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谋局?死局?

2009-06-02高春辉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4期

摘 要:智无常局,水浒中的智慧千变万化,在中国文化的宝库中展示了别样风采。本文即来探析水浒中上至高官,下至平民生活中的一些谋局,探析宋朝徽宗年间国困民艰背景下的生活文化,从而对北宋王朝的国灭人死的局面有所感悟。

关键词:水浒智慧 谋局 死局 国灭人死

智无常局,水浒智慧作为一种“山药蛋”派文学,它的智取巧赚中显示出中国文化的摇曳多姿。攻城陷地、水陆协同、间用火器,美人计、反间计、连环计,计术纷呈,仅小说回目上明标“智取”的就有八处。虽然说智生胆,胆生智,智生术,术转智,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机深祸深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谋局最终转成了死局。反诬、夹带、延挨等机谋戏法现在还层出不穷,即使进入高科技时代,时代众人在酒色财气的围城中左冲右突,仍然乐此不疲。让我们共同到水浒文化中旅游一番,看看水浒人的活法与心术,他们的谋局与结局。

一、高俅对林冲的无刃而——谋局

在封建时代,宗法强权政体可以说是一具万寿无疆的吸血僵尸,高俅依靠这只看不见的手,巧用法、术、势,变化于无形,从而战无不胜。高俅拥大势而无形,“以有虞待不虞”,不费举手之劳,对林冲形成了“拊背扼喉”的攻势,林冲再有万夫不当之勇也毫无作为。高俅施展“无形”法术,是以其道德上的“无行”为起因的。高俅荣华富贵都有了,“延续生嗣”这个种族根性成了优势需要,为救高衙内一条狗命,势必要拿下用武力保卫妻子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有才之士林冲。高俅首先运用围魏救赵之术,“敌阳不如敌阴”,自藏于暗处,使林冲将怒火转移到陆谦身上。在林冲与陆谦矛盾后,“侯林冲气衰而击之”。再者,高俅谋定林冲之所好,“出其所必趋”,故意卖宝刀给林冲。深感屈沉的林冲,不愿让宝刀屈沉,“好汉爱宝刀”,像惺惺相惜一样是必趋之事,但他哪里知道这刀正是太尉府上的。第三,高俅又运用“攻其所不守”的战术。太尉钧旨,让林冲带宝刀到府里去比看,林冲为此嘟囔一句“又是什么多口的报知了”[1],尚有些许自得。等他在“无备”、“不意”之中落入圈套后,才猛然醒悟到是误入“白虎节堂”了。豹子头喝了高太尉的洗脚水。第四,高俅再运用借刀杀人的权术。高俅始终不露面的导演着一系列的伪装和欺骗,终于完成了“无中生有”的全部布局,然后从无形到示形,由虚变实,将林冲解至开封府,定要叫府尹问他一个“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杀害本官”的故意谋杀罪。这是显而易见的借开封府尹的刀杀林冲。至此,高俅在和林冲的比拼中以完全胜利而得以告终。

二、三十六计,走为上而保全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

读过《水浒传》的人对同样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的王进和林冲在认识上应该有很大不同。“豹子头”林冲威名远扬,而王进却默默无闻。但同样是面对高俅,林冲家破妻死,王进却能全身而退,在对人对事的认识上应该说林冲没有王进深刻。

王进面对高俅有三种选择:一是“投降”,俯首称臣,加倍的巴结、钻营。王进的父亲早年一棒将高俅打得卧病在床,这给王进的灾祸埋下了伏笔,他像陆谦富安那样效忠也未必能够见容,他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补救前愆。而且这种赎罪是不能张扬的。因此,王进即使甘心为奴,也未必能成功。王进的第二个选择是媾和。一个教头,一个太尉,不成比例,两人的对峙不能成立。在强权社会,有权的人是没有限制的,高俅占尽了“欲加之罪”的主动权、解释权,王进再忍气吞声也很难自保。第三种选择就是走。王进的走,不期望“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注],没有那种气势,能自保就是好结局了。王进选择“不可胜,守也”的道理,完全的保存了自己和年迈的老母亲。

而林冲的悲剧原因呢,按照林冲的解释就是“不合吃着他的请受”,而且过分痴迷这一点。正因为有这一丝贪恋,便满盘皆输了[2]。林冲在和高俅的对弈中,想起的是与高俅好的一面,后来又认准陆谦是冤家;与鲁智深连着喝了几天酒,就忘了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比鲁迅先生批评的一般中国人的“健忘”还过些。儒家曰“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而林冲却没有感觉到自己的穷困局面。结果棋盘已经摆上,冲锋陷阵,厮杀,全面溃败。

三、吃喝情色皆谋略

人生在世,都需吃喝玩乐。但是,小玩娱情,大玩伤身甚至送命。面对常人,吃喝玩乐的机关无往而不利。所有的智术都是通过人类的弱点而设的,没有弱点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而智术机关也是通过人类的弱点而起作用。因此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自称三千军马也敌得过的鲁智深,却轻易的躺在了孙二娘的条案上,张青若晚到一分钟,世上便再无威风的花和尚。吴用智取生辰纲,关键的关键也是酒中巧下了蒙汗药。[4]蒙汗药对于嗜酒为第二生命的豪爽之人,几乎是百验不爽。即使是不下麻药的酒,也照样让人神不清气不爽。林冲和鲁智深日日喝酒,面对高俅和高衙内的防备之心也日日松懈。李逵为娘报仇,成了杀虎壮士,却被除恶不尽的李鬼妻给认出来了。刁徒曹太公用酒将李逵这样的莽汉赚的是绰绰有余[5]。

梁山好汉多不贪色,贪色的王矮虎阵前抒情,当场惨烈的死于马蹄之下。不贪色有时也别是一番局面。宋江不贪色,结果在阎婆惜酒色财气的机关面前,稀里糊涂的成了杀人犯。

梁山人最后的归宿也与色有关。梁山人受招安能成为事实,就是因为有个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好色。走李师师的后门,不算规范的“美人计”,也是借力于美人[6]。

四、谋财疏财皆机关

水浒中人在谋财这个战场上可以说是各尽所能,机关算尽,死而后已。有权的受贿,无权的动武(比如抢)、动嘴(比如骗),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

四十八回毛太公赚解珍解宝老虎一节不算特别精彩,但也算人们熟知的片段。毛太公的贪毒与奸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先用酒食挽住二解,不动声色,还布置假现场,弄了一个门锁久不开的证据。当真现场无法彻底破坏,被二解发现了血迹之后,就开始抵赖、反诬,说“解珍解宝白昼抢劫”,其谋略水平相当可观。虎父无犬子,毛仲义诱敌深入之计完成的更加漂亮,了无痕迹,不由二解不信。原本“毛仲义五更时先把大虫解上州里去了,却带若干做公的来捉解珍解宝。” 但是毛仲义对解珍解宝说的话是:“这村人不省事,我父亲必是被他们瞒过了;你两个不要发怒,随我到家里,讨还你便了。”解珍,解宝谢了。不想他两个不识局面,正中了他的计策。毛仲义叫开庄门,教他两个进去;待得解珍,解宝入得门来,便关上庄门,喝一声“下手”两廊下走出二三十个庄客。那兄弟两个措手不及。众人一齐上,把解珍,解宝绑了。可怜解珍,解宝在深山里呆了两天三夜,受尽苦楚,落得个身陷囹圄。而且“包节级得受了毛太公钱财,必然要害你两个性命”[7]。

毛氏父子是巧取,郑屠是虚钱实契,占了人还赖钱,可谓巧取兼豪夺。郑屠虽是操刀的小本经纪人,但他是黑社会中的一霸,镇关西的大名不充分利用,转换成利益,不也是一种浪费,徒有那么大的名头么? 歹徒谋财的另一个道路是“剪径”。个中有智谋的,要算李鬼了。他会拉大旗作虎皮,假借李逵的威名,吓倒良民。他死于该缩手时不缩手,皆因谋财心切,为智不深者戒[8]。

谋财是拿来,疏财是散去。散去有时是为了赚。具有相当谋略水平的疏财是宋江的结纳术。宋江的疏财我们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他未成罪犯的“押司期”,一是上梁山和成为头领后的“江湖期”。押司期谈不上谋略,因为他不想造反,所以多是仁德之举。如书中所述:“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这显然不是什么阴谋,若说他无半点功利目的,也是以偏盖全。他“江湖期”中的疏财,便脱不了“结纳术”、“叩关术”的范围。如宋江到了花荣的清风寨,花荣一日换一个体己人,拨些碎银子,陪宋江去清风镇街上闲走乐情。结果是宋江不肯让伴当花钱,归来又不对花荣说,“那个同去的人欢喜,又落得银子,又得身闲。……自从到寨里,无一个不敬他的。”这种“小惠全大体”的功夫使宋江在普通人中活的如鱼得水。仗义结心亦须财。面对李逵的赌博,戴宗不好意思,宋江一方面是疏财,一方面是理解。宋江这种疏财结心的活动可谓做得既多又好,所以他的人缘好,威望高。但最终宋江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一部《水浒传》,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9] 在“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10]的当局看来这些都是不被允许的,是犯了官家的忌讳。所以他的结局和解珍解宝当日一样。

读《水浒传》总感觉有几分沉重。《水浒传》中虽有不少杂智小慧,但上至皇帝宋徽宗,中有奸臣高俅童贯之流,下至小民毛太公,都在一团纷纷攘攘、国困民艰中玩弄小智慧,直玩的金人的铁蹄南下,国灭民死,真是让人深思不已。

注释:

[1]《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编委会编:《水浒传》,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版。

[2]胡三如:<水浒传>中林冲人物形象赏析》,文学教育,2007年,第7期。

[3]《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编委会编:《三十六计》,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版。

[4]李津:《<智取生辰纲>赏析》,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年,第16期。

[5]程远山:《水浒赏析》,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年版。

[6]王学森:《水浒传人物秀》,北京:朝华出版社,2007年版。

[7]聂丛丛:《品读〈水浒传〉》,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傅光明:《品读〈水浒传〉》,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

[9]鲁迅:《三闲集·流氓的变迁》,《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0]“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语见《韩非子·五蠹》。

[注]:1944年4月,女革命烈士黄宝珍等六人被捕,在韶关政治监狱受尽折磨。重阳节那天,她朗诵着“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的诗句英勇就义。

(高春辉 平顶山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4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