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教育史》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09-06-07任红娟

成才之路 2009年31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实践课程

任红娟

摘要:双语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作者在《外国教育史》课程中的双语教学实践,阐述了开展双语教学实践的基本思路,并分析和评价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实践;《外国教育史》课程

自200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文)双语教学已在我国各大高校开展起来。至今,大家已基本达成共识:双语教学对教学双方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双语教学既是主要的教改方向之一,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因此,我们既不可像搞运动那样一哄而上,亦不能等待观望,而是要积极创造条件进行试点,努力开展双语教学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将双语教学引进到小学教育(双语)专业开设的《外国教育史》课程中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一、小学教育(双语)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依据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需要,高等院校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已是势在必然。这能有效实现外语语言教学和专业学科教学的高度融合,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在小学教育(双语)专业实施双语教学还有其自身的特殊需要。

(一)基础教育阶段小学双语教学的迫切需求

小学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打好外语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小学双语教学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社会各界从各个层面不同角度对双语教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人们发现,影响双语教学健康发展的因素颇多:对双语教学的认识未达成一致、师资力量薄弱、双语教材不配套等。而其中,双语师资的匮乏是继续推进双语教学的巨大障碍。小学双语教学要求双语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两门语言,而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巧;还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以及发展潜力等。而现有的小学双语教师普遍缺乏专门的、系统化的双语教学培训,在“质”上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很显然,双语师资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制约双语教学深入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从根本上提高未来教师的学科双语教学能力。而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合格初等教育师资的任务。因此,通过高师院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为小学培养优秀的双语师资是必然选择,以积极应对基础教育阶段小学双语教学实践提出的挑战。

(二)小学教育(双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追求

小学教育(双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小学双语师资,即能在小学用外语(主要是英语)教授非语言学科的教师。而小学英语教师和小学学科教师(主要是语文或数学)教师应是小学双语师资培养的次要目标。单纯的英语强化训练或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真正实现首要培养目标的达成。小学双语师资用具备多方面素质,双语教学能力是必备的素质之一。但双语教学有其自身特殊的一些基础理论和教学模式。因此,在高师教育中加强双语课程,尝试由教师引进原版专业教材开展双语教学,进行诸如双语表达规范性等训练,可为双语教学技能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双语教学能力。

二、《外国教育史》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

(一)课程的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是实现双语教学目的的关键。国内有学者提出,“课程的选择原则应该以奥苏伯尔的学习迁移理论为指导,根据认知结构的三个特征——可利用性、可分辨度和巩固程度为原则,尽可能选择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为依托、为基础、为阶梯的课程,选择与学生过去的认知结构相接近、相衔接、相融合的课程”。这样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完成知识的迁移,实现良好的双语教学的效果。

因此,我们选择在小学教育(双语)专业大二上学期开设的《外国教育史》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实践。《外国教育史》是小学教育(双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既能联系学生已学的学科知识,又能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以保证双语教学效果的可延续性。

我们选择《外国教育史》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实践也是由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外国教育史》课程主要研究自人类有教育以来,外国教育从古代、近代到现代发展的一般过程和规律。本课程的教学旨在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外教育发展的历史和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对于教育家思想的把握若只依据他人的翻译介绍则难以深入领会其思想的本质与意旨,原作的阅读与讨论在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双语教学的模式既能充分发挥传统汉语授课的优势,又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高效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二)前期调研

双语教学对于师生而言都是一种新鲜事物。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在双语实践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水平和现有的英语能力,并动态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

经过大学一年级《普通心理学》、《教育原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在学习中通过教师介绍及自身阅读也开始了解和把握一些教育家的教育实践和思想,对其他国家的教育发展也稍有接触。同时,经过一年的强化训练,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有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接受程度与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极大的关系。通过座谈和走访任课教师,我们确信双语班的学生已具备了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且学生也对双语教学的开展产生了较强的心理期待。在前期调查中发现,有97.9%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在本科生中开展双语教学;74.5%的同学认为《外国教育史》课程适合进行双语教学。在和学生交谈中也发现,不少同学流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希望对此“新鲜事物”探究根底。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现出畏难情绪,这是在教学中应着力解决的。

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论证了《外国教育史》课程双语教学开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有效地避免了出于功利、赢利或哗众取宠等目的而勉强为之的现象。否则最终伤害的只能是学生的发展。

(三)教学探索

《外国教育史》课程双语教学实践遵循的基本思路如下:

1. 明确教学目标

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双语教学是指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就我国高校目前推行的双语教学而言,指的是在非语言类课程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进行教学,通过非语言类学科专业知识的概念、内容和思想的学习来提高外语应用能力。它要求教师能用准确、流利的外语进行学科专业知识的讲解,最终实现学习者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际、工作、学习的目的。

所以,对专业知识的讲解传授始终是双语教学的重点,而非本末倒置。在《外国教育史》课程双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逐渐形成了一个明确的认识:英语只是双语教学中的一个讲授、交流的工具。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是学科专业知识及前沿动态研究信息的获得,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只是第二位的教学目标。

在了解学生对于双语教学的目标认识时发现,有83%的学生认为可“提升外语知识和能力”,66%的学生认为可“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43%的学生认为可“开拓国际视野和意识”,认为能“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有30%。很显然,学生对于《外国教育史》课程的双语教学目标暂未形成准确定位,这也是对于一个“新鲜事物”的自然状态。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明确目标,不能把双语教学变成外语教学,或降低学科教学质量,这都是对双语教学的误解。

2.制定课程标准

实行双语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以生为本”是开展双语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因此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出发,科学合理地制定《外国教育史》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依据实验班的具体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或修改教学计划。

3.确定教学模式

在双语教学中,应展现出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在第一层次中,课堂讲授应以中文为主,中间穿插一些英语用来讲解学科的一般知识(如用英文介绍外国教育家的生平等),并呈现一部分的英文板书。进入第二层次,要求教师在讲课时交替使用中英文(但并非进行英汉互译),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和叙述专业知识的内容。第三层次是最高、最理想的层次,教师进行全英文授课,学生能实现用英语来思考问题。在地方普通高校中,实施第一层次的双语教学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难事。而要进入第二乃至第三层次却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

在前期调查学生认为“课堂上外语授课比例多少比较合适”时发现,认为“30%左右”的学生占13.4%,认为“50-80%”的占69.6%,认为“100%”的占4.2%,认为没有统一标准的占12.8%。据此,我们决定进入第二层次的双语教学实践。

4.综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双语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因为长期以来学生已习惯于课堂上教师的“长篇累牍”和自己的“被动接受”。而双语教学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和负荷,若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应综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的自觉性。

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外国教育史》课程知识面广、信息量大。为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必须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使得单位时间内传达和接受的知识量增加,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水平。

6.提供阅读材料,加强学习辅导

就学生当前的英语水平而言尚未有现成的适用的英语教材可选。因此,我们广泛查阅有关教育家及其著作评介的英语资料和参考书,从中筛选出对学生来说难易适度的材料编撰成讲义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而且,在双语教学中学生的问题相对传统教学增加了许多。课堂的讲授和提问尚不能完全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问,课后的交流与辅导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应对学生,尤其是有畏难、抵触情绪的学生加强学习辅导,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和学习程度上都有所提高,增强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如给英语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提供中文材料先进行课外阅读,在对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接触英文材料,可有效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反馈

《外国教育史》课程双语教学实践结束后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双语教学不仅没有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而且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促进作用,可谓实现了预期的“双赢”。

首先,双语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外国教育史》的兴趣,拓宽了专业知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自觉主动性。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本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对学习专业知识有帮助”的学生占85.7%。在谈到学习收获时,有58%的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34%的学生“开阔了国际视野”,18.6%的学生“掌握了前沿学科知识”。虽然有36.2%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增加了自己的学习负担,但学生总体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前认真准备,课后及时复习巩固。89.4%的学生对本课程的双语教学表示满意。

其次,双语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外语水平。教学实践表明,双语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有36.2%的学生认为在双语教学中“提高了外语水平”;实验班97.9%的同学一次性通过了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本专业外语的应用能力。

当然,我们也发现,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探索、改进。在实施《外国教育史》双语教学时,我们发现,大学生外语水平的不理想确实是制约双语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瓶颈之一。在双语教学班上,存在着学生英语实用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而且,正是由于学生在英语理解和表达等方面的差异,增加了教师实施双语教学的难度,影响了师生开展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尤其对于一部分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实施双语教学成了他们一种沉重的负担。在双语课上显得很无奈,从听不懂到索性不听,完全是在消磨时间。在双语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困难学生群体的需要,帮助他们实现适度的发展。若条件许可,应尝试提供双语和中文教学两种选择,由学生自主决定选择何种教学方式。而且,对于同样的课程,76%的学生表示双语授课应比中文授课所需的课时“多”。因为在同样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双语教学传递的信息量会有所减少。但实际上,培养计划并未给双语教学提供足够多的课堂教学时间。为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应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渐调整培养计划,相应增加双语课程的教学时间。对于双语课程的授课教师,有74.5%的学生希望是“有留学背景的中国教师”。但就目前我院的师资力量来看,还难以达到这种要求。

毋庸质疑,实施双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课程规划、教材建设、师资培训、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不断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宋哨兵,来娜.双语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

[2]李力.高校双语教学学生语言能力调查分析与应对策略[J].辽宁教育研究,2006.

[3]林令霞.大学双语教学改革的整体构想[J].现代教育科学.2004.

[4]陆效用.质疑双语教学[J].文汇报.2002.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教学实践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