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有效的职业学习
2009-06-04赵志群
赵志群
在现代职业教育中,有效的学习是一个整体化的学习过程,它包括专业学习(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学习(科学的学习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形成)、社会与交流式的学习(通过合作交流形成社会能力)以及情感和伦理的学习(通过反思、负责任地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形成情商)。
要想实现整体化的学习,应当遵循以下3个基本原则:
1.设计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在现代社会,人力资源的素质通过多元文化取向对社会发展产生着巨大的作用,并影响着技术的走向。为了满足社会和企业日益提高的对产品质量和员工创新能力的要求,职业教育有义务促使教学对企业组织发展和技术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这要求职业教育必须进行从“适应导向”向“设计(shaping)导向”的战略性转变,相应地,教学也只能通过针对职业实践中的开放性任务展开,促进学生“设计能力”的发展。
2.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是学生与他人、工具和物质世界的互动过程,认知和行动是不可分离的整体。要想实现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教学中必须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即学生通过研究和开发式的认识、思考和行动,在多变复杂的真实工作环境中,以个体或小组方式,独立选择工具、设计工作方法、控制工作过程和保证工作质量。
3.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持人。随着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师的任务从传统的传道授业等中心性工作转向设计策划和辅导咨询等辅助性工作,如设计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组织实施学习活动和提供学习资源等,这也意味着教师角色的内涵更为丰富:教师既是专业人员、教育者、培训师、人力资源开发师,又是学生的代表和监护人。
要想实现整体化的学习,在教学设计中还应当解决以下6个基本问题:
1.全面发展的学习目标。包括专业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社会与交流能力以及认知和道德方面的学习目标。现代职业教育着眼于人在一个职业领域(domain)中的持久生涯发展和职业成熟,其学习目标包括相关知识、技能、工作方式方法和职业经验性成分,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完成本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professional task)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实践专家(expert worker)。
2.专业能力和与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获得在工作世界中所需的知识,并将其个人技能、天赋与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联系起来,而专业能力的提高与建立职业认同感(identity)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忠诚度(engagement)、企业忠诚度和工作道德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一当代职业教育研究的全新命题为职业道德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新挑战。
3.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方式。有效的职业学习是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进行的整体化感悟与反思,仅停留在“理论为实践服务”和“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层次是不够的,应通过特定的教学载体,通过手脑并用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学习的统一,行动、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个体人格发展与职业发展的统一,实现科学世界向技术(工作)世界的回归。
4.自我管理式的教学方法。现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管理式的学习,教师设计和构建能够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学生以现实生活和工作环境为基础,根据需要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确定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并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从教师、同学甚至竞争伙伴处获得所需知识技能。自我管理式学习满足了成年人学习的个性化需要,学习成为一种内化的职责。
5.学习任务(问题)引领的教学情境。按照建构主义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有效的学习遵循抛锚式教学程序,即学习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问题基础上,即“抛锚”,一旦问题被确定,教学内容和进程就被确定。这里的核心是创设与企业真实工作情境尽量一致的学习情境,开展“需要意志的、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和建构的实践”,学生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在与学习情境各要素的交互中,主动建构学习的意义和在企业中的社会身份。
6.科学的学生学业评价和职业能力测评。有效的职业学习是一个包含学业评价和职业能力测评的完整过程,其基础是建立在现代职业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能力模型:即包括职业功能能力、工作过程和策略性能力以及整体化设计能力等成分,又要区分出“从初学者到专家”职业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学业评价是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完成任务的能力、学习质量和对学习过程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