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就业难
2009-06-08杨丽晨
杨丽晨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取决于社会需求与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社会的需求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这变化的过程,推动了就业形势的变化。这就要求高校应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趋势来科学地调整专业设置、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就业难;高校扩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正以稳定的速度快速发展,人才需求量也相应的快速增长,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是用人单位关注的焦点。针对此现状,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大学生就业难”到底有多难
“毕业即失业”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共同的感慨。几百位大学生竞争同一岗位的现象屡见不鲜,北大清华毕业生回家卖糖葫芦、卖猪肉的结果人们也能平淡接受,硕士生竞争本科生的岗位、本科生竞争专科生的岗位已经再平常不过。
二、“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分析
1、大学的不断扩招造成就业难问题更为明显。在科学进步的同时,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也不断提高,这无疑在社会的就业竞争中显得更为突出。然而,随着大学不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走进了大众化阶段,就业难的问题更为明显。
据有关部门信息表明,从200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115万到2009年毕业人数的610万,如图1-1
根据2007年数据来看,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近500万人,按70%左右的就业率估算,全国至少有80万名毕业生要面临“一毕业,即待业”的窘境。据教育部规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0%时表现为供不应求,70%-90%之间供求相当,50%-70%就业有一定压力,30%-50%就业有一定困难,低于30%供过于求。在我国,失业人口比例是很高的,这在大学生中表现得更具有代表性。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导致就业难度加大。近几年来,一部分具有专业特色的高校和一些工科院校都追求综合发展,学校的热门专业也不断增加,导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不断加大。
3、薪酬低,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据2008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题中,月薪在2000元以上的有67.5%,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毕业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500-1800元/月,显然,大学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说明近几年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薪酬期望值一直没有降低,在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的情况下,大学生如果不及时调整期望值,就业将面临更大的困难,这也就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的问题。
三、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思考
1、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活动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它能够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更能锻炼大学生们的意志、品质、能力等方面,同时也是学校向社会、企业推销优秀毕业生的参考。
2、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培训。各高校配备专业就业指导人员,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列入教学计划中,制定大学阶段性的就业指导方案,提高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就业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宣传、择业心理调试及择业技能等各个方面指导和培训。有计划地聘请就业辅导专家对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让大学生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使他们尽快适应社会需求。
3、高校应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各高校先要转变观念,调整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与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连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高校应与社会经济实际相结合,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4、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当今的大学生,在就业选择的城市上,大部门毕业生的目光依然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东部沿海地区。各高校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到基层、民营、私人企业就业。大学生在就业时要从各角度来看,不应先看用人单位的工作所在地区或待遇问题,先看是否在工作单位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只有适合自己的岗位,能够发挥优势的岗位才能够让自己成长,成熟地更快。
四、结束语
高校的持续扩招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管理层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有清醒的前瞻性的认识。过去的那种只有到南方发达城市、国家机关、国营高薪企业才算就业的观念,应逐渐向自主创业、向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到农村去。对于我们广大的在校大学生,除了主动调整知识结构,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应聘技能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在努力寻找理想的就业岗位的同时,适当降低就业岗位期望值,先就业后择业。加强和完善高校的就业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强高校的就业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服务渠道。
此外,大学毕业生普遍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就着重培养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在日渐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郭宗海,孙朝晖.用科学分析为求职导航[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2(3).
[2]刘万永.教育部官员解析大学生就业难[N].中国青年报.2003(1).
[3]吴克明,孙百才.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5(4).
[4]王晓红.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的分析[J].理论界.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