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国际体系转变中的中国对外战略

2009-06-04仇华飞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09年2期
关键词:体系战略

仇华飞

摘要:国际体系是国际问题研究者们分析国际关系的核心概念。1648年“威斯特伐尼亚和约”的签订导致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出现。从此,建立在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原则基础上的欧洲国家体系逐渐演变成由独立国家构成的现代国际体系。二战后形成的两极体系是不同政治制度、相互对立的意识形态以及美苏双方对当时国际环境错误判断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的紧密吏融,政治问题经济化和经济问题政治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以全球化、政治多元化为特征的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向纵深发展。中国在国际体系转变中坚持尊重并吸收那些为国际社会大多,救国家所认同的文明准则和价值观念,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经验中引中发展出新的对外战略观,中国不再自外于国际体系,不再以打破现存国际体系为目标,而是以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开放的全球视野适应国际体系的转变。

关键词:国际体系;对外战略

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60(2009)02-0084-10

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使全球权力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国际体系也随之变化与转型,根据结构现实主义者的观点:“权力结构的变化有利于构建新的国际秩序”,他们认为“后冷战时代虽然会出现与美国相抗衡的大国,但并不说明世界会出现多极化趋势。”现行国际体系曾出现“单极时刻”,其特征就是,一个国家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大国实力的总和,并且有能力对全球所有重大问题和世界上海一个冲突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全球权力结构的改变、大国之间零和博弈的终结导致冷战格局形成的两极治理体制走到尽头。

但国际环境变化并非一成不变,“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冲击着后冷战时代形成的单极格局。恐怖主义袭击事件改变了世界,全球反恐成为21世纪初国际关系的重要特征。布什政府曾警告世界各国说:“要么和我们站在一起,要么站在恐怖主义一边”。美国处于国际权力结构的中心,维持一超独霸地位,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各种矛盾关系的焦点所在。

后冷战时代国际秩序复杂多变,全球政治、经济的中心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而构建必须符合亚太新兴大国的价值观和利益的国际新秩序更加复杂。美国虽然推行全球霸权战略,但在亚太地区美国更多是依赖与其主要盟国的特殊关系,推行所谓的亚太版的“双边主义”(bilateralism)。这种双边主义凸显在美国和日本、美国和韩国的双边安全合作,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特殊盟友关系,以及美国和东盟的双边战略利益关系方面。“不完全的霸权”(incomplete hegemony)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地位的真实表现。中国在国际体系转变中以相互依存作为制约美国在亚太地区利益的现实战略,中国在亚太地区稳定崛起的地位证实中国合作外交战略的成功。

一、对国际体系的认知

国际体系是国际行为体(主要是主权国家)按一定制度规范和互动作用构建的一种政治、经济交织的关系组合形态,它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又处在不断变革的动态发展中。国际体系转变表现为渐进式演变和激进的剧变。从两极体系到苏联解体后的单极,从国家仍然是国际体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到强调国家间关系的相互依存,国际体系正在渐进地、显性地向日益复杂的多层体系(multilevel system)转变。而国际体系各个层面、领域呈现明显的动荡不定状态,使国际体系基本结构处于一种“复合状态”之中。纵观国际关系的历史,国际体系的发展演变都是随着大国权力彼此消长而形成的,人们经常提及的“多极”、“两极”和所谓的“单极”体系正是这种发展演变的体现。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们提出两种国际体系(世界体系)观,一种是“国家中心体系”(state-centrtric system);另一种是“多边中心体系”(multi eentric system),前者是传统的,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关注的问题;而后者更加关注多元行为体在属性、范围、影响力等方面的差异。历史学家伊曼纽尔·沃伦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只能通过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功能和作用体现出来”的观点同新现实主义者们对国际体系的认知颇为相似,所不同的是,沃伦斯坦强调的是对世界经济结构的分析,而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Waltz)等人则重视对国际体系结构问题的研究。

当今世界,国际力量的分配就如同一场复杂的三维棋局(three dimensional game),上盘军事力量基本上是单级的。但在中盘,经济实力已经多极化,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构成对世界经济的主要影响,美国在经济方面不可能行使霸权,它通常是作为平等的另一方与其他国家讨价还价。三维棋局下盘是指跨国关系,涉及恐怖主义、跨国犯罪、世界面临生态威胁,疾病传播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这些问题造成的后果极大,处在上层棋盘发挥主导作用的美国军事力量显然不足以左右局势发展。事实上,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下,很多重大的安全挑战正是来源于这个最底部。冷战后,国际安全体系中地缘政治因素趋于下降,地缘经济、各种类型的多边安全协调机制的作用趋于增强,国际恐怖主义与大国之间进行各种形式的非对称性战争,迫使国际体系主导国不得不在对付非传统安全威胁、解决地区热点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方面更注重与新兴大国的合作。

国际政治的内容通常是指各种各样寻求安全的国家,它们为达到保证安全的目的可以使用的各种方法,“而武力是诸多方法的终极手段”。当代国际体系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也经历着细微的变化,安全被赋予一些新的含义。根据约瑟夫·奈(Joseph S.Nye)的观点,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发挥超级作用,因为实力所包含的内容比过去要复杂得多。所有这些变化影响着世界超级大国发挥领导作用,虽然国与国之间在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它们仍然有一些共同的目标,如:权力的平衡、建立一个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和打破文化与政治的分歧,实现全球共同目标等。

从根本上说,认识大国间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对研究国际体系的转型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法国著名国际关系评论家雷蒙·阿隆(Raymond Aron)的观点:“同质性国际体系内的冲突比异质性国际体系内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立更容易控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在当代国际体系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E·H·卡尔认为,世界体系内存在三种形式的国际大国:军事上的、经济上的和思想上的。前两者以强制和诱惑来施加影响,属于“硬实力”的范畴,而第三种属于“软实力”或者说是“吸引力”。今天尽管美国的相对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在下降,但从目前量化的经济、金融、军事、科技等指标以及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来看,它仍遥遥领先于其他大国,“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仍然是当代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

现行的国际体系正处在转型中,一方面,美国意图建立以它为主导的单极体系,美国的目的没有实现,但它并没有放弃。另一方面是多个大国,它们的对抗力在提升,但并未形成一个大的联合集团,这

样就使现有的国际体系处于不确定、不稳定之中,同时对未来也有一种不确定性。国际体系中的竞争与合作是互相交错的,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也有合作。大国之间尽量避免直接对抗,特别是军事对抗,从两个相互矛盾的战略选择中寻求平衡。

二、国际体系转变与中国对外战略的演变

全球化时代国际体系不断处在结构性转变与战略性调整时期,全球化是整体性的社会历史变迁过程,国际体系作为社会历史的一部分必然随之发生转变。20世纪70年代末,鉴于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战争可以避免的判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外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邓小平多次强调,“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明确目标,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思想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的环境下的继续。在冷战结束国际环境巨变的特定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体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智慧的“二十八字”方针——“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其中“冷静观察”是基础,为国际格局转变时期的中国外交指明了方向,中国对外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把和平共处原则不仅用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而且用在处理本国内政上。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

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由于民族、宗教、领土、资源争夺引发的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接连不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贫困问题没有解决,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面对新的国际形势,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报告强调:“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始终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与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的关系出现了量的增长和质的变化。中国广泛参与联合国和其他全球性的国际组织的活动,参加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的数量也大大增加。中国已加入130多个政府间组织,加入了267个国际多边公约。中国成为国际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十五大报告再次重申,中国“要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出“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友好相处。要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扩大互利合作,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在对外战略实践中,中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世界多样性,主张摒弃冷战思维,保证各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中国通过同时加强双边磋商和多边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推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形成不针对第三国的、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这一基于中国“道高益安,势高益危”等哲理而提出的新安全观,突破了传统的安全观念,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国家安全理论。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发展战略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关注点,中国正在从国际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向国际体系的建设者方向转变。十六大报告提出:中国要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及区域组织中发挥作用”。表明中国在对原有的国际体系正面认知的基础上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中国弱化了被许多西方国家认为是挑战现有的国际体系的主张。

如何应对复杂变化的国际环境是对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挑战。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作的方向发展”,呼吁“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强调“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再次提出:“世界各国共同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和谐世界”理念成为新世纪中国对外战略的指导思想,堪称中国外交“新思维”。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取得长足的进步,成为举足轻重的“负责任大国”。经济实力是构建大国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实力的基础,也是大国崛起的基础。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0年的1060亿美元增长到3.1万亿美元,对外贸易额达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超过1.7万亿美元。

2005年12月中国政府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白皮书中再次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从历史逻辑看,这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神追求的复兴。和谐世界的核心内涵是“和平、发展、合作”;其思维模式是寻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安全、共同利益的融合性思维,是合作而非对抗的“非零和博弈”;其内容包括经济繁荣,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和谐发展;世界持久和平,民主宽容,宗教宽容,文化宽容;国际合作制度安排日趋完善。

在“和谐世界”思想的指导下,当今中国几乎同所有重要大国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中国不断承担着作为崛起大国应当承担的责任。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积极履行义务和责任,通过双边、多边机制处理和解决与他国的纠纷和冲突。除了积极主动地对外政治、外交、经贸往来,中国日益重视对外文化、教育交流,以国家为主体、以文化为主题的“中国年”活动,在国外掀起一场场“中国热”。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传播中华文化已成为中国软战略的重要内涵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使中国硬实力有目共睹,对展现中国建设成就、提高国际形象也有重大意义。中国对外战略的发展演变为中国的外交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取得了全方位外交的巨大成就。

三、与大国构建互动关系:中国对外战略的成功实践

从和平发展到和谐世界,30年来中国外交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了中国对外战略的正确性、时代性、前瞻性,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构建中国与世界大国的合作互动关系,对维护世界和平,保证中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谋求有利于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美、中日、中俄、中欧以及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改善与发展既体现中国对外战略的成功实践,也是中国硬实力、软实力大大增强的成功展示。

1中美关系:战略互动

当年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基辛格博士时曾指出,中美关系存在危机,说明中美关系复杂多变,既存在危险,也面临共同机遇,维持稳定的中美关系,有利于中国保持和平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2000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围绕美国对华政策共和民主两党竞相表明立场,将中国视为美国的对手。布什入

主白宫后不久立即将中美战略伙伴关系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时任国防部副部长的保罗。威尔福维茨把中国说成是“美国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和威胁”。中美关系一度陷入严重困境之中。“9·11”事件为中美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契机,共同的反恐目标为中美构建战略互动关系奠定了基础。

2005年中美战略对话机制建立以来,中美分别在人权、军事、经贸和国会事务、反恐合作、防止艾滋病合作、奥运安全合作、能源政策对话等领域展开定期交流。中美通过战略对话机制这一新的平台,直接坦诚地交换意见,加强信息沟通,解决现实矛盾,共同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尤其是“战略经济对话"(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经过双方共同努力,先后签订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内容涉及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等。通过双边机制,中美正努力解决双边经济不平衡问题,并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等问题上取得进展。中国加入WTO以来,美国对华出口的增长速度比美向世界其他地区出口的增长速度快5倍。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08年1月至12月,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3337.4亿美元,中国是继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后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而美国是中国除欧盟之外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美战略合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已通过处理国际危机得以体现。但两国对外战略的特点决定双方的战略互动关系经常出现困境,两国在台海、人权、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仍摩擦不断。今天,中美双方都面临国际环境变化,如何寻找双方共同点,坚持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是维持双边关系的关键。当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时,中国与法国、俄罗斯一起反对美国的行动,批评美国推行单边主义的先发制人战略,重申伊拉克战争的合法性存在问题,因为伊拉克战争为美国今后入侵行为免受国际制裁开了先例。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中国愿意参加伊战后重建,还主动向伊拉克提供美元援助,使中国在中东地区既掌握主动权,又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中美在许多方面存在结构性矛盾和共同利益。一方面美国推行积极有效的战略,鼓励中国加入各种国际组织,比如WTO,做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另一方面美国推行消极的防范政策,把中国视为潜在战略竞争对手,继续在亚太地区维持其军事同盟和军事存在。事实上,美国正试图通过介入更多国际安全事务来整合这两套政策。

2中日关系:经济带动政治

中日关系曾长期存在“政冷经热”现象,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巨大的市场、大量廉价的过剩劳动力长期吸引众多日本企业来华投资。日本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07年中日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2360亿美元,其中日本对华贸易顺差63亿美元(含香港转口),在华投资项目超过40872个,资本累计达648.6亿美元。日本50%以上的大型企业在海外扩大生产规模,其中71%计划在中国扩大规模。日本对华投资占其海外总投资的10%左右。截至2005年3月,日本向中国提供日元贷款累计总额为3]330亿日元(约合260亿美元),中国成为战后日本对外经济援助的最大受援国。

经济交往取得的巨大成效推动两国政治关系的改善。安倍接任首相后,两国关系不正常现象得到迅速改变。随着中日两国领导人的连续互访,中日关系经历了“融冰”、“迎春”到“暖春”阶段,尤其是胡锦涛主席2008年5月访日,中日双方就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广泛共识,双方签署的《中日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强调中日要在各方面加强交流,包括互派留学生、旅游,甚至是军事领域的合作,近年来,中国政府客观评价日本对华贷款,称贷款“在援助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领导人访华期间参观抗战纪念馆的举动,也隐含日本正视历史史实的态度。

但中国和平崛起和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在时间上的重叠和内容上的分歧使两国的战略定位发生强烈碰撞。中日关系的发展受东亚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美国因素仍然是日本处理对华关系的重要考量,日本希望中美关系既不要走得太近也不要离得太远。克林顿政府时期中美“战略伙伴关系”降低了日本对美国的重要性。同样,“9·11”事件发生前的中美紧张关系也不符合日本的战略利益。由于中日双方存在巨大的经济利害关系,两国政治关系将继续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3中国与东盟:合作外交

在国际事务中,中国推行互利合作的共赢战略,倡导“合作外交”,其核心目标是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构建与邻国的友好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的经济往来,在相互援助、投资、贸易和技术等领域取得积极成效。东盟对中国批准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表示欢迎。支持中国“成为东盟地区论坛的重要成员”。虽然一些东盟成员国以中国崛起“有可能阻碍各国在南中国海地区的合作”为由,对中国发展与东盟关系存在戒心,但通过东盟一中国不断的双边和多边对话,东盟与中国双边互信进一步增强。2003年10月中国与东盟签订《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表明双方在互不侵犯、互相尊重主权领土完整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中国与东盟旨在建立一个基于经济、社会、安全多方面合作的东亚共同体。双方正朝着签订中国与东盟关系政治协议方向努力,使双边建设性合作关系有一个明确的政治目标。

参与机制化的区域合作不但可以缓解全球化给各国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有助于提高各成员国在多边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自身地位。中国支持东盟新协商机制——东亚峰会的建立,为“实质性”地启动中国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关系”奠定基础。根据中国一东盟五年行动计划,双方要为建立进一步合作、更加紧密的双边经贸关系提供政治框架,2005年1月,中国主持中国一东盟海啸预警研讨会,会上通过了一项行动计划。中国政府为响应联合国的要求,将在技术支持、培训、地震预报研究、灾害评估和应急响应等方面提供帮助。新机制将促使中国与东盟国家秉着“求同存异”原则,在平等、协商、互信、互利、尊重、团结的基础上加强合作。

东盟与中国双边贸易额从2002年的456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000亿美元。2007年,中国为东盟成员国生产的部分农产品如肉、鱼、海产、水果、日用品、鲜花、家畜和畜产品,其中包括中国医药原料取消关税。中国遵守在WTO和自由贸易区普遍适用的“国民待遇”原则,表明中国与亚太国家经济关系的高度融合性。这不仅有利于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也将会对全球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南中国海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和通往外部世界的重要门户,如何解决这一传统的地区安全困境,是对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环境的考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会逐步改变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负面看法和疑虑。

4中俄、中欧关系:互利共赢

自从1997年中俄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双边关系经历了10年多的稳定发展期。但中国和俄罗斯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全球战略性力量,在世界事务、地区问题和双边关系层次上,都有自己不尽一致的国家利益,因此,两国关系必然会遇到各方面的矛盾和挑战。中俄都面临中亚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美国

在中亚对中俄战略空间的挤压、美欧日在中亚对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争夺。无论是历史的经验教训还是现实的地缘政治,都迫使两国有必要加强互信,共同维护边界和地区安全,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第三大贸易伙伴。中俄双边贸易额2007年达481.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3%,再创双边贸易额的历史新高。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中俄两国共同应对美国战略挤压的需求不会改变。虽然中俄两国都不会放弃同美国的关系,但由于美国把中俄两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把中俄两国的发展壮大视为对美国的威胁,美国弱俄抑俄和对中国的遏制战略短期内不可能改变,这就导致中俄战略关系仍然存在坚实的基础。

自1998年中欧首次首脑会晤把未来中欧关系定性为“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双方开始从战略角度进行全方位合作以来,中欧关系的发展出现质的飞跃。中欧在发展双边关系上不存在地缘政治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安全战略矛盾,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看法,有许多共同利益。如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在坚持和平发展,反对恐怖主义、全球综合治理以及坚持文明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消除贫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性发展等国际战略问题上的观点和立场基本一致,而中欧关系的坚实基础还在于双边日益扩大的经贸往来。

欧盟自2004年开始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6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2723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外贸总额15.5%。截至2006年底,欧盟在华累计投资项目25418个,合同金额979.5亿美元,实际投资531.8亿美元,占中国实际引进外资的8%。中国自欧盟累计引进技术项目24108项,合同金额986.6亿美元。2007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3561.5亿美元,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已经连续5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5年间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也由2003年的190.9亿美元急剧扩大至1342.3亿美元。尽管中欧之间在取消欧盟对华军售禁令、人权、宗教等问题方面还存在分歧,但从战略高度和双方长远利益考虑,通过全面有效的合作机制对话,磋商解决这些问题是发展中欧互利共赢关系的重要保证,有利于中国实现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的战略目标。

四、参与国际安全对话: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

积极参与国际安全对话,发挥世界大国的作用,是实践和平发展、和谐世界战略的重要举措。随着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日益增多,如何体现中国的国际责任、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越发引起世界的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要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要求中国对外战略适应新的国际环境,中国不仅需要具有足够的影响力,还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制力,为构建和谐世界发挥作用。中国在朝核、伊核、苏丹达尔富尔以及周边领土争端等问题上正在和已经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好评。

1构建解决朝核危机的安全对话机制

朝核问题自2002年10月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以来一直危机重重,甚至还出现朝鲜核试验的局面,严重影响东北亚安全合作环境。但局面终究没有失控,六方对话机制得以维持。朝核危机得以在对话机制内化解,中国起着十分重要的杠杆作用。著名国际政治经济学家巴里,布赞把安全机制界定为“国家集团为解决安全困境,通过采取心照不宣的自我行动或对其行为体的行动,来解决彼此间的冲突或避免战争”。中国成功地运用这一机制,为缓和东北亚紧张局势作出了贡献。

中国在六方会谈进程中担当了一个很好的东道国,西方舆论普遍赞赏“六方会谈”是个“高明手段”,称:“中国在解决朝核问题上的主导权是无可替代的”。事实证明,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和参与,六方会谈不可能取得目前的进展,中国运用“六方会谈”机制,以合作安全(cooperative security)解决冲突模式直接抵制“布什主义”在东亚的影响,并且直接影响奥巴马政府在朝核问题上的立场。当然,朝核危机的前途仍然存在变数,但构建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无疑是解决朝核问题的主要战略举措。

2积极推动达尔富尔问题的解决

中国为化解达尔富尔人道主义危机而展开的多边外交努力充分说明,美国与中国在亚洲之外的热点地区进行接触意义重大。中国与国际社会采取一致做法,呼吁制定联合国达尔富尔维和方案。2007年7月,中国投票赞成联合国安理会第1769号决议,该决议授权部署联合国一非盟驻达尔富尔混合部队(UNAMID),这将有助于加强在该国的维和力量,中国还承诺派出300多名工程兵加入混合部队,中国因此成为非洲之外第一个向达尔富尔地区派遣维和部队的国家。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的立场十分明确,中国将继续运用自己的影响力,说服苏丹政府在混合维和部队的部署和政治进程问题上作出更大努力,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这不仅有利于苏丹人民尽早结束苦难,也有利于苏丹国家的发展。“达尔富尔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工程,至少需要五个方面共同作出努力。首先是苏丹政府;其次是抵抗运动方面,希望抵抗运动能够尽早回到谈判桌前来;第三是国际社会的努力;第四需要邻国作出努力;第五是非盟和联合国的协助。”

3寻求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

有关伊朗核问题,联合国安理会先后三次通过决议,要求伊朗立即停止所有与浓缩铀、重水反应堆有关的活动,但伊朗的态度一直强硬,美国既想对伊动武,又担心美伊之间一旦爆发战争会在整个中东地区引起强烈反应,欧盟、俄罗斯对伊政策与美国存在明显区别。

中国虽然在伊朗有自己的利益存在,但面对正处在危机中的伊朗,中国十分认清自己当今的根本发展战略和中国外交的结构层次,制订审慎的对伊政策,中国与俄罗斯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维护两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多元化、多纬度已成为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中国既赞同有关防止伊朗获得核武器能力的战略目标,支持联合国安理会第1737号、1747号以及最近的1803号决议,对伊朗与核武器和弹道导弹计划有关联的个人和公司实施制裁。但中国反对美国以武力改变国际关系现状的行为,中国如同其他大国一样,既担心中东地区爆发战火影响国际石油出口线路的畅通,也不希望美国的单边主义干预政策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的范例。在迫使伊朗放弃核计划问题上,中国和欧盟国家立场相似,支持反核扩散,但不赞成美国提出的传统意义上的“军备控制”。这不仅表明中国坚定地维护联合国宪章原则,也是为了避免因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裁使中国在伊朗的利益受到损害。

4灵活解决与周边国家存在的遗留问题

由于中国传统上有“亲仁善邻”、“近者悦,远者来”的邦交思想,中国长期以来坚持睦邻、富邻、安邻的周边政策,通过积极的周边外交,维护周边的稳定,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繁荣和发展。由于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领土、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现实矛盾突出,中日、中印、中越、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领土、岛屿归属的问题,是制约中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本着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共同构建本地区稳定、和谐的国家关系结构的原则,坚持通过对话合作增进互信,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处理领土问

题既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在努力发展经济、军事等“硬实方”时,大力发展“软实力”,提升社会制度、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从而增强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问题上表现出巨大的主动性,证明自己善于利用其在多边机制中日益上升的地位来谋求实现本国的经济和政治目标。中国不仅在现有机构中——尤其是在联合国安理会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日趋活跃,而且在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和“东盟10加3”机制上起主导作用。中国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中国目前已同绝大多数周边国家和平解决了陆地边界问题,同越南签订了《北部湾划界协定》,与东盟制定《南海行动宣言》并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充分体现一个维护和平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五、余论

从“和平共处”到“和谐世界”,中国对外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了时代的变化,也经历了从国际体系、国际秩序的革命者和挑战者到国际体系、国际秩序的合作者和融入者的转变,由被动应对型的对外战略到主动参与和进取型的方式转变,由过于理想主义的世界革命者到现实主义、建构主义的和谐世界新理念的转变。所有这些转变均是基于对国际形势、国际格局、国家实力、国际地位和国家利益的认知和评估,这是中国对外战略演变的系列动因。

今天,中国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平与发展”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国际体系的主导力量,中国是国际体系的主动参与者和建设者,从国际体系的边缘状态逐步走向核心部位,战略回旋空间将大大拓宽,随着全球化进程深入和非传统安全因素增多,国际体系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同拉丁美洲、非洲国家在反恐、能源、环保、疾病、移民等领域的合作正在取得明显的效果,同周边大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关系也朝着符合中国的和平发展、和谐世界战略的方向发展。21世纪世界的基本潮流是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民主化。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永远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唯一正确的战略选择。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提供极好机会,对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产生巨大的正面效益。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要借鉴历史上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已经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中国的崛起必将以和平发展的方式来实现,是互利共赢而非扩张掠夺式的“和平崛起”。中国作为世界性大国,对当代国际经济与国际政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中国应追求在国际社会发挥与国力相适应的重要作用,使中国对外战略进一步合理、富有成效,以和平发展为前提,营造世界多极化的环境,以区域安全合作为动因,致力于增强主动性,以构建和谐世界环境为目标,中国对外战略越发理性、务实。中国同世界大国、地区性大国的关系不断走向成熟,机制化的双边、多边关系正逐渐形成。多元化、多纬度的对外战略促使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俄关系、中日关系、中国与东盟等主要利益攸关方的关系呈现结构性合作与互动模式。当代国际体系正在转型,中国应利用有利时机拓宽自己的有效战略空间;中国的战略主要是融入和完善国际经济体系,参与推进国际体系转型,中国作为有影响的地区大国,正在承担与自己实力相称的国际责任,这是当代国际体系转型中中国对外战略成功的标志。

(责任编辑:陈晓东)

猜你喜欢

体系战略
基于SWOT分析的VR平台的战略选择
构建六大责任体系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物质体相(宇宙 世界 生命)形成,以及运行体系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