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性别歧视的效率分析

2009-06-03黄钦琳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年11期
关键词:就业率边际报酬

黄钦琳

提要女性的贡献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女性对企业的效率;另一部分是女性对社会的效率。女性对企业的效率得到了实现,而女性对企业的贡献没有得到回报。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也就是社会将女性对社会的贡献所需要的成本转移到企业的账目下,由此导致女性就业率低和女性工资收入不能反映女性实际边际产出值。

关键词:性别歧视;性别歧视的效率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性别歧视多数情况下是指对女性的效率不同进行差异化对待。这种歧视主要体现在女性的报酬和就业率总体低于男性上。性别歧视作为一种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从长期和历史上来说不能因社会对其不认同而得以彻底解决。也就是说,要公平而又有效率的解决性别歧视是不可能的,只有认同了性别歧视才能在性别差异方面表现出有效率。这不是一种社会弊端,而是由于女性的效率决定其获取多少报酬。人力资本都是在人力市场上体现出来的,作为一个被歧视者,最好的做法就是提高自己的效率,而不是认为自己在遭受歧视。在对歧视怀有贬义的基础上是不能从经济学意义上解决该问题的,应该从女性的效率出发,分析女性对企业的效率以及女性对社会的贡献。通常情况下,女性只得到了企业的报酬而很少获取社会的回报。大多数国家的政府甚至将女性对社会的贡献所付出的成本转移到企业的成本上,而这样的做法就是所谓的消除就业歧视。其中,对女性就业的保护就是对社会成本向企业转移的一个很好证据。由此,解决性别歧视的根本出发点不能从所谓的道德或目前的立法出发,而应从效率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性别歧视。

一、性别歧视现状

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总人口中男性和女性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1.52%和48.48%,在就业比率上,女性低于男性。城镇就业人口中女性就业比重占总就业人数的38.1%,低于男性就业率,且低于女性的自然人口比。全部就业人员中,男性比重仍高于女性。200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中,男性就业人员达41,510万人,所占比重为55.2%;女性就业人员达33,690万人,所占比重为44.8%;男性就业比重比女性高10.4个百分点。从1998年到2002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女生数量增长了两倍,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从38.31%增加到43.95%。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62个定点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7%的用人单位提出了性别限制,或明文规定女性在聘用期不得怀孕生育。

由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在经济领域就业层次在1990~2000年间有所提高,职业结构趋于合理。但女性在就业率上有所降低,男女员工收入差距正逐步扩大。据统计,10年间,女性员工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但与男性收入的差距有所扩大。1999年城镇在业女性年均收入7,409.7元,男女员工的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7.4%。从收入分布看,低收入的女性比男性高19.3%,中等以上收入的女性比男性低6.6%。在美国,高报酬职业,如工程师、医生、律师中,妇女从业比例分别为8.5%、26.4%和29.5%;而低报酬职业,如照顾小孩、秘书、护士助理中,妇女的从业比例却分别高达97.1%、98.6%和88.4%。从整体上看,全日制女员工每周的平均工资只是男性的75%。

二、性别歧视的效率

在完全市场情况下,任何劳动效率都能在人力市场中得到正确的反映,这个信号就是劳动者的收入。对于女性的歧视历来已久,在劳动力市场上反映的一般是女性的边际产出,这个产出是女性在参加一个岗位时,通过其对企业的边际产出来体现的。通常要衡量一个劳动者的边际是将该劳动者看作该企业要招的最后一个工人,考虑该工人最后加入给企业的产出就是该员工的边际产出,哪怕该工人是第一个或者不是最后一个加入该企业的同一岗位,也要以此来衡量。一个企业在长期的情况下只能根据最后边际产出来给工人工资,工人总体产出多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可以融入到企业的规模经济所带来的产出。如此,企业对女性同企业对男性一样没有任何歧视,因为市场在长期是能够以价格的形式反映经济的。唯独对女性的歧视是来自社会将女性对社会的贡献所需要的成本转移到企业上造成的。女性对社会的效率是其为社会生产了下一代,给予了下一代更多的爱和社会的稳定。一旦女性拒绝生育,那么社会就没有再创造的基础,人口将面临严重人口老龄化,社会将崩溃……。女性还对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女性给予孩子爱的分量往往能从孩子是否能遵纪守法、社会公平和良好的国民素质上得到体现,类似地区间更主要的体现是犯罪率的高低。缺乏家庭温暖(尤其是缺乏母爱的家庭)相对更容易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和社道德水平的下降。

以上分析可以将女性的效率归纳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对企业的效率;另一部分是对社会的效率。对企业的效率主要是女性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多少,对社会的效率主要就是女性对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当一个有孩子的母亲在孩子身上投入更多的爱的时候,通常其对工作的热情有所下降。女性对企业的效率只能从女性对企业的边际产出值来衡量,也就是以最后一个在该企业就职的女性为前提,以其对企业总体产出的增量作为效率的标准。女性对企业的效率是工作的效率,由此女性的工作收入总体上是基于其对企业的贡献。而传统意义上的性别歧视要求男性和女性间工资收入和就业机会均等,这通常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在相同工资水平下就业市场需要更多的男性工人和没有孩子的女性工人。女性为孩子的生产而要求企业对女性进行额外支付也很难成为现实。尽管企业从长期看,女性对下一代哺育和生产而获取了收益(为企业提供了劳动力),但女性对孩子的哺育和生产更多的是社会性的,而企业是市场性的行为。要求他人对某个妇女的生育进行成本支付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向受益者收取成本的代价非常高,这个受益边界和获益多少也很模糊。如果市场不能从效率出发,那么市场机制将被扭曲,企业将成为福利机构,最终失去效率。

在没有女性给社会下一代更多母爱的情况下,社会将有多糟糕就有多糟糕。女性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是她们为社会创造了下一代并给予了下一代母爱,她们对社会的长期进行和社会的稳定有着积极的贡献。传统家庭中有更多的女性为家庭营造了舒适的家庭环境,这不仅有利于孩子的生长,还有利于其他的家庭成员。其中最主要的体现是离婚率,传统社会离婚率普遍低于现代社会,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女性对社会的贡献下降了而对企业的贡献增加了,也就是女性的就业率上升了,她们将原本对于孩子和丈夫的爱转移到了企业的效率上。

所谓的性别歧视其实并非是一种歧视现象,就业歧视也不应反映在女性就业率和女性工作收入上。因为对性别歧视的主体——企业是经济人,而不是社会福利机构。企业不论对女性还是男性的效率评价是公平的,因为只有企业效率才能对女性基于其对企业的效率作出科学的衡量。唯一视作性别歧视的原因是这种看似对女性不公平待遇的现象实际上是公平的。不公平的是社会将这些女性对社会的贡献所需成本转移到了企业。只有企业才会对员工发工资,而且很多女性职工的收入来源基本是靠企业,而非社会福利。企业和员工有着密切的经济关系,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不可能向每一个女性支付其对社会贡献的全部报酬。虽然在西方国家有这种对母亲的福利,但从西方国家要求企业对女性工作保留的法律上看,西方国家也没有完全对女性的社会贡献进行全部的支付,而是相对宽裕地支付。这种将女性对社会的成本转移到女性对企业的成本上的传统思维直接导致了性别歧视心理和概念的产生。多数人将女性工资收入相对低和就业率相对低归咎于企业,而非社会缺乏对女性的价值评价。客观地说,企业对女性职工是公平的,不仅因为人们找不出一个女性工资和就业率都普遍低的原因,还因为企业是追求效率的经济人而非公共福利机构。法律要求对女性工资收入以及特殊权益保护只能导致女性就业率更低。法律对女性的保护是让那些相对缺乏效率但在没有法律保护前的女性职工失去工作。因为法律使得企业的边际成本提高,而女性边际产出没有增加,这样在新的边际产出以下的女性员工都要失去岗位,而这些员工中有更多的母亲。正所谓越保护越糟糕,越消除性别歧视则性别歧视越严重。

三、减少性别歧视的建议

要从根本上减少性别歧视,最好的做法不是想办法努力提高女性的工资收入和就业率,而是应该改变传统的性别歧视概念。要消除对女性的性别歧视,那么只能增加对男性的性别歧视。性别歧视的正确见解应该是:女性获取了企业对女性效率支付的那一部分收入少于其实际的边际产出。真正对性别歧视不负责的是社会而非企业,因为没有女性向社会收取成本,而仅有的是部分发达国家对女性生育的补贴。女性也不可能向社会收取成本,一方面是女性向社会收取成本所需要的成本太大以至于没有办法向社会收取成本;另一方面是社会是一个机会主义群体,受益的社会群体不会向那些母亲支付任何成本。所以,只有政府才能减轻性别歧视,给予那些母亲一些公正。政府的资助可以减轻女性就业压力和女性对社会的更大贡献,更重要的是,社会对那些母亲的资助会减轻女性就业上的性别歧视。

减少性别歧视还需要一个合理的性别歧视评价。女性是否遭受了性别歧视应该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而不能从女性作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所遭受的企业待遇为标准出发。劳动力市场从长期上能反映出一个劳动力具有多高的生产边际,但从短期上不能得到完全的反映。同样,对女性的就业也应该区分女性的工作效率高低,根据女性和男性的效率差异给予报酬。只有女性的效率工资被长期地低估而又因为其他因素(如合同、培训费用等)不得不在该企业贱卖自己的劳动力时才能看作是受到了歧视。

要减轻性别歧视还需要社会减少对女性贡献所需要成本的转移。女性对企业和社会都有显著的贡献,能够获取企业的工资报酬,但很少获取社会的报酬,而且企业还承受着所谓消除性别歧视的责任,给予女性相对更高的福利来消除所谓的性别歧视。这样做只能导致女性被更多地歧视而非消除性别歧视。因为女性工资被迫提高了,那么企业不得不减少对女性的雇佣,而那些继续留在岗位的女性员工获取了相对更高的报酬,失去工作岗位的女性失去的更多。这种消除性别歧视的做法是以那些失去岗位女性的就业为代价提高一部分留在企业的女性的福利。

社会应加大对女性社会贡献的支付。女性为社会的贡献不能得到支付会降低女性的价值。一个需要更多收入来维持家庭的母亲也许会因为收入的低下而去承担更加繁重的工作或地下工作。社会没有承担对女性的义务会导致女性对社会效率的低下,这样的表现是女性向社会提供孩子的数量和质量下降,以及青少年犯罪率的增加。只有实际反映了总体女性的贡献并给予适当的支付时,女性才能在社会贡献和企业效率上总体不受歧视。因为女性的全部效率都得到了体现,而不是只获得了企业的报酬而非全部贡献的回报。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许姗姗.妇女就业性别歧视与公共政策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05.4.

[2]刘秀英.中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状况及其分析——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厦门大学,2007.4.

猜你喜欢

就业率边际报酬
随身新配饰
追求骑行训练的边际收益
社会治理的边际成本分析
医生的最佳报酬
基于方差分析的回归元边际贡献的实证研究
数据
就业率公布有高也应有低
日本应届高中生就业率71.1%就业形势改善
谁没领到报酬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