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踏:可持续速度

2009-06-04

中外管理 2009年4期
关键词:耐克李宁

胡 山

与金融危机引致的中国制造行业“哀鸿遍野”相比,安踏公司3月2日最新公布的2008年度公司财报可谓“炙手可热”:在财务表现方面,营业额突破人民币46.3亿元,增长约为55%;全年纯利为8.95亿元人民币,暴涨66.38%。而国内第一体育用品品牌李宁2008年全年净利润也仅为7.21亿元;同时,在店铺扩张方面,安踏专卖店净增加951家,达5667家,发展速度同样惊人!

值得关注的不只是业绩,还在于安踏曾经被视为一个典型的模仿者:从模仿李宁,到模仿耐克和阿迪达斯。从安踏成长轨迹中,我们也确能看出些许先行品牌的痕迹。但是现在,面对先行前辈,安踏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超越。

那么,是什么因素让这样一个曾经的二线品牌,在日渐萧条的经济环境下“逆风飞扬”?是什么因素让安踏从晋江运动品牌群落中脱颖而出?而核心是,是什么因素成就了“安踏速度”?

答案是:不拘于产品复制,而基于品牌宣传、渠道网络等高层面的模仿升级,以及依托技术投入实现在高速中转型的商业模式。

品牌突围:速度成就规模

“中国制造业这么多年没有形成竞争优势,主要是因为没有形成富有影响力的品牌,没有形成富有影响力的品牌地位。很多企业在低层次拼成本。”安踏公司副总裁张涛在接受《中外管理》采访时说,“安踏这么多年的努力,就在于积累一种品牌溢价能力。”

和众多为跨国公司代工运动鞋的晋江鞋企一样,1990年代初期,成立没多久的安踏也承担了很多外贸订单业务。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安踏在承接海外订单的同时,还密切关注国内市场,并同时运作“安踏”品牌。1994年,安踏公司正式将“安踏”作为商标注册,并放弃代工业务,集中力量推广“安踏”品牌。

到1999年,安踏高价聘请了当时正红的乒乓球国手孔令辉作为其形象代言,推出了“我选择、我喜欢”的口号。也正是这一点,引起了外界对于安踏策略的猜测与想象。因为在1999年早些时候,李宁已推出了“我运动、我存在”的口号,聘请瞿颖作为其形象代言人。聘请孔令辉代言,让安踏在晋江的芸芸众生中迅速赢得了很高的知名度。安踏也因此被认为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模仿者,不仅市场销售额在逼近李宁,而且市场销售量从2001年跃居全国第一。

然而,安踏似乎没有满足于此。

事实上,到2005年,当安踏公司推出全新品牌口号:永不止步(KeepliMoving),安踏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国际,“图谋”阿迪达斯和耐克。在聘请原耐克中国的广告代理公司智威汤逊之后,安踏加大了广告投放的力度,迅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级水准的电视广告,努力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2006年,安踏的广告及宣传费用占营业额比达到8.3%,而笼罩在北京奥运会热潮中的2007年和2008年,其广告及宣传费用的比重,分别上升为12.4%和13.8%。

“许多中国本土运动产品企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了几个典型阶段:代工,做纯产品制造,然后开始产品大量批发,而不是注重品牌的打造,再到后来大家都开始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开始去做品牌。”张涛对《中外管理》表示,“但安踏并不是这样。首先我们意识到品牌运作对于体育用品企业的重要性,在意识到这个重要性之后,我们率先做了大胆尝试,全面实施品牌战略,从品牌启动阶段迅速进入品牌运营阶段。”

但品牌绝不仅仅是广告投放,不论是模仿还是创新。做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体育运动服饰用品市场而言,比拼的除了品牌定位,就是销售网络。

和其他知名体育品牌的渠道成长路径类似,安踏的渠道建设也大致经历几个阶段:从1994年开始品牌运作起,安踏花了近八年时间着手在全国范围内的渠道布局。到2001年销量首次超越李宁后,安踏又进一步重新规划、升级销售网络体系,对整个销售体系进行了全面完善。从流通批发、专柜迅速转为代理商和专卖店经营,且以分级经营的加盟模式进行合作,进行新一轮销售体系革新。随后2003年至2006年,安踏又用了三年时间基本上完成了从代理到自营的网络体系构建,尤其在二、三级城市拥有极高的覆盖率。而在市场控制力方面,安踏采取独立分销商策略,共分为六个大区,在全国各地设立分销商,由分销商自行或委聘第三方零售运营商,管理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安踏零售店网络。

根据李宁公司最新公布的2008年年报:李宁牌零售店铺已达6245家。而安踏专卖店在当年度也达5667家,基本逼近李宁。

速度续动力:技术重投

可持续速度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技术研发方面的支持。品牌形象的提升,也依赖于技术后盾。安踏的研发费用占销售百分比,2005年为0.2%,2006年为0.5%,到2007年,迅速上升为2.5%,而到2008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3%。正是不断增加技术研发投入,确保了安踏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市场上推出产品的速度之快,令人吃惊:仅2008年,安踏共推出超过2200款新鞋、2500款服装及2000款配件。

“我们从整个产品开发上面是非常重视技术开发的,这里面包括运动科技的研究。2005年,我们建立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设备投资2000万元,其中一些关键性的设备,比如说抗压力、耐压力的设备,在国际上也是一流的。我们的许多试验,比如说易折实验、磨损性实验,以及疲劳实验等,全是在这些设备上进行的。”张涛对《中外管理》说,“到目前为止,国家关于运动科学的,比如说运动服装、运动鞋品、运动用品配件的标准,有1/3是出自我们运动科学实验室。而这个试验室,也已经为安踏贡献超过40项国家级专利。”

另外,除了购置一流设备之外,为提升研发能力,安踏公司与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进行合作研究项目,又与西方众多国际设计机构合作。在产品功能与外观设计方面,以北京为核心,在北京、广州和厦门三地,安踏拥有三个大的研发设计中心,研发团队已过百人,这在行业内是非常可观的。张涛认为:不断追加的研发投入有利于安踏提高品牌形象,强化品牌的科技含量。

“最早的时候,安踏是一个制造商,到后来我们自己开始做渠道,到后来我们自己做品牌,实际上安踏已经由一个原来的简单制造驱动、成本驱动的企业,转化为现在这样一个品牌驱动的企业。”张涛说,“在这个品牌驱动的过程之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技术驱动。因为如果没有运动科技的支撑,很多品牌的内涵就没法得到体现。”

很大程度上,是自主技术创新,为“安踏速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驱动能量。

快速反应:基于制造的“轻资产”

品牌提升的结果是更高的溢价。在强势品牌影响力之下,企业的供应链得以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的“马太效应”愈加明显。部分生产工序可以交由外部企业进行,出现“分包安排”的方式。进而,外包生产(OEM/ODM)也顺理成章:部分产品生产环节的全部工序,甚至设计环节,都交由外部企业代工。这种运作模式,不光是在IT领域。体育运动用品行业著名的“轻资产运营”模式,与此异曲同工。

“轻资产运营”模式由耐克创始人非尔•奈特在1980年代率先推出。这种模式将产品制造和零售分销业务外包, 自身则集中于设计开发和市场推广等业务,市场推广主要采用产品明星代言和广告的方式。

随着1980年代全球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耐克等著名品牌的生产进一步被外包到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内地和印度,直至后来扩展到东南亚地区。耐克自身集中于设计开发和品牌推广,而将生产环节交由其他厂商代工,将财务资源集中在产业链中最能够拉动销售、带来效益的环节,从而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轻资产运营” 模式可以降低公司资本投入,特别是生产领域内大量固定资产投入, 以此提高资本回报率。不久,这一模式即成为全球体育用品产业的主流商业模式。

制造起家的安踏,也引入了“轻资产运营”的一些长处,并保留了在制造领域所积累的优势,建立其独特的局部“轻资产运营”战略。关于保留部分制造能力,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做了精辟的解释。他认为:制造是安踏的优势,也是安踏大众化定位的重要前提。“目前中国的制造优势十分明显,全球80%的体育用品都在中国制造。我们现在能快速发展,核心问题就是我们拥有快速的业务模式。”丁世忠说,“供应链是企业有效运转的基础保证,对于消费品公司尤为重要。公司自有生产、扁平化的下游批发商管理,都有助于供应链管理更加有效。” 管理

责任编辑:纪 亮

猜你喜欢

耐克李宁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annular nozzle on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of detonation sound wave generated by pulse detonation engine
回望祖山图
In situ measurement on nonuniform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external detonation exhaust flow by analysis of spectrum features using TDLAS
披头士乐队的一首《革命》如何帮助耐克成为价值亿万美元的品牌
Progress in quantum well and quantum cascade infrared photodetectors in SITP∗
北京耐克活动展厅
跌宕起伏“李宁”
耐克一哥地位遭遇空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