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与《祝福》社会环境的比较
2009-06-08韩秀荣
韩秀荣
摘要《边城》与《祝福》中社会环境迥然不同,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作家的创作动机不同二是作家创作个性不同;三是两地环境受到的文化的熏陶不同。
关键词社会环境创作动机作家个性文化熏陶
沈从文先生写于1934年的中篇小说《边城》,是一部充满着浓郁的湘西乡土风情的佳作。作者以清丽的笔触。描写了撑渡船的老人与他的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的爱情悲剧。
《祝福》写于1924年,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讲完《边城》与《祝福》,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两篇小说写作的年代相近,也都发生在农村,为什么祥林嫂与翠翠所处的环境差别这么大呢?
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是啊,同是旧中国的农村,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应该处在大致相同的生产力水平上,同样受到一些封建礼教、封建迷信的影响,然而在鲁镇,阴云密布,人心隔膜,世情冷淡;在湘西,却阳光明媚,人性淳美,世风古朴。我想,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这种局面吧。
第一,从创作的动机上看,各取所需,但均有生活真实。
鲁迅小说,大多反映社会的痼疾,揭开病痛,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他将笔下的人物,大多设置在封闭落后的环境之中。阿Q生活在未庄,祥林嫂生活在鲁镇,润土生活在“故乡”,这些环境是那个时代农村真实情况的写照,为人物活动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背景,从而使人物的悲剧产生真实而震撼人心的力量。“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地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痛苦”(丁玲)。在祥林嫂出嫁、出逃、逼嫁、丧子、被吃的人生脉络里,我们可以清楚地感知环绕在她身边的特殊“气场”,这就是小说中几次社会环境描写。揭示出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预示了人物悲剧的必然性。
沈从文的小说,力图反映一种“健康、优美、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选集》第5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这种创作动机,必然使他的目光更多投注到美好事物上来,所以自然景物的优美,民风的淳朴,人性的美丽,集中汇集在“边城”之中。他在作品中构筑了一个理想世界,以此来寄托他重造民族的希望,表达自己对所谓的现代文明的厌恶,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人生的执著追求。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也同样使人物的人性之美产生真实而震撼人心的力量。
因而,虽说鲁镇也有人情温暖的地方,虽说边城也有世态炎凉之处,但作者写作的重点,使他们各取所需要的环境成分,而且给读者的感觉都是充满着艺术的真实的。
第二,从作家的个性来讲,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与浪漫主义温情,使环境成为一种象征符号,为他们各自的作品服务。
鲁迅目光犀利,更多的时候是他对社会的解读,对人性的洞察,使人常常感觉他像拿着放大镜的微生物学家,将病痛与丑恶放大,引起人们对丑恶的关注,对不幸的同情;又像是拿手术刀的医生,以冷静的理性来解剖社会那病态的肌体。所以鲁迅的小说,呈现给读者的是病态的社会中病态的人群,美善的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是微弱的,受到侮辱与损害的。正因如此,他杂取了许多妇女的不幸于祥林嫂一身,自然也将鲁镇以外的阴郁环境也都加在了鲁镇,将所有人可能对一个人的伤害也都加入了鲁镇的人们,运用神权或族权来撕碎祥林嫂生存的勇气。
而沈从文是温婉的。他也看到了贫穷与封闭,落后与无奈,但当他看到现实中物欲横流时却不愿拿手术刀,而是悠然想到了故乡湘西优美宁静的风景,善良粗犷的人性,所以他用温情的笔触,为我们徐徐铺展一幅淳美的风景图画:自然山水滂沱而又秀美,人们单纯而又勇敢,没有贫富、地位之分,均以诚挚为美,以亲善为人之本,使读者置身于温馨的世界,这种描写手法本身就是对尔虞我诈无情的鞭挞。作者极力讴歌的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
“边城”这个名字,既明示了地域的偏僻,也暗示了这是一个遥远的梦境,更兼里面提到的桃源这个地名,使我们一下子想到陶渊明为我们勾勒出的“田园牧歌”的胜境。因此我说:《边城》是基于对美善的欣赏与渴望而做的梦。我们闭眼享受那种至善至美的人际关系,宁可相信所有的描写都是生活的真实,就像我们宁可相信祥林嫂所有的遭遇都是艺术虚构一样。
第三,从两种环境受到的文化熏陶来讲,边城比鲁镇更多保留了人性的真淳与素朴,在各种观念上反而更少受到约束。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封闭落后的边城,反而更易于保留民风的淳厚素朴。实际上,两篇小说的环境都是立足于作家各自熟悉的故乡,鲁迅生活的绍兴,是汉族生活的区域,儒家思想最早影响的当然是交通发达、经济文化比较先进的地方,鲁镇当比边城更为开放,先进,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文化的负面影响,那就是受到的思想约束也不少。比如对妇女的歧视,对族权的迷信,换句话说,宋代理学家的思想,可能比边城更快地渗透到鲁镇人们的骨子里。
沈从文是凤凰人,苗族,那里相对封闭落后,受到的封建思想束缚更少些。我们不难发现,少数民族的经济是落后的,但思想观念上,因为没有那条条框框的约束,人性更为健康,民风淳朴,个性粗犷悍勇,人与人之间关系单纯自然。这在沈从文小说中有着充分的展示: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作者极力状写湘西自然之明净,也是为了状写湘西人的心灵之明净。
当我给学生放映电影片子《边城》时,里面的一个情节让学生不能理解:翠翠爷爷进城买过节的东西,买酒,给打好酒;买肉,居然说不要钱,老人强行给了钱,又给一次,学生看到这哈哈大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不理解不代表不可能发生。关键是现实让我们都学会用更为“实际”的眼光来行事了。
其实他们同样也不可理解鲁镇中的人们为何同一个不幸的妇女那样过不去,恶狠狠地说祥林嫂是个寡妇,“不干不净”,是个“谬种”。只是因为时代离得太久远,也产生了对作品的隔膜。分析祥林嫂时产生这样的笑话:祥林嫂在失去了丈夫儿子房子时,不会选择一个地方隐居起来,过陶渊明那样的闲适的生活吗?这使我想到,要让学生分析一个形象,必然先让他们明白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就是小说的社会环境。
小结:通过以上三点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审美追求,使作家创设了不同的背景环境;不同的艺术个性,使作品呈现了现实主义的冷静与浪漫主义的温情;不同的文化熏陶,产生了不同的人文思想基础。所以就有了祥林嫂周围人对她的冷漠、耻笑、诅咒、等种种阴郁的调子:也就有了翠翠天真纯洁的个性与边城那种真淳的人情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