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框架构建

2009-06-03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年11期
关键词:钢铁行业竞争力框架

姚 艳

随着钢铁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钢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并客观地分析钢铁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竞争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以便正确确定企业的整体经营方针和竞争策略。这就需要在现有财务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来适应现有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特性。本文关注的就是如何通过更为有效的财务分析框架来完成对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其中突出了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步骤。

一、构建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框架的必要性

(一)钢铁行业与其他行业财务分析视角的差异性

1、大多数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较强的政策导向性决定了其本身的发展前景。由于钢铁行业关注国民生产的方方面面,这就决定了它本身所依赖的国家政策的程度要相应的大于其他很多行业。在这样的背景下,钢铁行业本身的发展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方向,它的产品结构、产品类型以及产品价格等都要及时地满足国家相关区域的建设以及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产品的进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制于国家的进出口政策。由于以上原因,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不能完全取决于自身企业的经营优势和发展规划。因此,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企业发展自主性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果用现有的财务分析框架对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不了企业真实的经营业绩。这就需要在现有财务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产品结构和产品类型进行分类,通过在财务报表附表中予以说明,尽量剔除政策性的影响,让投资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动向。这样,才能够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发现问题,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

2、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相关企业生产成本的巨大差异性。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企业之间,生产成本存在巨大的差异性。有的企业需要在海外获得自己的原材料,而有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矿石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成本就存在极大的差异。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成本依赖于国际铁矿石的价格,其产品成本的波动性较大,并且其原材料的供应也更多的依赖于国际铁矿石的供应,抵御风险的能力也相对于其他企业较弱。而有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矿山,长期拥有铁矿石的控制权,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国际铁矿石的存量和价格波动的影响。基于这种现实状况,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就应该把相关的成本差异剔除出去,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业绩。

(二)现有财务分析框架在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运用中的局限性。1、企业的原材料由于其铁矿石控制权的差异性以及国际铁矿石价格的波动,其产品的生产成本时时发生着变化,根据历史成本原则就不能够很好地获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配比性;2、“费用型”财务管理体制限制了分析的宽度和深度;3、缺乏分析产品的财务分析。

二、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框架的构建

(一)钢铁行业分析。1、钢铁行业的现状分析。2、行业内上市公司的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用较少的变量去解释原来资料中的大部分变量,将手中许多相关性很高的变量转化成彼此相互独立或不相关的变量。通常是选出比原始变量个数少,能解释大部分资料中的变异的几个新变量,即所谓主成分,并用以解释资料的综合性指标。本文建议选择反应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的7个指标构建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7个指标分别为:经营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表示流动比率(%)。

(二)以价值链为核心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是企业综合要素的组合,是企业生存、壮大的灵魂,是企业特色的体现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具体到钢铁行业竞争力来讲,我们也对其进行一下界定,所谓钢铁行业核心竞争力是指某区域的钢铁行业在利用有限资源和持续、稳定的生产能力以及规模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提高产品性能、降低产品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以及能够在市场上较其他区域钢铁行业生产或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现实竞争能力和潜在竞争能力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现实竞争力主要指的是行业在与内外部环境、要素相互整合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外在整体实力,主要表现为行业的规模和效益两个方面。钢铁行业作为典型的生产制造行业,其规模主要体现在行业的生产能力和销售规模上,从这一层面来讲,主要是从量的角度反映其行业的竞争力水平。而效益指的是行业的效率和收益,这是从质的角度反映该行业的竞争力水平。潜在的竞争力主要指的是行业所拥有的某些独特的内在因素,这些因素决定着行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它是行业竞争力经久不衰的重要支撑源泉。作为钢铁行业来讲,潜在竞争力主要通过其掌握资源的优劣性、产品结构的合理性、科技能力的创新性以及环保能力的高低性等所表现出来。

(三)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主要的财务比率与现金流量分析。财务比率与现金流量分析的目标是利用财务数据评估公司过去和当前的业绩,并了解其持续性。可以说,要对公司未来前景进行合理的预测,比率与现金流量分析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财务分析的常用分析工具有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比率分析以杜邦分析法为框架,其重点是分析企业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着重评估公司的产品市场业绩和财务政策;现金流量分析表明企业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信息的质量,着重分析公司的流动性、财务灵活性以及收益质量。

(四)钢铁行业上市公司风险与前景分析。这个步骤包括了钢铁产品未来供需预测及钢铁价格和成本走势分析、钢铁产品销售收入预测、钢铁产品的销售成本预测、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预测,以及利用绝对估价模型和相对估价模型对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予以评估。

(五)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综合评价。本步骤是在上述四个步骤的基础上,对上述四个步骤分别分析的结果予以全面性的综合评价。

综上,财务分析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工作,其分析结果的有效性一方面固然取决于分析框架是否得体,但更多的是与分析者的经验与看法相关。本文只是作者对钢铁行业财务分析框架构建的一点浅见,存在不足之处是难免的。当然,从积极的角度看,财务分析过程其实才是最为重要的。能够通过财务分析,将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价值创造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并通过核心竞争力的塑造来不断为股东创造价值,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钢铁行业竞争力框架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解读
关于印发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WTO框架下
钢铁行业PM2.5控制策略分析
日本竞争力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
借鉴S-CDM理念,探讨钢铁行业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