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的前世今生
2009-06-02飘零の雪痕
飘零の雪痕
好像很久以前的某一天,城市就不属于我们了。钢筋混凝土的摩天大楼组成的城市森林,早已成了汽车的天下。四个轮子成了城市的主人,我们则像是寄生者,在钢铁生物的躯体内依赖着寄主,双脚像是备用轮胎一样被收藏在车厢里,只能透过车窗观望外面的风景,却完全触摸不到这个越来越高越来越快的城市。
某些牛人已经开始整日“打波的(坐飞机)”了,很多人也早就嚷嚷着说是已经进入私家车时代了,骑自行车就愈发好像成为一件很“掉价儿”的事儿。确实,自行车曾经是社会交通的主要成员,曾经和现在的各种车展上亮相的汽车跑车一样,威风凛凛、气势非凡。
那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生在省城哈尔滨的我还是个小学生。每当背着书包走很远的路去上学时,见到浩浩荡荡的骑自行车的队伍轻松自在地在马路上鱼贯而行时,就羡慕得眼睛发亮。可是今天,我却再也找不到这种感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失落,一种见到昔日星光璀璨的美人,如今已然风华不再、年老色衰而产生的失落。
最初的自行车究竟在哪个年代、由谁发明的现在并不确切地知道,有资料记载的是在1791年曾经有位法国人研制出了两轮的木马车;德国男爵卡尔杜莱斯是一般公认的自行车发明人,他在1817年制造出的、前面带有把手的脚踏木质车轮自行车似乎是人们对早期自行车的最初印象。1885年英国人把自行车改良成前后轮一样大小,并且改用链条驱动,形成了现代化自行车的雏型。1888年,在爱尔兰,一位兽医发明了橡皮充气轮胎,这是自行车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发明,它不但解决了木质车轮自行车多年来最令人难受的震动问题,同时更把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又推进了许多。我想,这些人对人类的贡献,绝对不会逊色于汽车的发明者卡尔·本茨。
到了19世纪末,自行车从西方传入了中国,率先成了清朝皇室以及王公大臣们的玩具。记得在电影《末代皇帝》里,溥仪在故宫的庭院里学骑自行车,玩到兴起时下命令将所有的宫门门槛都砍掉。如今,在清宫所藏的照片中,人们只看到婉容一张骑自行车的小照片,而且形象非常模糊。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自行车已经不再是王公贵胄才能拥有的奢侈品,北京出现了专门研习车技的团体“万里云程踏车老会”,当时“驾车”者们常常为皇室表演自行车的车技,从而大出风头,杨柳青年画中就有描绘他们表演的情景。踏车会的表演套路和动作分单人、双人、三人、四人、五人,最多到九人。他们充分利用自行车上的每一个部位,如:车把、大梁、斜梁、车座、车后架、脚蹬子等处,做出各种惊险动作,其中单人表演的动作有:大梁顶、立梁顶、斜梁顶、骑前脸、倒拉车、铁门槛、掏裆摇轮、探海摇轮、倒前轮等。双人表演有:前支顶、后支顶、抱腰顶、蝎子尾骑大马等。三人表演的有压飞机等……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自行车成了中国人梦想中最完美的交通工具,那时候,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是年轻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许多新娘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被新郎载到家中——顾长卫执导的电影《孔雀》,再次带领人们回顾了当年的生活。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这“三转一响”缺一不可(听爸爸说,当年为了迎娶妈妈,他老人家为此可是煞费苦心的)。那时候,“飞鸽”“永久”这些最初的品牌可以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大件儿”。
那时候的自行车可以说是中国人最重要、最普及的交通工具。少时记忆中,每日上下班时间,马路上那壮观的自行车队伍,也许是我对自行车一直很有感情的原因吧。而那些壮观的场景,更是让中国成为外国人眼中的“自行车王国”。1994年10月,北京西单商业区还出现了一种立体式的自行车存车架。这种自行车存车架可上下拉动,使用方便,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美化了城市环境,而且能够起到更为有效的防盗作用,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然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汽车的大量生产和使用,自行车从城市交通的主角位置上慢慢退了下来。在中国的交通规划专业的课本章节中,交通好像就等同于汽车了。人们也越来越习惯于用钢筋铁皮把自己包裹起来在城市里移动。城市建设与商业开发也越来越多地围绕着汽车了:麦当劳提出了要再开设一批“得来速”(对麦当劳汽车餐厅的称呼,译自英文表述Drive Through),花旗银行在北京推出了“驾车速提”ATM机,开车取钱不用下车;呼和浩特等许多二级城市逐渐开始堵车;几乎每个城市都在炫耀多车道、快速干线和汽车普及率……今天,四车道乃至n车道的马路上全是汽车,就连那少得可怜的非机动车道,也被机动车的停车位挤占着,自行车的生存空间,实在是太狭窄了。汽车时代叫嚣着到来,而自行车,已经被城市淹没。
还有谁愿意顶着风雨烈日酷暑严寒,呼吸着城市的废气,在巨大的钢铁的城市森林里,以血肉之躯顽强穿行?当然,有价值的事物是不会消失太久的。以汽车为中心的城市是缺乏人性的、不宜居的、非可持续发展的。“自行车城市”已经成为国际城市发展所追求的一个理想,人们在回归,从以汽车为中心的交通,向以人为中心的交通回归着。
而今天的自行车,确乎已经逐渐从平民交通工具,向一种时尚的符号转变着。这不,为了对付久坐办公室积攒的赘肉,我买了一辆自行车。对于自行车长达二十年的羡慕,而今才化作现实,我终于有了自己的自行车。不过,我的“驴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行车,而是一辆折叠自行车。我想,折叠自行车出现,应该说是自行车行业的突破。的确,当前,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作用日渐减弱,但越来越成为人们娱乐健身的一种工具。而轻巧便捷的折叠自行车的出现,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潮流的回归。骑自行车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我跟同事夸耀说,现在是赘肉也少了,身体也好了,而且骑车是想什么时候停什么时候停,想在哪儿停在哪儿停,生活真是太美好了。
现在,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以及首尔等城市都在提倡使用自行车。伦敦“雾都”的名声,近几年终于甩掉了,这个城市就是在汽车尾气、交通阻塞、城市混乱之中突出重围,意识到自行车这种绿色交通工具的好处的。而在北京,面向市民的公共自行车已经启动。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北京就已经建立了231个自行车租赁店点,投放了5万辆自行车,为市民提供“异地存取”的租赁业务。北京还推行着机动车尾号限行办法等等,有秩序地减少机动车上路。另外,目前在全国各地纷纷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无车日”活动,也为自行车的回归带来了信心。
当然,这仅仅是开始,推广自行车的路还任重道远。譬如包括如何停车、如何安全停车、如何安全行车(该不该设自行车专用车道)、电动自行车应该禁止与否……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解决。
其实,交通方式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也不该意味着自行车被彻底抛弃。随着人们环保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相信一部分人、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像我一样,重新选择自行车这种不堵车、不禁行,没有噪音和污染的、健康的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