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城镇建设的环境保护

2009-06-04罗金生

管理观察 2009年13期
关键词:小城镇环境保护

罗金生

摘要:分析小城镇的环境问题,提出如何在小城镇建设中加强环境保护。

关键词:小城镇 小城镇建设 环境保护

小城镇作为人群聚居的场所、区域环境的缩影,其发展演变引起的尖锐复杂的环境问题是值得人们关注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相继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论,更加明确了生态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加强了生态意识在实践中运用的认识。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是我们现在和将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1.小城镇环境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在“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的小城镇迅速发展起来。但由于建设过程中,环境意识的淡薄和环保设施投入的滞后等众多原因,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1)规划设计工作滞后,一些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一是缺乏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指导,建设基本处于无序状态。生产区、生活区、休闲区交织在一起,再加上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给居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二是建筑缺乏精心设计,随意性较大,互相抄袭,千篇一律,形态雷同;三是外部装饰五花八门缺乏考究,色彩搭配不协调、不统一;四是小游园、小绿地、小公园、小雕塑等环境精品少,人均公共绿地占有率低。

(2)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速度,不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开发建设未通过充分的研究论证便急于上马,受资金制约和其他原因的影响,许多配套设施跟不上,造成道路的反复开挖,影响了整个城镇的发展。许多小城镇没有完备的排污和污水处理以及垃圾处理设施,污水横流、垃圾到处堆放,给周围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3)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乡镇经济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这些乡镇企业大多是污染严重的工业,如水泥厂、罐头厂、造纸厂等。这些企业由于规模小、效益低,没有能力进行污染的治理,再加上资金不足,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落后,“三废”基本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了空气与水的污染。

(4)土地开发中,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填鱼塘、搬山丘、砍树木、毁古迹等,造成城镇大量的水土流失以及周边自然景观的破坏,造成历史文化遗迹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5)居民规划意识、保护环境意识淡薄。在小城镇中,随意搭棚摆摊、乱堆乱放的行为随处可见。车辆随处停放,生活污水、垃圾随街倾倒,严重影响了城镇景观和卫生环境。

上述问题普遍存在于各地小城镇建设中。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小城镇现代化的目标就难以达到。

2.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

2.1 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首先,县(市)乡(镇)政府要加强环境意识,对辖区环境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把乡镇企业排污量纳入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要制定乡镇企业主要排污物排放总量逐年削减计划,并将计划落实到企业。同时,尽可能建立较完备的污水处理系统和实行固体垃圾有效管理,防止乡镇企业污染和破坏环境。其次,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矛盾,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经济的发展。

2.2 贯彻“以人为本”的规划指导思想

广大居民都渴望有一个安全、清洁、美丽、舒适的生活环境,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城镇规划必须要“以人为本”。首先,要正确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在充分认识乡镇的区域环境容量的基础上进行规划,为今后城镇发展留足空间。规划不能超出区域环境容量,在规模、结构、布局上要适当控制,以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文物古迹;在调整产业结构和安排产业布局时,不但要考虑到经济效益,而且要考虑到它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把各种经济活动限制在环境承载力之内。同时,要注重研究挖掘当地的自然山水特点和传统建筑风格,并加以运用,使自然环境成为城镇生活的一部分,塑造一个独具特色的小城镇总体形象。

2.3 注重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基础设施配套是小城镇现代化的标志,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人工物质载体。但由于种种原因,小城镇基础设施不配套的问题一直是小城镇发展的瓶颈。当然,要搞好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为了缓解资金矛盾,一些城镇的做法是根据实际抓重点,择急而办,逐步完善。有的镇则以民办公助形式建自来水厂,以集资形式建股份制集贸市场;有的镇发动群众义务投工修桥、筑路,大搞绿化、美化等。这些做法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值得每个小城镇借鉴与仿效。

2.4强化管理,综合整治

对沿江乡镇企业实施严格整治,对现在企业超标排放的进行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和治理无望的,依法坚决“关停并转”。今后所有的新建设项目要坚决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二是认真做好江河流域植被保护,加强江河水源地和流域两岸的绿化美化,涵养水源,并禁止在江河饮水源保护区内开矿、采砂等。三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提高队伍素质。环保部门加强对乡镇环境监测管理,对企业污染源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监测,为政府环保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规划,把好审批建设关。四是通过各种活动,增强民众环保意识。首先在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中小学校开展环保知识宣传,组织环保演讲会,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人们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环保法制观念;其次,在城镇开展整治镇容貌活动,发动干部、职工、居民、学生参与环境建设,填土铺路、疏沟排污、清除垃圾、绿化美化、拆除乱搭盖、清理乱堆放等,形成一个“人民城镇人民管、管好城镇为人民”的良好氛围;再次,在小城镇开展创建文明乡镇、文明单位、文明居民活动,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城镇环境建设。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城镇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更要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提出的“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落实科学发展观。只要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高度重视城镇环保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扎扎实实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小城镇的环境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小城镇的水更清,天更蓝,山川会更秀美。◆

作者单位:广西北流土木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小城镇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环境保护税如何实现立法宗旨
环境保护税立法应解决好三大问题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小城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