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至味淡泊 执著前行

2009-06-01张宗明

中国铁路文艺 2009年5期
关键词:习书书家淡泊

张宗明

岳勇先生是沉静的,他的心中没有浮躁、没有曲折,他的人生轨迹仿佛是随时光演进自然形成的,从中学到大学,从学生到老师,他一味地埋头学问、埋头教书,或许是长期未离庠序之故,使他周身洋溢着远离尘嚣的“士”气。故而,当赏读他的作品时也会被那字里行间的“士”气所引领。瞧这幅,险奇的结体,润畅的线条,以及那散盖在飞动线条间的几枚朱印,似秀女乌发上的饰物,都平添一种感悟和情致,交织并折射出岳勇先生深厚的文化内蕴和书学修为,也使我们感受到了其沉静外表所掩不住的激情澎湃的内心世界。

岳勇先生是执著的。于书法,岳勇有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著韧性,从童年对书法产生兴趣,数十年不懈地在写、在学。从初习唐楷颜、柳。转而沉淫二王。进而专攻王铎……在习书过程中。岳勇始终牢记他的书法导师曹宝麟先生的教导“吃透一家,然后百家通融”。岳勇习书的执著道路正如他在自述中所言“余幼时受家父影响便喜书爱画。1979年考入安徽师大,得识曹宝麟、桂雍诸公,并得到著名学者祖保泉教授、金陵书家张杰先生的诲点,才开始初入书法之门”。在大学时他每天习字,即使因病高烧也不间断,正是这种勤奋不辍、至味淡泊的默默求索。书家岳勇渐有所成:他有30多幅书作在各级展赛中人选、获奖,10多幅作品在《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之友》等专业报刊上发表。1997年还与知名书家杨士林等举办了“淮上四友”书法联展,近年又当选为安徽省青年书协常务理事。

岳勇先生是恬淡的。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说“平静与和谐是中国艺术的特征,它们源于中国艺术家的心灵”。“一位中国艺术家必须融人类的最佳文化和自然的最佳精神于心底”,这或者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吧。要获得这一境界光苦修还不行,还要有颗平常心,要能恬淡处世,甘于寂寞,岳勇深谙个中玄机,生活中、艺术上的岳勇不从俗沉浮。也不俯仰迎合,更无事功夺利之心,只是默默地积累和磨炼,以心志的超迈、气质的高华凭借书法的载体去展现自己对生活的体悟和思索。记得范曾先生在《诗意的裁判》一书中讲过“书法它的本义是一种思维符号,是一种语言的物化,最主要的是通过书法来告诉人们一种思想、抒发一种感情、交流一种想法”。我以为,岳勇的书法是循此途径前进的,正如他自己阐明的“在当代。如果没有一点功利地去学书作画也是不客观的。但决不能以功利为目的。否则必将堕入匠人的行列而不会有大成”。这番议论或许是岳勇之所以恬淡的思想基础,也正是这一“基础”拥托着他不断向书法的高处迈进。

猜你喜欢

习书书家淡泊
文人匪事
在研字习书中提升小学生的书法文化素养
淡泊,在风骨之内
习书作画益寿延年
甘于淡泊,勇于自强
杂说书家之性灵
情注翰墨 书法写就晚年
郑建国书法作品欣赏
淡泊才能明志
大美不言 大朴不雕——记青年书家郭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