用教学内容所内含的情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自己必须首先被这种情感打动、感染。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深入体验教材内容中的情感,这样才会使情感素材能尽“情”发挥。

对枯燥的“无情”的生物概念、原理、规律等内容,教师则要设法赋予这些内容以某种情感色彩,多方搜集资料,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枯燥的材料生动化。例如,高中生物中讲到“杂交育种”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借题发挥”适时插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与他的超级水稻计划,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树立科技兴农的意识,培养为祖国农业贡献力量的积极情感。

2.3改进教法,让学生体验成功

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是密不可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学习效果的能动作用,灵活机智地组织教学。

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希望取得好成绩,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与同学的认可,这是学生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方。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在生物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建立自信心。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因才施教。教师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特别是在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高一年级教学中,教学要求更应低一点。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教学内容要严格控制在必修本以内,千万不能根据高考要求,过早补充内容企图一步到位,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关于考试更应基对于“双基”知识的考查,切忌难度过高,以保护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情感。

3创设生物学习情境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俗话说,触景生情。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因为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实珊隋感教学目标,不能用灌输的方法或强制的手段来培养,教师必须要引入和创设一定的具有情感色彩的生动情境,更好地打击学生的心灵情弦,感染他们的情绪,引起情感共鸣,尽可能地增强情境的情感因素。教师要注意渲染具有一定力度的氛围,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激起相应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学生从关注产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的态度倾向,到激起热烈的情绪投入教学活动;然后,学生的情感不由自主地移入教学情境的相关对象上;随着情境的延续,学生的情感逐步加深,最终由于情感的弥散渗透到学生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作为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逐步融入学生的个性之中。

人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和发展的,课堂是课堂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离不开具体的教学情境。教师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其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愿噫学,自主地动脑探索知识奥妙,愉快地寻求知识归宿,从而焕发起更高的求知欲,这对于生物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掌握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讲植物体细胞杂交,举例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奶牛的设想;讲酶的作用时,引入对食物消化的研究。这样做便可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授课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形象逼真,产生很强的感召力,使课堂气氛活跃。

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催化剂,不容忽视。课堂教学中应合理调节和充分利用情感,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实现再创造的愉快活动过程。

猜你喜欢

生物情境情感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第12话 完美生物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