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书卷气”研究文献综述

2009-06-01魏晓飞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3期
关键词:书卷气发展过程历史渊源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摘要书法“书卷气”的论述,可以说众说纷纭。本文是以历代书法文献为基础,研究“书卷气”的著作、文章为材料,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整理与爬梳,以便能更清楚的理解书法“书卷气”的产生、发展和当前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书法;书卷气;历史渊源;发展过程

一、前言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它无色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千百年来,吸引了多少代文人士子投身其中,心醉而神迷。众所周知,“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赵孟頫)”这里赵所说的用笔指的就是笔法。笔法的基本训练,只是运用于笔墨造型等一些具体实践,它关系到作者的表现力。书法艺术可不只是能用毛笔写写字而已,更重要的是能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精神风貌、修养等等。因此,“书卷气”、“金石气”、“篆籀气”等等词语已经成为书法美的比喻。

本文着重讨论“书卷气”在书法艺术中的产生,发展和运用。

“书卷气”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记载的:“书卷气,指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这是现代人对于书卷气的理解,要弄清楚书卷气,我们还得探究其历史渊源及其发展过程。

二、“书卷气”的产生、发展历程

从书法美的认识史上看,最先为人们所感受到的是点画结构透露的生命气息。点画虽然是抽象的符号结构,却宛有生命的气息;而后则是书中流露的不同书者个人的风神气息,即使不署书者姓名,熟识的人也能分辨出它是何人之作;再后,人们发现书法作品中不仅流露书者个人的风貌,而且还显示出书者的文化修养和因不同的文化修养所显示的精神气质。这种审美效果,人们概称之为“书卷气”、“士气”、“学问文章之气”。

书史上留下的第一篇书论即赵壹《非草书》中,有这样的话:“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

上面记述的赵壹的这段话,是书法理论史上最早论述到书法气息的书论,可以视为“书卷气”产生的萌芽。

田耕之先生在《陈方既论书法第一卷.书法综论》中有这样的论述:“这个历史阶段(书法气息论尚未正式出现在书法品评中的阶段<笔者注>),人们从书中所能感受、认识的“气息”从总体上说,还只是由书法点画结构显示的俨如生命意味的形质审美气息。”

同时,田耕之先生又在《陈方既论书法第三卷.书法美学原理》中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没有文人士大夫成为书法的主体,没有文人士大夫精神气格、情志修养在书中的充分展露,便没有书卷气。当然,没有书技的成熟,没有超乎技能之上的审美追求,也不会有书卷气的产生。正是这个原因,尽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已经成为书法的主体,但书技还是不可轻易示人之秘时(汉代,即书法至少已有两千年历史之后,还流传“蔡邕笔法神授”的故事,到曹魏还流传钟繇向韦诞苦求笔法不得而“抚赝尽青”的故事),人们关心的主要是技法之精时,是注意不到文人士大夫书中流露的不同于书工笔史的特殊气息的。”

唐人以书取士,唐太宗极重书法,书法在唐代受到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但唐人更多地关心于对前人的技法经验的总结,讲求森严的法度。还不曾有对文人士大夫之书有何特殊审美的关注与记载。

到了宋代,黄庭坚在其《山谷题跋》中说:“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尔。”

这里,黄庭坚所说的“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这“学问文章之气”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所说的“书卷气”。也就是说,书卷气到了宋代才真正被人提出。

黄在其《论书》中总结出:“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

苏轼一方面提出:“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另一方面他更强调:“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黄庭坚论书中的“又广之以圣哲之学”和苏轼提出的“读书万卷始通神”无一不在强调读书对于书法的重要性。

宋人极力推崇的具有书卷气的书法,他们所讲求的“书卷气”与对“书卷气”所持的价值观,并未被元代最负盛名的书家接受,元代帝王虽有书法之好,却不欣赏苏、黄等那种独标气骨、随性恣纵的意态,赵孟頫只能以技艺精熟、字势妍媚取悦其所好。赵非全不知书卷气,他还曾盛赞欧阳修书的这种气息。元明之际和明末清初,确有一些饱学之士,无意仕途,崇好野逸,其书写心态确使其书呈现出汪澐所称的“山人气”(如倪瓒、徐渭等之书)。这既是时代政治生活所迫使,也是流行于时的甜熟书风所激起。

明万历年间,钱谦益似乎并不以书法著称,但作为文学家和学者,在书法方面肯定也是下过一番功夫的。从钱谦益留下的书迹来看,用笔遒劲流畅,结字布局亦工稳妥帖,在娴熟的书写过程中,透露出潇洒轻松的书卷气息。

明人董其昌很重视书画家的学识修养,明确提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俗。”董其昌他自己是很讲究书卷气的,并为其书具有这种气息而自得。

然而清人汪澐与董其昌的见识却全然不同,他无视那些得志于朝的书家和他们所宗奉的温润秀雅、所追求的中和之美、所自诩的“秀润之气”,(“秀润之气”可以理解为本文所谈的“书卷气”)汪澐称那些“带山人气”的“生拙”、“脱洒”为“书卷气”。其《书法管见》中写道:“胸有书卷者,作字大都不喜俗韵,未免百法求生,以为脱洒之趣。然多带山人气,郊寒岛瘦。且往往不善真书。”

这也就是说,到了清代,书家们都在讲求书卷气,但对书卷气的具体表现却各有不同的认识。何绍基《东洲草堂书论钞》中写道:“非砥行严,读书多,凤骨不能峻,气韵不能深,又一难也。”

不仅“气韵”要“深”,而且“风骨”还要“峻”,才可以言书卷气。这不是什么独有的见解,而是那一时代绝大多数人的共识。

同时期的苏淳元《论书浅语》中写道:“书虽手中技艺,然为心画,观其书而其人之学行毕见,不可掩饰,故虽纸堆笔冢,逼似古人,而不读书则其气味不雅驯,不修行则其骨格不坚正,书虽工亦不足贵也。”

杨守敬《学书迩言.绪论》中也有言:“而余又增以二要: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这里,只是节选了杨的一句话,其实杨想表达的是将“品高”、“学富”列为学书人所必须的,是比“天分、多看、多写”更为重要的要求。

李瑞清《清道人论书嘉言录》中说道:“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故自古来学问家虽不善书,而其书有书卷气。故书以气味为第一。不然但成手技,不足贵矣。”历代论书卷气的人中,刘熙载最为突出,其《艺概•书概》中写道:“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皆士之弃也。”这里可能会存在一个疑问:“书卷气”的审美要求,直到北宋才被提出来,能不能说,宋代以前,魏晋以来,出自文人士大夫书家之书,无书卷气可言呢?显然是不能。宋人范温于《潜溪诗眼》中说:“书之韵,二王独尊”,按黄庭坚的认识,书者胸中有书数千卷,便“书不病韵”,即有了书卷气。从这一意义上讲,苏轼书有书卷气,只是后来的事。范温也是这么认识的。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书法“书卷气”给予了非常多的关注,主要有以下论述:

郭述炎先生在其《书卷气析疑》中这样说:“书卷气不过是一种审美境界,一种艺术风格,比如:含蓄、温润、简净、疏淡、清和、俊雅、不激不厉、自有风范、无心于成而自得平和萧散之致。”管毅平先生在其《书卷气.学者心》中说道:“书卷气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一种扬褒的说法,用来赞赏某一书作透露出的直率的、率真的、质朴的性灵美。”刘正成先生在其《中国书法的文人与非文人化倾向》中这样论述:“所谓书卷气,是指文人书写、书法家书写时所留下的审美特征。其书法墨迹所留下的是书法家书写时的心理特征,即‘意和‘神的运动轨迹,这是一种非制作的美,一种‘灵的美。”山东大学教授郑训佐先生在其文章《论书卷气的文化内涵》中这样概括:“所谓‘书卷气,是书家的文化性格在书法创作中艺术化的折射,其中含有社会信仰、伦理原则、美学风范等层面的内容。但不同的历史时期‘书卷气具有不同的内涵。以恋古心态看‘书卷气,只能使之面临被遗弃的尴尬,而完全将‘书卷气视为与现代意识格格不入的古典原则,无疑又会造成现代书法文化意蕴的缺失。”

徐州师范大学教授周广秀先生在其《书法作品的书卷气——兼论柳亚子书法》一文中说道:“书法作品的书卷气是书作者深厚的学识基础和高水平的艺术修养在书法作品中的体现。书作具有书卷气的决定性因素是书作者的文化修养。柳亚子的书法缺少字内功夫,但用笔纯熟,能随心所欲,在深厚的学术基础上,其行草尺牍具有浓郁的书卷气。”张啸东先生在对著名印学家、画家钱君匋访谈时,体会到“书卷气自读书中得来”。

三、总结

从诸多论述“书卷气”的资料来看,古代黄庭坚、苏轼、董其昌、杨守敬、苏淳元李瑞清,当代陈方既、刘正成、刘恒、郑训佐、周广秀等诸先生的观点有一点是共通的:即“书卷气”乃是来自字外的功夫,是学识修养的体现,学书尤贵多读书。

近年来,郭述炎先生与管毅平先生认为“书卷气”是一种审美境界,一种形象的说法,一种艺术风格,乃至性灵的美。

陈方既先生认为“书卷气”乃是不同时代的书家以时代的感受和充分的精神修养于书中自然流露的气息。

到了现代,人们有意无意以一种平和萧散、意态闲雅、体势不尽规范之书(如谢无量书)为有“书卷气”,或将俨若童稚所出而非刻意做作之书(如徐生翁书)为有“书卷气”。应该承认,这些书家之作,确系有见识修养的表现,有其审美特征,但绝非只有这类形式风格就是“书卷气”,其他如意态平正而不拘谨者就不是。谈到这点,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现在悬挂在展厅的书作,很多作品缺乏的就是字外的功夫,他们追求形式新颖、奇特,大尺幅等等,书卷气全无。令人遗憾的是:当今确实有人,特别是入池未久者,不从见识学养上下工夫,却一心一意在形态上做模样,刻意去做作一些所谓具有“书卷气”的字来,这样相互影响,以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种极为流行、极为庸俗的书风。

田耕之在《陈方既论书法》中说的好:“‘书卷气之有无,根本点在书之风神、情韵、格调、气息,不在离开了这些的形姿、风格。”

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去考虑,“书卷气”是与一定时代、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书家精神修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时代有其不同的传统文化背景、哲学、美学思想、情致等基本内容。因此,“书卷气”会不会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发生变化?或者说“书卷气”会不会在将来有别的审美要求?“书卷气”具体的审美意义又是什么?这些都有待于我们从理论、实践等方面去解决。

参考文献

[1]沈尹默.书法论丛.第33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赵孟頫.松雪斋书论.参见.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P179.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8.

[3]现代汉语词典.第1168页.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2.5.修订第3版(增订本).

[4]赵壹.非草书.参见.历代书法论文选.P2.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0.第一版.

[5]田耕之.陈方既论书法第一卷.书法综论.P257.华文出版社,2003.5.第一版.

[6]田耕之.陈方既论书法第三卷.书法美学原理.P159.华文出版社,2003.5.第一版.

[7]黄庭坚.山谷题跋.

[8]黄庭坚.论书.参见.历代书法论文选.P355.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0.第一版.

[9]苏轼.论书.参见.历代书法论文选.P314.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0.第一版.

[10]苏轼.东坡题跋.

[11]田耕之.陈方既论书法.第三卷.书法美学原理.P162.华文出版社,2003.5.第一版. [12]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P20.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1.第二版.

[13]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14]汪澐.书法管见.参见崔尔平选编点校.明清书法论文选.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P772. [15]何绍基.东洲草堂书论钞.参见崔尔平选编点校.明清书法论文选.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P858.

[16]苏淳元.论书浅语.参见崔尔平选编点校.明清书法论文选.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P866. [17]杨守敬.学书迩言.参见崔尔平选编点校.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8.(1).P712.

[18]李瑞清.清道人论书嘉言录.参见崔尔平选编点校.明清书法论文选.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P1095.

[19]刘熙载.艺概.书概.参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0.1.P713.

[20]郭述炎.书卷气析疑.参见.书法报,1993.17.

[21]管毅平.书卷气.学者心.参见.书法研究,1995.2.

[22]刘正成.中国书法的文人与非文人化倾向.参见.中国书法,1995.3.

[23]郑训佐.论书卷气的文化内涵.参见.山东社会科学,2005.11.P37-38.

[24]周光秀.书法作品的书卷气——兼论柳亚子书法.参见.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8.第一期.

[25]张啸东.“书卷气自读书中得来”——对著名印学家、画家钱君匋先生的访谈(部分整理稿).参见.青少年书法,青年版.书家访谈.

[26]田耕之.陈方既论书法第三卷.书法美学原理.P169.华文出版社,2003.5.1

[27]田耕之.陈方既论书法第三卷.书法美学原理.P164.华文出版社,2003.5.1

作者简介

魏晓飞,男,陕西宝鸡人,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书法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书法史论、书法教育与实践的学习与研究.

猜你喜欢

书卷气发展过程历史渊源
涵养书卷气
读书人为何丢了书卷气
简析越南高等教育发展过程
凤阳凤画艺术特色研究
浅谈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三弦与日本三味线的历史渊源探究
浅谈现代包装设计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书卷气
浅谈我国锻造液压机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
浅谈东海吕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