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分析
2009-06-04周培明胡芳张智敏
周培明 胡 芳 张智敏
摘 要:在阐述了就业能力概念的基础上,从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评价,以及作为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载体的课程设置特别是实践教学课的基本情况等几个方面出发,对武汉地区有代表性的三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学生和教师进行抽样调查,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目前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尚不健全,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有待提升,实践教学体系尚不完善,职业观教育意识淡薄。
关键词: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业能力
作者简介:周培明,男,湖北大学教育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胡芳,女,湖北大学教育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张智敏,女,湖北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09)03-0054-05
一、相关概念及研究意义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个体就业能力的核心概念的描述通常是与工作类型、时间期限、招聘的特性、持久的学习和就业技能相关。国内的相关研究认为,就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工作所需具备的能力,包括特殊就业能力与基本就业能力。(陈薇静,2004)但是不论从国际和国内的研究看,相关研究没有注意到就业能力要素,简单的说就是构成就业能力的因子。同就业能力一样,就业能力的因子至今也还没有一个定论。有的认为,在内容上,它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郑晓明2002)
张丽华、刘晟楠通过实证研究,编制了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问卷,得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思维能力、社会适应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聘能力五个维度组成。(张丽华、刘晟楠2005)
本研究中,借鉴了肖云、杜毅等人的研究成果,将就业能力的要素界定为:专业技术技能、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创新能力、知识拓展能力、适应与应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执行力。(肖云、杜毅2008)
专业技术能力:指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需具备的特殊技能与知识,具有特殊性。
专业实践能力:吸收整合专业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创新能力:敢于冲破传统思想和陈腐观念的束缚,在工作中提出新理念、新概念,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能力。
知识拓展能力:拓展即开拓和扩展,其本意是指在未知领域里不断发现。知识拓展能力是指在未知领域里知识量的积累,对大学生而言,是要突破专业知识的局限,使知识量呈发散状向其他未知领域扩展,表现为知识的广博度和知识结构状况。
适应与应变能力:指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它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独立工作能力:不依赖于外部因素,能够独立大胆地开展工作,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不断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本领。
社会交往能力:即人际交往能力。
执行力:将想法付诸实施的能力。
二、研究设计、对象、方法
本文的学生问卷分为基本信息与主问卷两大部分。基本信息主要涉及到被调查者自身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和个体所在家庭的的基本特征,包括专业、年级、性别、家庭居住地、家庭经济状况等六个变量。这些变量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生源结构与影响就业能力的“禀赋资源”。主问卷主要采用包括课程设置特别是实践教学课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构成的评估。这些变量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分析学生已经具有就业能力的现状,进而分析影响就业能力生成的因素。教师问卷的结构与学生问卷基本相同。设置教师问卷主要是为了将教师与学生的判断和选择进行对比。问卷中设计就业能力变量有9个,分别为专业技术能力、适应与应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创新能力、执行力、独立工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拓展能力等。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以武汉市有代表性的A、B、H这三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订单式培养班(以下简称“订单班”)的学生、教师为样本来源。调查对象之所以选择“订单班”,是因为订单式培养模式在很多高职院校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有特色的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就业问题的办学模式,已被教育部、教育专家、以及职教工作者所认可,在目前被认为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典范,处于探索推广阶段,因此,调查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状况,具有特殊意义,能够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访谈法为辅。本次共发放学生问卷300份,完成有效问卷286份,有效率为95.33%;对教师则主要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共访谈了43位教师与相关教辅人员,主要包括班主任(辅导员)和授课老师,以及各个学校分管教务、招生、就业的工作人员。问卷在事先实地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查阅和参考相关文献进行设计。在预调查的基础上,再进行正式调研。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的基本信息
本次所调查的学生涵盖了三个年级的10个专业,分别是空乘、软件测试、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烹饪、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生物制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从这些专业的性质可以看出,本次调查所涉及的都是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而从理论上来说,对学生的专业性技能、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从问卷反映的情况来看,被调查者绝大部分来自省内农村,对于其父母的职业身份,“农民、工人、服务业工作人员”累积占到样本总体的88.1.%,其中“农民”为64.0%。(见图1)。生源地来源及其父母的职业身份说明,其学生绝大多数来源于农村和社会地位较低家庭。支持他们就业的“先天禀赋”性社会资源相对薄弱,靠自己学一技之长谋生或获取社会经济地位是明智的选择。
从被调查学校的教职人员的年龄结构来看,中青年教师占样本总体的大部分,其中“30岁以下”的教师就占到样本总体的37.2%,“31—40岁”的教师占到41.9%,“41—50岁”的教师占18.6%;从教龄结构来看,“5年及以下”的教龄占到样本总体的46.5%,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15年以上”(20.9%);学历层次方面,“本科”与“硕士”两分天下,“硕士”所占的比例略高于“本科”。(见图2、图3、图4)。经验表明,被调查者的岗位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现状相对了解。
(二)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经过学校培养和专业学习,学生认为自身已经具有的就业能力的调查统计如下:
在样本总体中有55.0%学生将有了一定的“适应和应变能力”放入最重要三项技能之中,位于各技能子项之首。其次是“专业技术能力”(49.3%)、“社会交往能力”(37.6%)。样本总体认为适应和应变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是已经具有的主要能力,尤其是适应和应变技巧是样本总体普遍认为已生成一项就业能力,所选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各项。“专业创新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这两项能力要素则被列入所选比例最小的行列(见图5)。
对学生已经具有的就业能力教师评估的分析数据如下:
从图6可以看出教职人员将“专业技术能力”(64.3%)、“适应与应变能力”(59.5%)、“专业实践能力”(52.4%)列为已生成最明显的三项技能,而“知识拓展能力”与“专业创新能力”被选的比例最小。这一结果说明,在对学生最明显的能力的认知方面,教师与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
从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一致认为专业技术能力要素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比较突出的能力,而“专业实践能力”则被排在了比较次要的位置,专业创新能力与知识拓展能力也被排在非常次要的地位。教师和学生都一致认为创新能力与知识拓展能力等综合能力是高职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就业技能。
以上是被调查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的简要描述,为了探索影响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因素,下面将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做进一步的分析。
(三)影响就业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的主要用途是从众多变量的交互关系中找出起决定作用的基本因素。本研究采用主成份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对学生样本进行因素分析。符合因子分析的变量共20个,选取共同度不小于0.45进行降维,筛选出了11个变量参与因子分析;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获得4个新因子。由表1可知,KMO值=0.657,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拒绝了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矩阵的原假设(Sig.=0.000<0.01),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2是旋转后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情况。表第一列是因子编号,以后三列组成一组,每组中数据项的含义依次是特征根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方差贡献率。第二组数据项(5~7列)描述了因子解的情况。可以看到,4个因子共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58.812%,总体上,原有的信息丢失较少,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第三组数据项(8~10列)描述最终因子解的情况。因子按最大方差法旋转后,累积方差并没有改变,没有影响原有变量的共同度,但却重新分配了各个因子解释原有变量的方差,改变了各因子的方差贡献,使得因子更易于解释。
表3是经过旋转后形成的新因子和相应的载荷系数结果。显示出如下特点:
第一个因子可以命名为“实践学习时间”因子,它描述了实践教学课的时间安排情况。因子中含3个变量,分别是实践教学课时(周课时)、年级级次、实践教学课时(总课时)。其因子载荷介于0.503~0.795之间,特征根值为2.414,方差贡献率为21.941%。
该因子的载荷系数绝对值大小表明,每周的实践教学课课时量和“年级级次”变量是影响“实践学习时间”主要方面。说明了要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需要重视在实践教学课课时的调整,加大每周的实践教学课时比重,同时在高年级加大实践性课时尤为重要。
不仅如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体系必须能有效的服务于所确定的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而实践教学是课程体系的核心。在访谈中也了解到有的学校是半年理论课半年实践教学课,有的则大一全部是理论课,没有安排实践教学课,到了大二才安排,有的甚至到了大三学生快毕业的时候才安排实践教学课。这对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形成将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个因子可以命名为“家庭特征”。因子中含3个变量,分别是生源地(家庭居住地)、父亲的职业、家庭的经济状况。其因子载荷介于0.710~0.777之间,特征根值为1.736,方差贡献率为15.780%。
从第二个因子中各个变量的关系上来看,三个变量和公因子间都有着较强的关系。可以看出,三个变量的载荷系数都比较高,在调查中了解到职业院校的学生来源地为农村的占77.3%,有64.3%的学生,其父亲的职业是农民。这些学生更希望学习一技之长,如学生发现现实的学习与自己的期望不符合时往往会对学习动力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就业能力的培养。这说明家庭特征结构影响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第三个因子可以命名为“课程考试设置”。因子中含3个变量,分别是课程考试的效度、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以及实践课比例。其因子载荷介于0.491~0.807之间,特征根值为1.234,方差贡献率为11.216%。
首先从课程考试的效度来看,其载荷系数达0.807,可见课程考试的效度是影响第四个因子的主要变量。考试是检验衡量学生诸多方面综合能力的一种方式。课程体系的核心在于实践教学课程,而实践教学课程的核心在于对课程的实践教学的考试。考试能够对实践教学课程的实效性进行测评,矫正实践教学课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促进实践教学课程的总体质量的提升。在回答“考试能否准确反映实际专业技术能力”时,选择“根本不能”和“很少能”的占36.1%,选择“基本能反映”的占到57.3%,而选择“能较全面反映”的仅占0.7%,数据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前的课程考试不能很好的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些专业课程也采取了现场操作考试形式,但是学生实际操作考察的比例小,有的只是象征性的“操作”,根本没有按照相关的专业规范进行考试,导致考试的效度不好,信度不高。
其次是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选择“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的累积占到了69.1%,选择“满意”的只占28.4%。
对于实践教学课的比例,学生做出了这样的评价,68.9%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课课程设置时间少,认为较为合适的为17.7%,仅有13.4%的学生认为课时合适。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目前的课程设置总体是不满意,认为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不合理,实践教学课设置时间不足。
第四个因子可以命名为“学习态度”。因子中含2个变量,分别是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和就业前景期望。其因子载荷分别是0.782和0.747。特征根值为1.086,方差贡献率为9.875%。两个变量都对公因子产生重要的影响。经验证明,对专业认同度越高的学生,喜欢自己所选的专业,相应的期望是对就业和未来充满乐观态度,在学习中,为自己的职业目标积极努力。这一结果似乎印证了这样一种逻辑关系:对所学专业感到满意的学生,会花较多的时间精力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访谈中了解到,有些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实力缺乏认识,对所选择的专业也缺乏了解,导致对专业认同感低。在样本中,有70%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喜欢所选专业”,调查中笔者还了解到,H学校机电专业的学生,有26.3%明确表示“不喜欢所学的专业”,高达73.7%的学生表入学前“对所学专业不了解”。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创建出影响就业能力培养的因素模型结构图,如图7。
四、研究结论
(一)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别的重要方面,亦是由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所决定了的,而学生专业技能(技术)的培养是通过实践教学课来实现的,实践教学课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技术)的载体。高职教育培养的指导思想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即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其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实践教学则是其课程体系的核心。但是调查中发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完善,一是学生实践学习的时间安排不合理,二是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课的比例太小,教学效果不好,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内容、师资队伍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二)职业观教育意识淡薄
调查中发现学生的先赋性因素与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一个因子,即来自农村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农家子弟为了谋生的目的选择了订单式培养,而他们又缺乏对专业与职业的科学认识。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是理性的。所谓人的理性,就是指人在经济生活中总是受利己的动机所驱使,在做出一项经济决策时,总是深思熟虑的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或趋利避害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各种可能的机会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权衡比较,优先选择,以便找出一个方案。这个方案能够使其在耗费既定的劳动或金钱的同时,给自己带来最大限度的利益。订单式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无疑也是理性的人,也会考虑到选择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成本——收益问题。一般认为,家庭背景较差的学生承受风险的能力低,所以其风险规避的意识就越强。他们的理性选择就是选择订单式培养模式这种能够有效保障其顺利就业的培养方式。选择就读订单式职业教育模式本身就带有非常强的目的性与功利性。这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只是单纯为了就业的目的选择专业,可能自己并不喜欢所选择的专业,离自己的职业预期有很大的差距,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心理失衡,从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间接影响就业能力培养的效果。调查结果已经显示,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度不高,甚至希望换个专业,这也间接说明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职业观教育的意识比较淡薄。
(三)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有待提升
学校和教师在对能力培养的认识上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对知识拓展能力与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职业教育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专业技术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实践操作能力。职业教育一个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学生就业,让学生上岗即能熟练操作。
当今社会经济、科技迅猛发展,岗位结构、职业种类、职业内涵不断发生变化,要求人们对职业、对岗位的适应性越来越强。因此,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上。专业知识与技能等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立足于社会的基础,但是专业知识拓展与专业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则是学生获得发展的基础。而订单班学生在刚一进校时就与订单合同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在“订单”关系下,学校往往为迎合企业,满足企业对培养方案的一切要求,所教授的知识技术针对性太强,可能只对某一企业或几个企业适用,而不适用于整个行业,导致学生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的能力较差,即转岗能力较差。同时,订单式培养这种为企业“量身订做”的模式更是将学生的发展方向固化在某一项细化的专门技术上,导致学生综合能力的缺失,这样会让“订单班”学生在遇到工作转型时无所适从。
参考文献:
[1]陈薇静.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就业能力[J].中国科学教育,2004.10.81~82.
[2]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3]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01).
[4]肖云,杜毅.大学生就业能力建设:政府责任的视角[J].当代青年研究,2008(04).
[5]傅家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内涵刍议[J].企业家天地,2007(04).
[6]罗宏.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贡献、局限与完善[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7]郭丛斌.闵维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2007(05).
[8]K.Hinchliffe.教育与劳动力市场[M].教育经济学百科全书:26.
[9]周培明.张智敏.影响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因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31期.
[10]刘小芹.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和实施效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第33期.
[11]吴颖岩,邓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再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10月.
[12]张容.以行业为主导构建“大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06年1月.
[13]刘旺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