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级认知的网络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2009-06-08许爱娣
许爱娣
摘要 网络学习具有非线性、开放性、自主性和交互性的特点。高级认知对网络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网络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有密切联系。通过计划分析与自我激励、自我控制与自我观察、自我判断与自我反应等,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 高级认知;网络学习;学习能力;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24-0116-02
Research on Fostering Web-based Learning Ability Based on Advanced Cognition//Xu Aidi
Abstract Non-linear,openness,independence and interactivity are four characters of Web-based learning. Advanced Cognition can promote Web-based learning and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various abilities which are needed in Web-based learning. By planning and self-motivation, self-control and self-observation, self-judgment and self-reaction, learners can foster their learning ability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Web-based learning.
Key words advanced cognition; Web-based learning; learning abil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thors address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4, China
网络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学习方式。学习者要适应网络环境中的学习,需要具备较强的网络学习能力,才能确保网络学习的效果。因此,如何培养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能力,正成为研究者们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1 网络学习与高级认知
相对于传统课堂环境,网络学习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1],从而对学习能力提出新要求。如对信息的搜索、管理和利用能力在传统课堂环境中并非影响学习绩效的重要因素,但对于网络学习而言却是十分重要的技能,而这些技能与学习者的高级认知能力密切相关[2]。
1.1 网络学习的特点
1)非线性。网络学习的内容是以非线性方式链接,形成超媒体结构。学习者处在灵活链接的立体网络环境中,可以随机进入学习的任一环节,同时,学习跳转也是相当灵活。但是,学习方向也容易发生偏移,这对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要求比较高。
2)开放性。网络学习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全球教育资源可以高度共享,信息的传递不受时空限制,因此学习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这也容易导致学习者出现信息迷航。此外,网络中信息良莠不分,学习者只有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真正地将网络为我所用。
3)自主性。网络学习强调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它弱化教师的角色,是一种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方式。学习者需要主动地学习与建构新知识,并逐步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特别是非结构化问题的解决能力。
4)交互性。网络交互主要包括人—人交互和人—机交互。学习者可以自由地与教师和学习伙伴进行交流,从而增强态度与情感的投入,消除因物理时空的分离带来的疏离感。此外,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来确定学习步调,进行在线自测并得到及时的反馈等。
1.2 高级认知对网络学习的促进作用学习者的高级认知主要包括自我监控、反思和问题解决等能力[3],它们对学习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网络学习呈现出来的特点,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在高级认知方面,有了更多的要求。
Hill与Hannafin(1997)从学习者认知的角度总结了影响网络学习的5个关键因素:元认知、资源定位能力、自我效能感、系统知识和先前学科知识。他们以在职和职前教师作为被试,采用出声思维、个别访谈、测量法等研究了各个因素对网络学习效果的影响,其结果如表1所示[4]。研究表明,资源定位能力和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习策略的使用,元认知则有助于学习者自我监控和增强定位感,而这些都涉及高级认知的重要方面。因此,只有高级认知的参与,学习者才能更好地适应网络环境中的学习。
2 基于高级认知的学习能力培养
针对网络学习的特点,学习者要有意识地利用高级认知,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可以将学习过程分为3个阶段:计划阶段侧重于任务分析与自我激励,执行阶段注重自我控制与自我观察,反思阶段包括自我判断与自我反应[5],从而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态度情感、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2.1 计划分析与自我激励学习者对网络学习任务进行计划与分析,以明确学习目的,并侧重于自我效能感与内在兴趣的培养,对学习形成一定的激励作用。
学习者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设立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并选择明确的学习策略,从而在自主学习时能够坚定学习的方向,并在学习中不断地实践学习策略,逐渐摸索与积累经验,找到不同情境下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依据学习目标与学习需要,在接受多渠道的信息时抓住重点,而不被其形式影响。在信息的检索中,明确学习目标与任务,有助于学习者面对繁杂的网络保持学习方向,而不至于迷航。
此外,还应该侧重对学习信心的培养,这涉及情感态度方面。在明确学习任务、建立学习计划时,由于学习任务的逐渐清晰而使学习者的信心不断提升。自我效能感能确保学习者具备完成任务的信心,教师的期望能使学习结果更有意义。内在的兴趣有助于学习者对于学习任务及其价值、需付出的努力程度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而以学习目标为导向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有利于对学习者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
2.2 自我控制与自我观察学习者通过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控制与自我观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形成清晰的意识,了解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尝试等来寻求解决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依据目标来确定努力程度,并注意时间的安排,从而进行更有效的学习。
通过自我控制与自我观察,提高学习者对多渠道信息的鉴别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自我控制是学习者针对自己在任务分析时制定的策略展开的。首先,学习者在网络中进行学习时,可以通过反复的自我提示,不断增强自我意识,面对多种形式的信息,始终能通过自我提示来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其次,不断地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以免分心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达到此类目的,如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设立小的目标,并在一段时间内完成该目标;可以利用一些激励措施来对自己进行激励。再次,通过自我控制,学习者能够抵御网络环境中学习以外的因素的干扰,坚持学习的方向。
自我观察是指学习者通过自我记录与自我尝试来寻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学习者可以通过在学习过程中将时间使用情况记录下来,了解自己在各项学习、各阶段花费的时间,便于对此作出调整与规划,对学习进行调节。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尝试和探究了解不同学习策略或学习习惯的特点,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3 自我判断与自我反应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判断与自我反应,能够帮助学习者确定学习中问题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此外,自我反应还能够产生学习激励,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自我判断包括自我评价与归因。学习者可以利用网络提供的平台、工具等进行自我观察,将自身表现与其他学习者进行横向对比,或与自己前一阶段的学习作纵向比较,从而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确定学习的成败。归因主要指学习者对个人成败原因的取向,正确而积极的归因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努力,反之可能挫伤学习者,使之犹豫不前,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例如,对于网络在线考试中没有及时答完试题这种情况,若将其归因于没有掌握网络考试所需技能,这是比较模糊的,因为学习者需要努力的方向不够明确,难以产生自我激励,缺少进一步学习以解决问题的信心;而归因于对网络不熟悉、文字输入太慢则较明确,学习者知道自己错误的原因,便可以对症治疗,如通过多加练习来解决问题。
自我反应包括自我满意与相应的自我影响、适应与相应的抵御。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如作业的完成、知识的获得等使学习者的自我满意度得到提高,从而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抵御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时采用一些消极的措施来维护自我形象,如学习者由于不懂如何进行网络学习而不知所措,可能采取放弃或回避的方法,以求自己免受再次打击,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寻求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法。适应则是指通过判断来增强学习者学习方法的效力,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判断,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整,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学习中应努力进行积极的适应,而避免产生抵御的反应。
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学习者需要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回顾学习过程,了解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学习进度是否恰当,是否还有疑问需要寻求帮助等;通过练习的检查与回顾来分析掌握情况、错误原因,再次复习以求巩固。通过总结和反思,不仅要寻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还要肯定自己的优点,寻求自我激励,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
3 小结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学习变得复杂,高级认知与学习的关系也趋于复杂化。高级认知对网络学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贯穿于整个学习的始终。基于高级认知来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使学习者能够适应网络学习的新特点,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在信息技术这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革命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周志毅.网络学习与教育变革[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Hong N S,McGee S & Howard B C.The Effect of Multimedia Learning Environments On Well-Structured and 、Ill-Structured Problem-Solving Skills[C].New Orleans:the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2000
[3]周跃良.支持高级认知发展的VLEs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4]Hill J R,Hannafin M J.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from the World Wide Web[J].Educational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7,45(4):37-64
[5]Zimmerman B J.Becoming a self-regulated learner: An overview[J].Theory into Practice,2002,41(2):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