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该如何评价一个教师

2009-06-02韩国存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5期
关键词:巧干所教业务水平

韩国存

随着课改实施的不断推进,评价机制的改革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上,而且教育界也一致达成共识:只有改革评价才能真正地改革课程、改进教学、改变课堂。特别是对于如何评价一个教师业务水平更是众说纷芸、花样翻新,而且有些地区某些学校制订出来的评价细则极其繁琐,不但没能激发教师工作的动力,反而打消教师上进的热情。当然要出台一项科学合理、方便易行的考评条规也绝非易事,尤其在中国这个人治大于法治的管理体系支配下,就算是极其科学而简便的考评条规也有可能在执行与实施的过程中走样、变质了。那么究竟如何来评价一个教师的业务水平呢?在评价不是卡与压老师的前提下,我私下里认为重点应把握以下三条:

第一要看学生是否喜欢该教师的课堂教学;第二要看该教师占用的教学时间的多少;第三要看该教师所教学生考试成绩如何。如果学生对该教师的课认可度高,说明该教师富有教学的魅力,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如果该教师不过多占用教学时间,说明该教师着力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备课认真、练习精简,善于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工作中讲究巧干而不是苦干。至于该教师所教学生的成绩好当然是硬道理,无论哪一种考评细则肯定将其列为重中之重。概括上述三条便是九个字:气氛好,化时少,绩效高。我想这基本上可以概括一个教师的业务能力了,相对地说也能够比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一个教师的业务水平。

但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评价多数喜欢从教师身上去评判教师,而不是从学生角度去评判教师,比如上上下下都喜欢从教师的某一堂研讨课、竞赛课而一课定终身,这难免犯了以偏概全之大忌,而不善于从一个学期乃至一个学年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认可度上去评判,甚至有人担心这样的评判会导致教师中和事佬与“杨不管”的产生,其实这是多余的,真正的“杨不管”学生是绝不可能一致认可的。遗憾的是我们总以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给学生补课辅导的教师为先进与模范,而将投身教学改革提倡巧干的教师列为另类甚至大加批评,而从来没有或者罕有学校能评选巧干型的教师,能从统计学生的学科学习时间去评判教师教学的投入与产出,遗憾的是更多的学校仅仅以最后的一次考试来决定教师的业绩与命运,岂不悲哉!

(作者单位:浙江象山县教科研中心)

猜你喜欢

巧干所教业务水平
赏析几道与2021有关的特色试题
2020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业务水平测试实践与思考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在“圆周角”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巧干”的作家
中国经济改革需靠“巧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