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在历史新教材教学中

2009-06-05吴海英

教苑荟萃 2009年8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历史探究

吴海英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面向全体学生,重新整合了历史知识体系,淡化处理了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理论和概念。精选内容,删减了一些偏、旧的知识,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质疑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质疑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义是问号。”对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学生基本上能看得懂。如果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必然感到味同嚼蜡,当然也就提不起兴趣。因而,教师需要利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在交流对话中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探求性。

比如提到彩陶时,我提出:原始人怎么会想到用火烧泥做陶呢?学生通过讨论提出几种观点:(1)用泥盛肉放在火上烤,泥土变硬优型就是陶;(2)森林大火后,地面被烧硬给人们的启示;(3)半坡人房屋中有火坑,火坑周围的土变硬给了人们灵感;(4)把泥土作成型用来煮粟,火烧之后就是陶。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再造出历史上这个发现的过程。

教师要使学生时刻面临问题,但也不能为问而问,问题过于平谈,让学生感觉无趣。当然问题也不能过难,没有学生能答出也是毫无意义的。课前设计问题时要精心准备,使之具有启发性和深刻性,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和价值,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的金矿,体验发现的快乐。

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师引导下探求知识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肯尼思H胡佛认为:“整个教学的思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巴尔扎克也说,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因此,在教学中我积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讲到“孔子”一目时,利用孔子“当仁不让于师”一句,教育学生不惟书,不惟师。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师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探究越来越深,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得到激发而越来越强烈,他们的思维和能力也不断发展提

高。在互动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相长”。

二、认真组织探究课与课外活动

1.精心设计“学习与探究课”。每一个学习主题后的“学习与探究课”是“北师大版”教科书新设的内容,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式创造性学习起重要作用。这一课型的设立,要求教师改变“一支粉笔,一本书,走进教室满堂灌”的教学状况,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如:设计“了解身边的‘历史”一课时,除要求每个学生通过调查制作一课家族树,介绍家庭成员状况外,组织学生自愿结合为四个小组,分别完成四个题目:①求真中学的发展与未来;②我这十三年;③中国文字的起源与演进;④信息交流的实现。每个学生各负责查找一部分资料,由组长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然后在课堂上集体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2.重视每节课的“活动建议”。布鲁纳曾说过:“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新教材中“活动建议”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对每节课的“活动建议”我都认真思考,认真对待,根据现实条件及学生状况或直接利用,或稍做变通。

如:“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课,就直接利用了课本上的主题:想像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景。很多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写出了非常好的文章。

3.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学生的课本知识是有限的,而历史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影响着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水平。现在的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较少。在教学中我注意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多读书,读好书上。卡耐基说:“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在读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探求思考,实现自我教育,培养自身能力。

如:学习“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时,我注意有机地穿插一些成语典故,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向学生推荐《东周列国志》一书,并与“活动建议”的内容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在读过之后与我进行探讨。至今,我已向学生推荐了《上下五千年》《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课外阅读书目。学生把课外阅读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谈古论今”,引导学生探索现实

提倡“谈古论今”,不仅能丰富教材内容,使之“活化”“升华”,而且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把了解过去与认识现实乃至预见未来联系起来,使历史教学更贴近时代,以显现历史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当前,改革开放向深层次发展,时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学习“商鞅变法”时,学生了解变法背景以及变法使秦强大,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触及旧贵族的利益,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而死的情况,从而认识到改革的必然性、艰巨性。改革是向旧时代、旧制度的挑战,必然会遇到阻力;认识到改革的进步性,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革的过程。随后,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看待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事业。在探求中加深了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谈古论今”,在教学中除了“以古鉴今”的内容外,还包括“就古评古”“据往知来”“以古证今”“中外相鉴”等涵义。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历史探究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设问引导探究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