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应用
2009-06-04时丽敏牟永刚
时丽敏 牟永刚
摘要:本文通过对青岛体育馆智能化系统的论述,说明了体育馆智能化系统在体育馆中的重要性和不可缺性,对体育馆智能化系统建设的六个阶段分别给予阐述,并重点说明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关键词:智能化系统 体育馆 项目管理 信息化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09年10月在山东举办,青岛市作为第十一届全运会第二大举办城市,承接了乒乓球、羽毛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9个大项;
为保证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办会质量,获取良好的系统应用和技术服务效果,使本届全运会信息技术与服务的组织、建设、运行管理更加规范化,青岛体育馆在建设过程中运用当代先进而成熟的高新信息技术,适应体育多元化功能特征,建成数字多媒体高速宽带网络、无线网络和远程网络接入技术于一体的模块结构信息交换网络体系平台,先进技术设备配置的硬件平台,以人为本高效开发应用体育信息资源的应用软件平台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三级监控/两级管理的智能化集成监控管理平台,以使CEIS 系统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信息服务技术供能。
青岛体育馆智能化系统采用土建总包-弱电总包-弱电分包的管理模式,同时聘请专业监理公司监督,对竣工的项目由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实施检测,全面保证体育馆智能化系统的先进性、安全性、稳定性和实用性;
为了充分体现现代体育设施的时代特色,在本系统中广泛采用国际一流的高新技术,并本着功能齐全、应用新颖、投资合理的宗旨,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图形显示技术以及建筑技术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楼宇管理自动化技术、数字网络技术、远程音像传输技术、图像显示技术、知识管理技术、数据发掘技术以及数据库等先进技术,使体育馆能更好的为运动会和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提供多种综合功能服务。充分体现安全性,可靠性、高质量服务性功能,节省运行成本,加强市场竞争力。不仅要满足体育比赛需要,还要满足日常事务管理要求,更要满足场馆设施综合利用及经营活动的要求,满足体育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体育馆智能化系统的内容包括:建筑管理信息系统、通讯网络系统、赛事监控信息系统以及机房系统等; 具体可分为三大系统十八个子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消防和火灾报警系统、综合安防系统、建筑设备集成管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网络信息系统、语音通讯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电子会议系统、现场影像采集及回放系统、售验票系统、主计时时钟系统、升旗控制系统、电视转播和现场评论系统、计时记分及现场成绩处理系统、比赛中央控制系统和智能化专用机房等十八个子系统组成。
以网络工程为例说明如下:
网络工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以组委会中心机房为核心的枢纽工程建设,第二部分是以各比赛场馆的机房为基础的场馆网络工程建设。
枢纽工程是以组委会中心机房建设为核心的工程项目,建立数据处理中心和注册与制证中心,同时根据组委会需要建立新闻中心、广电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网络工程建设根据资金情况,结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统筹规划考虑,有如下工程项目:
1.建立运动会网络监控和维护网络安全的组委会中心机房。
2.建立组委会信息集中处理和信息发布所需的数据处理中心。
3.建立人员注册制证管理中心,提供证件制作系统相关证件信息。
4.建立组委会主新闻中心,提供赛会信息的公共查询服务。
5.建立以视频会议、视频监控为核心的组委会指挥调度中心。
6. 建立以电视转播为核心的组委会电视编播中心。
组委会中心机房是信息系统的网络枢纽,是各种信息的汇集地,在技术上要求高起点、高水平,而场馆网络工程建设是保证竞赛信息系统工作的基础。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对赛事过程极端重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是第一位的,作为整个信息服务系统核心的中心机房,其所拥有的所有关键设备均要求实现双机冗余备份,从物理上保证其可靠性。其中,两台核心交换机负责中心机房的数据交换、两台核心路由器负责与场馆专网系统的连接与路由,两台防火墙负责注册与外网成绩数据发布的公网连接需求。
智能化系统规范设计施工程序应严格按“六大工程阶段”进行操作管理;
1、 前期中标进场的现场调研堪察和修改深化优化技术方案,甲已双方签署工程合同书;
* 在正式施工之前,项目经理部与各系统施工人员核对图纸,参加由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图纸交底会,确保工程顺利开始。
* 当完成施工图纸深化设计后,及时组织相关部门针对深化设计方案及深化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和交底。
* 深化设计完成后,甲乙双方签署正式合同;
* 编制施工计划,搭建临时设施,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前的准备;
2、 审核智能化工程图纸,完成所有总体和各子系统的布线工程(含沟槽管线、桥架路由、马道平台等安装及放线)及其测试验收;
* 管槽的安装敷设
* 线缆布放
* 隐蔽工程验收
3、 智能化系统设备的配置和安装工程;
* 设备的订货采购以及货物到场后的报验及检测;
* 设备安装和通电检测;
* 设备初调;
4、 智能化各子系统分别联通测试统调并可初步运行;
5、 智能化系统整体联通互动、系统集成和系统调试检测,达标后开始全系统试运行。一般由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组织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6、 组织培训,审计决算移交工程图纸资料,实施智能工程竣工技术验收和售后服务。
提高工作中的可预见性和科学性,取得高可靠性,保证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圆满成功,是本届全运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但需要具有较丰富的办会经验,同时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进行有力支持才能实现。信息系统是举办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必备架构,是确保赛会顺利进行并取得圆满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并且也是体现赛会科技含量和举办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现代综合性运动会,其重要特点就是竞赛的不可重复性。在成千上万观众注视之下的比赛,不允许出现任何重大错误和中断。因此和竞赛紧密联系在一起,且同步运行的各种设备也必须实时不间断。这是运动会信息系统的突出特点。◆
参考文献:
1、青岛体育馆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 原始资料 2、毕星. 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