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銮生卒年新考

2009-06-02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4期

周 军

摘 要:金銮是明代著名散曲家,正史无传,明清人记载其生卒说法不一,今人考证亦缺少有说服力的结论。本文通过分析,指出了以往金銮生卒考证的不足,又利用《河上楮谈》、《许奉常归田稿》等新材料, 补充了金銮生于1494年的证据,又提出了金銮卒于1587年、享年九十四岁的全新见解。

关键词:金銮 生卒 享年

金銮(一作鸾),字在衡,号白屿,陇西(今属甘肃省)人。他出生在陇西,成年后随宦游的父亲寓居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科举不第,以布衣终老。

金銮是明代文学家,有诗集《金白屿集》、《徙倚轩诗集》和散曲集《萧爽斋乐府》传世。朱彝尊称他“诸金之中,吾必以在衡为巨擘焉。其五七言近体风情朗润,譬诸觩角灵犀,近之,游尘尽避矣”。王世贞称赞他“颇是当家,为北里所贵”,称得上曲坛巨擘。

金銮正史无传,其生平、行状,散见于明清文人的各种文集中,多为只言片语,考其生平,可据之资料很少。早在清初,南京人路鸿休在研究金銮时即将其归入“宗系不可考”之列了。

骆玉明先生在其点校的《萧爽斋乐府》前言中对金銮生卒年作过推算。他据《盛明百家诗·金白屿集》前识语作于“隆庆己巳”(1569),且称金銮“又闻尚健在,已逾老望耋矣”,推断“古人七十曰‘老,八十曰‘耋。假定金銮这一年为七十五岁,其出生当在弘治八年(1495)前后”,又据《列朝诗集》丁集卷七《金山人銮小传》所言金銮“卒时年九十”推断“其卒年大约在万历十二年(1584)前后”。这种基于假定条件的结论自然难以确切。

吴书荫先生在《曲品校注》按语中据欧大任《欧虞部集·秣陵集》卷六《金山人在衡九十有作次韵为寿》诗有“若论江左风流事,谁似升平九十春”句,又据《欧虞部集》卷首欧必元《家虞部公传》中称欧大任万历壬午居金陵并与金在衡等结青溪社,认为“此诗作于是年”,又据沈明臣《挽金在衡》诗称金“一代词人九十翁”句,认为“金氏享年应为九十岁,与《列朝诗集小传》所述合。这样其生年当应为弘治五年壬子(1492),卒于万历十年壬午(1582)。”其实据《欧虞部集》文集卷九《江南游记》记载,欧大任与金在衡早在隆庆戊辰(1568)年即已相识,并非到万历壬午居金陵时才认识,所以认为“此诗作于是年”不足信,而沈明臣的诗也并不足以证明金銮享年只有九十岁,这样的结论明显不确切。

现今各种书籍引用最多的说法是来自张慧剑先生的《江苏明清文人年表》,书中称金銮生于1494年,卒于1583年,享年九十岁。张先生考证其生年依据为“《欧虞部集》秣陵六”,卒年依据为“《列朝诗集》丁七参《欧虞部集》秣陵六”。然而在《欧虞部集·秣陵集》卷六中与金銮相关的三首诗《金山人在衡九十有作次韵为寿》、《答金山人姚鸿胪人日过饮》和《春日同金处士姚鸿胪集许奉常宅次处士韵》中,第一首只是祝金九十寿辰且没有年份记载,其他两首则记载一般的过访、宴集,并无其生卒年的信息,《列朝诗集》丁集卷七也只提到其“卒时年九十”,张先生的这一结论尚有待商榷。

本文作者在研究金銮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新的材料,可以推定金銮生于1494年(弘治七年甲寅),卒于1587年(万历十五年丁亥),享年九十四岁。具体考证如下:

一、金銮的生年考证

朱孟震《河上楮谈》卷三“停云小志”中提到:“金山人在衡,……山人年八十二,目犹作细书。”此处“山人年八十二”,指的是哪一年?

从《河上楮谈叙》中可知,此书为朱追忆金陵旧交而作,那么他所记“山人年八十二”当是离金陵前金銮的年龄。那么朱孟震离开金陵又是在哪一年?

仍在卷三,朱孟震记载“余领渝州,山人赠之诗”若干首,其中一首第一联为“遥忆青溪社,于今又五年”,可知朱去渝州时,是参加青溪社并与金銮相识的第五年。在卷三前文中朱写道:“青溪自后湖分流,与秦淮合。当桃叶淮清之间,有邀笛步者,晋王徽之邀桓伊吹笛处也。陈明府芹即其地为阁焉,俯瞰溪流,颇有幽致。岁辛未,费参军懋谦约余为诗会其上。”

据《明史·文苑传》二、《列朝诗集》丁集卷七、《河上楮谈》卷三记载,青溪社集前后延续五十年左右,金銮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社集各阶段都是主要参与者,故朱孟震入青溪社当年即与金銮相识。相识的时间是隆庆辛未,即1571年,分手时当在1575年,此年金銮八十二岁,古人年寿用虚岁,故金銮生于1494年。

另外,还可以从许谷给金銮的祝寿诗中加以考证。

许谷是和金銮同时的南京文人,字仲贻,号石城,朱绪曾《金陵诗征》卷二十一说他 “嘉靖乙酉举人,乙未会元,授户部主事,调礼部转吏部文选郎中,拜南太常少卿,改江西提学,升南尚宝司卿,致仕。”归田后居南京三十余年,和金銮过从甚密,互相多有酬唱应答之作。金銮《金白屿集》中有赠诗《寄石城许吏部》,《萧爽斋乐府》中也有赠曲《双调·水仙子带过折桂令》、《寿许石城尚宝》、《正宫·脱布衫带过小梁州》、《灯下许尚宝召赏牡丹》,许谷《许太常归田稿》中亦有《赠金白屿》、《金白屿寿诗》、《新年次金白屿韵》、《喜欧工部至邀在衡元白同坐》、《寿金白屿九十》等多首。

《许太常归田稿》中七言律诗共四卷,皆以时间为序。第七卷中《六十初度自述二首》、《金白屿寿诗》前后相连,第八卷中《寿金白屿九十》、《八十自寿四首》前后相连,可以推定许谷与金銮相差十岁,《欧虞部集·秣陵集》卷六中,欧大任有一首《许奉常见示八十自述四首次韵奉寿》,下面紧接一首便是《金山人在衡九十有作次韵为寿》,可看作两人相差十岁的另一个佐证。

吴自新《许太常归田稿序》云:“丙戌(1586)秋,予复除浙臬,请先生近诗授诸梓,先生缄而致之且属序焉。居无何,而先生讣至。”可知许谷当卒于万历丙戌即1586年秋冬之际。据陈轼《上元县志》载许谷“年八十三卒”,陈作霖《金陵琐志》、《金陵通传》皆载许谷“年八十三乃卒”,可知许谷当生于1504年。这亦与张慧剑先生《江苏明清文人年表》的说法相合。许谷生于1504年,则其六十岁为1563年,八十岁为1583年,则《金白屿寿诗》应作于1563年,祝寿诗多祝整寿,这一年金銮应是七十岁;《寿金白屿九十》则应作于1583年。由此可知,金銮当生于1494年。

二、金銮的卒年考证

《列朝诗集》丁集卷七中提到金銮“卒时年九十”,为几乎所有研究者所遵循,其实未必可靠。据吴晗《江浙藏书家史略》,《列朝诗集》编者钱谦益是江苏常熟人,生于1582年,于顺治三年(1646)南归故里后,“借诗存史”,完成了《列朝诗集》,此时距金銮去世已逾半个世纪,他说金銮“卒时年九十”的可信度值得商榷。

倒是与金銮同时的人记载金銮“年九十余”,如明代朱之蕃在《盛明百家诗选》首卷《盛明诗家姓氏爵里考》记载:“金銮,字在衡,号白屿,应天人,其自称陇西,乃原籍耳。年九十余。”据周腊生《明代状元谱》记载,朱之蕃生于1548年,卒于1626年,南京锦衣卫籍。朱之蕃作为南京人,与金銮同时代且晚去世,说金銮年“九十余”当更可信。清代陈作霖《金陵通传》卷十九亦云:“銮,……年九十余卒。”

今人亦有考金銮卒于九十余者。彭久安编注的《文史英华·散曲卷》称“金銮(约1488-1582),……卒年九十余”。罗锦堂在《中国散曲史》中亦称“金銮,……约生于孝宗弘治初年,卒于神宗万历初年(1487-1582),年九十余”。只是不知他们的推算有何依据。

明诗人沈明臣有《挽金在衡》一诗,其首联为“一代词人九十翁,丰神如鹤气如虹”。

吴书荫等学者即此为据,说金銮享年为九十岁。其实,“九十翁”只是笼统指九十多岁的老人,未必是刚好九十岁的。仔细推究,这首出自沈明臣《丰对楼诗选》的七律反而透露了金銮并非卒于九十岁。《丰对楼诗选》的七言律诗共有十卷,大体以时间先后为序,而这首诗所在的第三十五卷中诗题所标明的时间先后顺序更是明显,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些标明时间的诗从万历丙戌年腊月二十七日至万历丁亥年三月二十三日,时间排列非常紧凑、严整。如不是选诗时无意中窜入,《挽金在衡》诗当写于丁亥年正月十七日与二月二日之间。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三中,沈明臣被称作“相门山人”,他经常出入权宦之门,交游四方。这期间在姚玄胤、姚大名、王孟起等人家中赋诗观灯,而此三人皆南京人,故此时他当在南京。金銮晚年一直在南京活动,当辞世于此。沈明臣在南京,经常出入各种文化名人聚会,消息无疑足够灵通。而金銮作为著名曲家,九十大寿时诸多文化名人如王世贞、贞弟世懋、欧大任、王寅、许谷、李登等皆有祝寿之作,其辞世亦必为时人所关注。所以沈明臣得知讣闻应不会太迟。农历的正月二月之交,公历当在二月三月之交,即使沈明臣得知讣闻稍迟,说金銮卒于公元1587年(万历丁亥)春当不为过,是年金銮九十四岁。

另一个佐证是,在《挽金在衡》诗之前,有一首《吊许太常伯贻先生》:“昭代儒林许太常,南宫名早冠文场。五言妙绝追玄度,四海风流哭子将。白鹭江空风浩浩,凤凰台冷月苍苍。青山吊鹤归何处,鼓子花开自夕阳。”在沈明臣的时代,南京称“许太常”、有文名的只能是许谷,许字仲贻,故此处《吊许太常伯贻先生》当为《吊许太常仲贻先生》之误。许谷卒于丙戌年(1586)秋冬之际,沈明臣丁亥春写诗吊之,此后才挽金在衡,故金銮之卒当晚于许谷,卒于1587年,远非张慧剑先生所谓的1583年。

以上考证,是笔者研究金銮过程中的一点管见,当然还不能算是定论,姑备一说,以求教于方家。

参考文献:

[1]何良俊.四友斋丛说[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俞宪.盛明百家诗[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C],济南:齐鲁书社,1996.

[3]沈明臣.丰对楼诗选[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C],济南:齐鲁书社,1996.

[4]许谷.许太常归田稿[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C],济南:齐鲁书社,1996.

[5]朱孟震.河上楮谈[M].续修四库全书本[C],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王世贞.艺苑卮言[M].续修四库全书本[C],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欧大任.欧虞部集[M].四库禁毁丛刊本[C],北京出版社,2000.

[8]路鸿休.帝里明代人文略[M].南京:金陵甘氏津逮楼道光三十年活字本.

[9]陈田.明诗纪事[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0]朱彝尊.静志居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11]钱谦益.列朝诗集[M].续修四库全书本[C],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2]罗锦堂.中国散曲史[M].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

[13]张慧剑. 江苏明清文人年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周军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7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