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渗漏水问题的原因与防治
2009-06-04王志辉陈建华利正喻峰
王志辉 陈 建 华利正 喻 峰
房屋的渗漏水问题不仅影响房屋的外观质量、适用性和耐久性,而且给业主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更是对企业品牌形象的一种抵毁.结合某高档小区的工程实际, 归纳了房屋建筑渗漏的主要形式与原因,并提出了防止房屋渗漏水的一些措施.
容易产生渗漏水的有外墙、阳台和露台(包括屋面)、厨房和卫生间这三个主要表现形式。
一、外墙的渗漏水
外墙面渗漏水,会造成内墙装饰霉变,影响美观和使用功能。
(一) 外墙砖砌体的渗漏
外墙面渗漏水,会造成内墙装饰霉变,影响美观和使用功能。
1.原因有以下几点:
* 在砖墙砌筑过程中,砂浆不饱满,有空缝、瞎缝,雨水极易透过抹灰和墙体造成渗水。
* 外墙装饰面层有空鼓、裂缝时,在下雨过后,雨水从缝隙进入抹灰层而渗入内墙。
* 内墙面抹灰层有裂缝、起壳或抹灰层太薄,有的内墙掺保温砂浆作内保温,内粉刷更是疏松。
* 砖砌体与梁底嵌填未密实;墙体与柱之间的连接部位,热胀冷缩变形与混凝土产生生裂缝
2.防治措施:
* 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砌筑水平,严格砌体的操作质量,执行《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砂浆饱满率要大于80%。水平铺灰不应太长,砌筑应挤压密实,砖竖缝应先挂灰后砌筑,用灰刀压实补灰。这样,大大提高了墙体的抗渗能力。
* 外墙施工前必须事先进行技术交底,要全面、细致的检查墙体上的裂缝、孔洞、空鼓、梁底缝隙、外窗周边的缝隙、脚手架穿孔等,填补这些孔缝,堵塞渗水通道。内墙粉刷前,墙面要充分浇水湿润,打底抹灰层标号不能过高或太低,按设计要求现场配制,同时一次抹灰厚度不能超过10mm。粉刷层应与墙体粘结牢靠,防止起壳、裂缝。
* 加强框架梁(柱)与墙体交接处的施工。当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在抹灰前采用侧砖、或立砖、或砌块斜砖挤紧,其倾斜度为60°左右,斜角缝砂浆必须饱满,可分2~3次填塞砂浆来弥补砂浆的收缩和下坠。在砼框架柱与填充墙交接处,沿墙高每隔间距500mm处设置2φ6拉结筋,伸入墙内长度不得小于500mm。在砼框架梁(柱)与填充墙交接处,应设置一层300~500mm宽的钢丝网片,避免受温度变化收缩不均匀影响而产生裂缝。
(二) 外墙门窗框边的渗水
1. 产生原因:
* 门窗框缝隙不密实产生渗漏。门窗框缝隙砂浆镶填不饱满产生缝隙,门窗框四周打胶塞缝不密实。
* 窗台下的砌体缝隙中砂浆不饱满,窗台粉刷不当,窗台未做泛水,窗顶滴水线不到位,遇到大雨时,积水渗入室内。
2. 防治措施:
* 窗框周围的缝隙堵塞可采用微膨胀水泥拌和的水泥砂浆或掺微膨胀剂水泥砂浆填塞,以避免水泥砂浆干硬收缩而产生窗框与墙体之间的微裂隙。填塞时,要求将砂浆均匀完整连续饱满地填塞入窗框与墙体交接处之间。
* 窗边抹灰完成后还应在窗框与抹灰交接部位打一圈封闭的通长防水密封胶,以增强窗边防水性能。
* 窗台的设置应满足排水和装饰的双重需要。窗台表面应用透水性差或不透水性的材料抹面或贴面处理,并向外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外缘下做滴水槽或滴水线。
(三) 外来水源造成外墙渗漏水。
外来水源来的水一般是屋面的排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原因:
* 结合该高档小区为半地下室,室外种植绿化,室内踢脚线上下返潮现象比较多。究其原因为室外绿化土过高,比室内地坪高500-600mm。外面防水高度做的不够。
1. 防治措施:
* 墙身设置勒脚,为了防止雨水的侵蚀,最好在建筑物外墙四周设置散水或明沟。在做勒脚之前,用防水材料批在墙身上,低于室内地坪200-300mm,高于室内地坪500-600mm,然后再做勒脚。高档小区的勒脚一般采用天然石材贴面。勒脚的施工要先于散水和明沟,要深入到散水或明沟的砼垫层下。由于散水或明沟的沉降量比建筑墙体要大,因此一般将散水或明沟的砼垫层与勒脚间设置为20mm的缝隙,且纵向每隔6-12设置一条与墙身垂直的20mm缝隙,用防水材料嵌缝。
二、阳台、露台和屋面的渗漏
阳台、露台和屋面在设计时不单要注意防水,还要注意排水。排水的不畅,形成水流拥堵,也容易造成这些部位的渗漏。
1. 产生原因:
* 基层没有清理干净,防水层与结构层或找平层脱开,产生气泡或空鼓而破裂。
* 转角处未加设附加层,且未按转角轮廓贴严密。
* 卷材搭接处铺贴不密实
2. 防治措施:
* 基层用水泥砂浆找平时,抹平收水后应二次压光,并养护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基层表面平整、干燥干净;贴卷材之前,应提前一、二天喷刷1~2道冷底子油;铺贴好的卷材防水层注意保护,防止扎破,撞破及脱落。
* 基层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或钝角,应选用强度高、延伸率大,韧性好的卷材,还应增设补助层,贴时按转角轮廓铺实贴严。
* 铺贴卷材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应错缝搭接,且应控制一定的搭接宽度。卷材应完整干净,铺贴粘严压平。
三、厨房、卫生间渗漏
厨房、卫生间渗漏现象时有发生,其常见的渗漏部位主要有:1)厨房、卫生间墙基根部;2)穿越楼板的管道周围;3)地漏、洁具底部边缘。
1. 产生原因:
* 厨房、卫生间四周翻边过低或浇筑比较酥松,混凝土自防水作用大大降低。
* 穿越楼板的管道周围浇筑混凝土不密实,或混凝土未认真养护,套管在混凝土终凝前有松动,使后浇混凝土散裂,造成管道根部渗漏;
* 施工时未认真做好地漏泛水,排水不通畅,造成积水,地漏失去排水作用,造成地面积水沿地漏的渗漏;洁具安装时操作不当,破坏防水层,从而引起卫生间内积水通过节点边缘楼板的裂缝渗入到下层,造成天棚及装饰层腐蚀剥落。
2. 防治措施:
* 厨房、卫生间四周翻边不得低于150mm且浇捣密实,以提高混凝土的自防水。
* 穿越楼板的套管、立管周边应用微膨胀细石砼填塞严密,在套管的埋深处设置止水环。管孔预留正确,孔径适宜;套管与立管的环隙应用防水油膏等密封材料填塞密实,套管口应高出楼地面面层80毫米,其周边应做同高度的细砼防水护墩。
* 地漏安装标高必须准确,宁低不宜高。承口杯牢固粘贴在承重结构上,防水卷材再铺贴在承口内,涂刷胶结材料,插口压紧,四周满刷胶结材料,最后把漏勺放入承插口内。管口固定前先复测地漏标高及位置,正确后再对口连接打口涂抹。
* 有水房间管件安装之后楼地面面层做之前应做满水试验,满水48小时,不渗不漏为合格
结 语
以上对建筑物渗漏水的原因以及处理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施工中应用效果也较好。各种工程的情况各有不同,只要多总结经验,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渗漏水现象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