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长做孩子的支持系统
2009-06-01杨艳
杨 艳
〔关键词〕高考;家长;支持系统
当高考进入倒计时,考生们正在紧张地进行复习准备,此时,家长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中,有些家长比孩子更紧张、焦虑;有些家长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该如何来帮助孩子;有些家长与孩子的关系非常敏感,一触即发。家长的种种“考前焦虑”会不自觉地透射到孩子身上,影响到孩子的正常高考,那么,家长该如何做好孩子的支持系统呢?
一、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中山大学心理学副教授郭丽指出,很多学生在参加高考时,最大的心理压力不是来自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而是来自他们的家长。家长的期望和过分的关爱,给他们带来了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比高考更加沉重。也有研究发现,考生的考前压力与高考有关,更与家长有关,考生考前减压的关键在于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家长调整好心态的办法是面对现实,充分相信孩子,接纳孩子。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孩子应该有比较丰富的应试经验,家长对此要有信心,家长有信心,孩子才会更自信。同时,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家长既要悦纳孩子的优点,也要接受孩子的不足,全方位地评价自己的孩子。只有家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心态平和地面对高考,孩子才能平和、从容地迎接高考。
二、家长不给孩子施加正面的压力
现在的家长很注意不给孩子施加反面的压力,但正面的压力却很多。例如,有些家长为了支持孩子,从孩子刚上高三就不再看电视了,看报纸都尽量不发出声响,平时不敢大声说话,走路小心翼翼,就连眼神都怕惊动孩子;有些家长对孩子异乎寻常地关心照顾,一会儿递杯牛奶,一会儿塞个苹果,过分地体贴安慰孩子;有些家长变得比平时更亲切,天天赔笑脸,根本不敢将自己的真实情绪流露出来。家长的以上种种表现,其实在无形中会让孩子更紧张,给孩子施加了正面的压力。因此,建议家长可以回忆一下在孩子进入高三前自己是如何做的,平时是如何做的,尽量将自己的行为纳入正常的轨道,这样孩子也会放松下来,坦然面对高考。
三、家长不要过多地进行说教
心理学上有一个“超限效应”,源于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马克·吐温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出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接受同样的教诲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人的极不耐烦甚至是逆反心理。
家长表达关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选择。例如,家长叮嘱孩子一件事时最好不要重复两遍以上,那样既没有实际效果,还会强化孩子的紧张情绪;不要经常唠叨,平时要有意识地杜绝唠叨,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如果孩子暂时听不进去,也可以采取写纸条的方式等。总之,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要把握好“度”,表达关心也要掌握时机和技巧。
四、家长要经常和老师沟通交流
家长要和老师多交流,和老师共同把孩子的成绩提高上去。越是到了高考的关键时刻,越是要多和老师交流,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对考生情况的了解甚至比家长更多。家长多和老师交流就能发现孩子的问题,老师也会给家长更多的帮助和理解。同时,家长也要将孩子在家的表现及时反馈给老师,以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
五、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
在高考前的这段时期,孩子的饮食安排也很重要,合理的饮食安排能帮助孩子顺利迎战高考。
一些考生家长三天两头给孩子设计营养套餐,希望能通过食疗改变孩子的精神状态。但是,营养学专家提醒家长,在注重营养的同时,最好不要打破孩子以往的饮食规律,应该在保持原来的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做一些适当的调整,进行合理的“改良”。同时,家长也要注意不要给孩子吃大量的保健品。
现在的研究发现,吃饭时,家长和孩子可以边吃、边聊,这样能营造一个和谐、欢乐的家庭气氛,对消化、吸收有好处,也有利于缓解孩子的考前焦虑。
总之,在孩子备考的重要关头,家长也正在经受一场考验。建议家长为孩子做的一切都要以“是否真正促进了孩子的学习和考试”作为行为的标准。希望家长为考生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家庭成为孩子最有力的支持系统。
(作者单位:新疆农大附中心理教育中心。电邮:720miaomiao@sina.com)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