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右任职业教育观与校园文化的传承创新

2009-06-04刘永亮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于右任传承校园文化

摘要:校园文化是在传承与创新中与时俱进的,因建校背景与发展历史不同,不仅会给学校烙上历史与传统的印记,还会影响到学校的未来。首任校长的教育思想、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优良传统与治校方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资源,厚重的校园文化是学校传统传承与创新的必然产物。校园文化既要继承与发展,也要延伸与创新,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更是文化与理念的统一。

关键词:于右任;职业教育管理;校园文化;传承;创新

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载体层的物质文化、外显层的行为文化、中介层的制度文化及内隐层的精神文化等。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建校背景与发展历史,不仅会给学校烙上历史与传统的印记,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未来。没有历史就没有文化,没有传统就没有创新。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优良传统与治校方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资源,厚重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传统传承与创新的必然产物。

我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附设高职,于右任先生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亲自发起并具体领导了学校的筹建工作,并担任首任校长。他的办学指导思想、治学态度与管理理念已内化为我院的优良传统,其影响达七十多年,形成了厚重的校园文化,不但对学院的特色办学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启迪与昭示作用。

办学指导思想:从“兴学兴农”到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20世纪3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动荡时期。日本侵略东北,西北连年灾荒,工业不能自立,农业不能自给,关中灾害流行,死亡约三百万人。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于右任等一些社会知名之士发出了“建设西北、开发西北”的呼吁。国民党政府在内外交困中也提出“兴学兴农”。在此背景下,1932年,国民政府委任于右任、张继、戴季陶、杨虎城等人筹备成立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之初,原计划一年后即可招收农林各专业学生,造就高级农业指导人才。但因西北初中毕业生有志于农林者众多,而无相当学校予以造就,故多失学旷业,遂有人主张先办附设高级职业学校,以培养“农林事业上之初步工作人才”。因此,在于右任先生的倡导下,筹备委员会决定先行建立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附设高职,我院由此开始发展,正可谓受命于危难之时,背负兴学兴农之责,沉重而光荣的职责铸就了学校办学的思想与方针。

学院发展的第二次历史机遇出现在1997年,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吹响。为了稳定人才,发挥农科教优势,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亲自推动下,国务院批准在学校所在地成立了国家唯一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行“省部共建”的领导和管理体制,由陕西省与国家19个部委共同领导和建设。在科教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同处一地的陕西省农、林、水三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成立了陕西第一所全日制高职院校,杨凌揭开了新的一页,学院也开启了新的华章。国家交给杨凌的任务是:通过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把科技优势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依靠科技示范与产业化带动,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学院又一次承担起了振兴国家、发展农业的历史责任,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成为学院鲜明的办学指导思想。

两次机遇,两次抉择,殊途同归,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因国情而修正,因国运而调整,但职责更明确,任务更具体,校园文化一脉相承,厚重有加。

校园环境:从依地势、泽古风选址

建校到力戒浮华、事业为上

于右任主持建校之初,陕西省政府初选校址于咸阳附近。先生力排众议,亲拄拐杖,着粗布棉袍,率建校筹备人员,顶风冒雪查勘校址,最终选定现校址。他认为这里是“后稷之遗迹所在地”,“周秦汉唐之际,化物蔚然”,此后“千余年来,虽文化寝衰,而土地肥沃,山川雄伟,依然如故”。古神农后稷在此“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以之建校,讲习农林,继往开来,洵有历史深远意义”。加之周围历史痕迹、名流遗训颇多,“尤足激发青年崇高伟大之思想”。

除此之外,于右任选择在此地建校的更重要原因是这里独特的地势地形。“具有头、二、三道塬不同地带,村落稀少,形势开拓,可代表西北各省高、中、下不同地质,便于农业上各种作物试验。而渭河北岸,横约五六里,纵约四十里之广大草滩,堪为牧场;渡河而南,水田漠漠,可以种稻;再南而进达秦岭,树木苍郁,天然长成,可作森林研究资料……迥非易得”。

于先生选址建校完全以学科之需为重,以风尚和谐、宜于研读为本。七十多年来,学院在此落地扎根,安于奉献,甘于平淡,在各大专院校纷纷背离学科特色,弃乡村而去,择城市而居,大兴土木,极尽豪华铺张之能事之际,学院决策者仍坚守“孟母三迁,宜教为先”的古训,居神农故里而默默耕耘,立教育苑囿而开拓进取,用勤奋播撒希望,用汗水收获未来,在陕西高职教育的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校风校训:从“诚、朴、勇、毅”到“杨凌精神”

校风是一所学校长期形成的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与群体风尚,体现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稳定而具有导向性。具体表现为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学作风、学生的学风与职工的工作作风。校训是大学精神的凝练,是大学品质的映射。校风与校训都必须具有历史的厚度,要经过长时间的历练与升华。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经过完善与创新,才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在于右任先生主持领导下,学校在初创时便形成了“诚、朴、勇、毅”的大家风范,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发扬光大。所谓“诚”,即诚实不欺,讲求信誉,做人处事诚实,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以诚为本,为人为学,诚心诚意,诚信待人,修齐治平。所谓“朴”,即纯朴、朴实、朴素。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对故土、对现实的一种积极情怀,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所谓“勇”,即勇敢、无畏、敢为天下先和不怕失败、不畏强暴、不迷信权威的精神,也有勇气、创新、攀登、进取之意,暗含强健体魄的寓意。所谓“毅”,即毅力、坚韧、坚毅,意为具有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与意志,做到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不为暂时的失败所屈服,是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诚、朴、勇、毅”四字校训,以“诚”字起首并以之为核心,又结合本校“农”的特色,同时有追求科学、追求真理、向往光明、健康向上的精神,它深深砥砺着学校一代代学子的人格品行,激励着一批批师生不断进取。

时序延伸到2007年,荣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重返故地,向包括学院所有师生在内的杨凌人提出了一个关于“杨凌精神”的命题。他说:我在杨凌工作和生活了31年,杨凌是我的第二故乡,是培养农学人才的摇篮,我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在这里取得的。一大批卓有成效的科学家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是一种精神在支撑。李振声院士认为这就是“杨凌精神”。其精髓,一是心系黄土高原,扎根大西北;二是安于平淡,乐于奉献;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正是这种“杨凌精神”,使一大批业务精湛、学识渊博、人品高洁的教师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我院,扎根杨凌,为我国农业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正是这种“杨凌精神”,使无数教师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造就了学生“重人品、强技能”的良好品质,成就了学院的高质量与高就业率;正是这种“杨凌精神”,使大批国家知名院校的优秀毕业生自愿来校任教,聚集到“中国绿色硅谷”——杨凌,高举“农科教统筹,产学研结合”的大旗,使这个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焕发出勃勃生机。所以,“杨凌精神”是学院校风融合地域文化的结果,是学院师生行为风尚凝练的结晶;良好的校风成就了“杨凌精神”,“杨凌精神”升华了学院校风。

办学理念:从实践第一、技能优先到质量立校、特色发展

学院初创时期,于右任校长在治校方略上处处呈现出严谨务实、科学求真的大家风范,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比如:“树德务滋、树基务坚”;“立教兴学,志在成人”;“建国之业,教学为先”;“克勤克俭,创业之源”;“以仁为教,以教为学”等。但最值得为人称道的,是先生对实践技能环节的高度重视,其中包括实践训练场所的选址建设与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强化培养。这一真知灼见,与目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

首先,在先生主持下,学校在机构设置上,先建场,后建系。场即教学与科研基地,先行建立了农、林、园艺三场,作为将要陆续建立的农、林、园艺三系的实习实验场所,有利于联系实际,提高教学人员水平,同时为学生实习、实验创造有利条件。先期建立的农场,分麦作、特作、旱农、杂粮、蚕桑五室;林场分山地造林区域与黄土及滩地造林区域;园艺场分设果树、花卉、蔬菜三区。

其次,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力求两个重视:一是重视结合西北实际,为西北农、林、园艺等事业服务;二是重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及独立研究问题能力的培养。如畜牧兽医专业要注重西北家畜品种研究与改良,农艺专业要注重西北主要农作物的栽培与育种等。每个专业均对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开设的课程中,实验、实习等课程占全部课程的40%左右。

先生创立的优良传统,历经七十余年而坚持至今,成为我院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优势。为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我院率先在全国启动实施了“百县千企联姻工程”,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建成融省内外100个左右的县、1000个左右的企业的联谊会。目前,学院已与省内外30个县(区)、568个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外省1个县、175个企业,省内29个县、393个企业,并与31个县、281个企业签订了紧密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115个;院内也开设了多项社会职业资格鉴定站(点),建有11个融职业技能培训、行业技能鉴定、生产能力、科研服务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实训基地,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推进毕业生就业搭建了宽阔的平台。

办学宗旨:从传播科学、服务生产到科研强校、示范推动

于右任先生在学校初创时,不但重视学校的实用人才培养,而且强化了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在提出“未建系组,先办场站”的同时,提出“未开课程,先抓科研”的办学方针。在学校设置了农村事务处,内分农村合作、农业推广等四股;大力宣传科技知识,推广新技术,指导农民植树、修路和兴修引水灌溉工程;举办校内农民训练班,为农村培养示范人才;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择其要者先行试验,以期渐次推广”,在学校附近农村建立若干科研点,作为试验基地,在建场站的同时,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学校土壤研究室收集的五百多种土壤样本,大部分是由高职学生利用假期采集的。

学校初创时“服务社会”的理念,经过七十多年的延伸,已传承发展成为今天的“科研强校”办学特色。目前,学院不但设有科研推广处,具体负责科研立项、示范推广等工作,而且还成立了“三农研究所”,针对“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等展开立项研究。学院在渭北旱塬彬县、秦巴山区凤县及关中平原杨凌等地建立了11个产学研示范基地,在主动为生产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形成了技术服务型、基地示范型、专家大院型、科技包村型及企业带动型五种农业类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模式。年举办各类学习培训班20多期,培训人员达万人以上;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推广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09项,在研经费达515万元,参与了国家“星火计划”、“863计划”课题项目的研究。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6项,地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0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教师获得专利技术3项,教师先后公开发表论文798篇,其中发表于核心期刊的354篇,正式出版教材193种。学院教师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武农148”、菊花新品种“玉壶妹”分别通过省级品种审定,新型瓜、菜化控浸种研究项目已获得国家专利,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我国利用化控技术浸种育苗的空白。学院的科研优势、社会服务能力及取得的显著成绩已成为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也是学院科研强校的基础。

于右任先生开创了职业学校治学兴教的先河,创立了诸多先进的办学理念,构成了校园传统文化的基石。七十多年来,无数后来者承仁者之志,步先贤之风,创职教兴农之业,立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以推进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为己任,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为本职,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养全院师生勤、智、善、美之气,孕育积淀形成了我院厚实的校园文化基础。这既是对校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校园现代文化内涵的延伸与创新,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更是文化与理念的统一。于右任先生是开拓之大师,我院师生是后继之实践者。

参考文献:

[1]关联芳.西北农业大学校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2]王革,马建华,杨耀荣,等.校园文化建设——大学发展的战略使命[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刘永亮.秉承质量立校传统 创建一流示范学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

作者简介:

刘永亮(1966—),男,陕西渭南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研究与管理。

猜你喜欢

于右任传承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于右任逃学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于右任维权
以真换假的于右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