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看图讲述中教师提问的语言艺术

2009-06-07

成才之路 2009年31期
关键词:挡风启发性小兔

佘 琴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传统模式是注入式多,这是由于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幼儿背诵了一些儿歌、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但如何运用并且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却考虑不多。而我园引进了分享阅读的教育模式,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培养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上,不单让幼儿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举一反三,会依照原有的语言范例,填换内容,表达新的意思,从而具有口语表达能力。

一、在看图讲述中,教师提问的趣味性,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也是贯穿幼儿学习过程的催化剂,教师如果抓住幼儿学习的兴趣点,给予幼儿动手、动脑的机会,就能使活动达到预期的目标。记得在组织幼儿进行看图讲述《小兔家的窗》活动之前,教师抓住幼儿喜欢吃冰淇淋的这一兴趣,生成了主题活动《小雨滴旅行记》,分别让幼儿探索、操作了《有趣的冰花》和观察了《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当幼儿在拥有了大量的生活经验之后,对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幼儿分析图中小兔家的冰窗户的变化,既容易又感兴趣。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提问的趣味性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图五的时,设计了两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组是:“小兔家的窗跑哪儿去了?小兔为什么会哭?”另一组是:“小兔的窗躲到哪儿去了?为什么?”当幼儿听到这样的问题。立刻活跃了起来,争先恐后地猜:有的说:“窗子融化了。”有的说:“变成水了。”还有的说:“小兔可真笨。”教师抓住幼儿的年龄特征,以拟人化的口吻引导幼儿理解“融化”这一现象,既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着浓厚的探索欲望,进而激发了幼儿说的积极性,教师在看图讲述中趣味性的提问对幼儿的学习欲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在看图讲述中,教师提问的准确性,有利于幼儿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

在看图讲述中,教师提问的准确性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有目的观察图片内容,而且还能帮助幼儿理清思路,他们带着教师的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分析问题,找出答案,这样十分有利于幼儿的推理和判断能力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组织幼儿观察《小兔家的窗》图一和图二时,为了让幼儿观察图一河水是流动的,图二河面结冰的不同状态。在试讲中,教师预设的问题是:“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幼儿对此问题不能理解,也未找到答案,于是,教师意识到这个问题既不准确也不细致,导致幼儿困惑,后来教师将此问题改成了:“谁来说说河里的水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纷纷的说:“绿绿的河水。”“哗啦、哗啦的河水。”还有的说:“树叶在流动的河水里,漂走了。”教师反思后,这样提问,具体、准确、又贴近幼儿的生活便于幼儿理解图一、图二河水的不同变化。因此,在看图讲述中,教师提问的准确性,对幼儿的思维能力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十分有利于幼儿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提高。

三、在看图讲述中,教师提问的启发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看图讲述中,教师的提问必须具有启发性,才能满足幼儿的想象空间。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是封闭的、单一的,例如:“XXX是不是?或对不对?”这样,让幼儿对教师的提问无从选择、无从思考,十分限制幼儿的思维,扼杀幼儿的想象。笔者在组织幼儿看图讲述《小兔家的窗》中,设计了一些开放性、启发性的提问,让幼儿拓展思路,收到较好的效果。

例如:“除了冰可以挡风外,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挡风?”幼儿在相互讨论中寻找到可以挡风的材料,有:石头、砖块、木头、叶子、纸、布等等;教师利用这些答案进一步启发幼儿动脑筋想想:“什么材料做窗户最好,既可以挡风,又不会融化,还很透光?”孩子们思维更加活跃,纷纷从众多答案中得出答案:“玻璃最好。”教师在前后两个问题中注重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将两个问题进行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其目的是提示幼儿辨别出最好的方法,整个过程幼儿都围绕教师的提问进行探索,思维处于兴奋,积极状态。从而既满足了想象欲望,又使教师的启发性问题得到了良好的回馈。笔者认为:在看图讲述中,教师提问的启发性,不仅能扩大幼儿的视野,而且还能使生生互动,师幼互动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在看图讲述中,教师提问的趣味性及艺术性,有利于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提问的准确性,有利于幼儿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教师提问的启发性,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扬州市维扬区康乐幼儿园)

猜你喜欢

挡风启发性小兔
电动车挡风衣实用性和安全性研究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某水电站发电机定转子挡风板结构优化研究及应用
爸爸是挡风板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