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逢巧匠著文章
2009-06-01晓月
晓 月
这可谓是一个完美展现广东民间智慧的精品荟萃:木玉雕塑、书画剪纸、编织刺绣、服装饰品、艺术陶瓷、文房四宝乃至客家泥塑等等。那么尽善尽美,摄人心魄!那一层楼高的手扎麒麟,百米之长的瑶族长绣,六十六个人物融汇四厘米见方瓷面的《情暖汶川》广彩微绘瓷画,气势磅礴,栩栩如生的大型骨雕《赤壁大战》……无不让参观者流连忘返、啧啧称叹。有记者现场报道日:这2008年12月13日于广州二沙岛岭南会展览馆开幕的第三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延至2009年1月4日,门前竟始终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一个布置并不张扬的展橱无形之间成为了流动人潮的转折点,显得人头拥拥起来……和以上那许多展室迥异,这里完全是一幅淳朴农家生活的剪影画面。一溜儿排开的水车、水碓、水砻、水磨、水碾子、水力平锯及辘轴、土油榨等等。全都在飞流直下的清清溪水冲击下咿呀作响、运转起落,体现出一派天人合一的自动化生产繁忙景象。不由人不想起那“居民置大轮,随波转枢纽,砂石广场圃,比栉列杵臼,但看碓声落,不见谁举手”的久违故土记忆!
不妨说,这是一轴集中了老祖宗们开发天然水力资源用于生产生活的才艺画卷,一段绵延千年的农耕文化浓缩图:“何处水边碓,夜春云母声?”“松槽长长栎木轴,龙骨翻翻声陆续。一辐上起一辐伏。辐辐翻水如泻玉……”如果不是实在太袖珍、太微小的话,足令人怀疑身已回到昨日的田园村舍。
参观者无法不为眼前所见而兴致盎然,这巧夺天工的发明创造没有为自己留下荫福子孙的专利,却无比科学、实用地造福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芸芸众生。而一位名叫涂祖奕的林场退休工人,竞依仗精湛木工技艺和方寸木料将其群现在了斗室之内!在利用溪流冲击的天然资源下,水砻磨面、石轮碾谷、群碓舂米……其起承转合的行为动作乃是那么灵性生动、那么自然和谐、那么引人入胜!尤其那水力平锯的设计运作,可谓匠心巧具淋漓尽致:在匀速旋转的水车动力臂牵引下,直径五十厘米开外的巨木可以轻而易举化解为一块块木板,这在没有工业机械的年代简直无异于仙力相助。因为若以人工开解的话,直径30厘米以内的圆木得两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挥汗如雨拉锯,直径近40厘米就少不了四个男子汉耐着性子光膀子磨炼了!
人们青睐这按实物比例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缩小,却可以如正常生产工具一样运转的工艺品是不奇怪的,因为它除了制作精巧古色古香而招人喜爱之外,还传递着一种温热犹存的传统生命气息……5年前,曾是韶关市武江区江湾林场龙归分场场长的涂祖奕由于内退开起了饭店。这饭店开在龙归镇的大马路边,谈不上豪华和规模,也并无耸人听闻的菜谱秘方,光顾者却如过江之鲫。产生这奇特效应的原因很简单,就是饭店里有一架潺潺水流不断、叮咚运作不停的小型水碓,接着又有了一架与之琴瑟和谐的旋转水磨!一个经常在此滞留的顾客道出了心声:“人有些疲了累了,端一杯茶坐在这里看看水碓舂石、水磨旋转,听听它们叮咚、霍霍的声音,就感觉轻松惬意了,饭菜好一点差一点都没有关系了!”
涂祖奕出生在一个木工世家里。父辈操刨引锯为生,兄长亦是弄斧舞凿的好手,这使得他也白小便对营造木器无师自通。不仅如此,由于身处壁上观位置比较多,更在心目中生出了比父兄多许多的异想天开设想创意。1974年镇里创办公社企业如火如荼时,他被任命为江湾林场木材加工厂的厂长。全部工作就是把一根根粗大的圆木分解成一块块木板。这是需要支付相当大体力却无需花费太多智力的活计,操作程序简单明了:将圆木搁上加工平台锯开,再将一片片锯开来的木板拿走……可是,爱动脑筋的他发觉提供给他们的工作条件太简陋了,几个所谓的加工厂工人实际上相当于搬运苦力,每天都在人力移动巨大圆木的过程中被折腾得精疲力竭、苦不堪言!有时遇上了直径超逾一米以上的圆木加工,要拼尽力气和老命才能将其送上平台……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第一个发明创造,没有多久便亲手设计打造出了一个安全、省力的搬运车来。这搬运车并不复杂却结构巧妙,能通过杠杆省力的原理将两人合抱的圆木轻而易举移送至加工平台。
从林场退休回家之后,他的这种弄木爱好依然深蕴于心。一次看电视。他发现有个旅游景点不但出现了一些农村生产生活用具,而且城里人还十分喜爱地以之为背景照相留念。在他看来,那些所谓的农村生产生活用具实在太不像样子,水车不能车水,水磨不能转动,都是“呆”的东西!于是乎,他便在自己开办的饭店打造了一个30厘米×15厘米的浓缩版水碓,让其浑然天成地一天到晚叮咚叮咚上下运动起来。没有多久又为其增添了一个平面旋转运动的姊妹器物——一盘50厘米×30厘米×30厘米的水磨。无论造型还是结构,绝对与完美实物没有什么区别,惟一“弄假”的是那舂米磨面的碓体和磨盘都并非石质,乃是木料经过刷漆仿真制作。没有想到,这些在他来说完全是兴致所致而做来好玩的“摆设”,竟然让他和他的饭店名声遐迩起来,当然也就大大刺激了他的继续创造热情,接下来便一发不可收地让饭店演变成为了十数种不同类型农业器械集体大合唱的展览馆。任何人只要一走进这里,无不被那一溜儿上下左右不同方向循环运动旋转的节奏和抑扬顿挫的声音吸引,吃饭本身忽然只是到这里的第二位目的了。
一天,一位在此吃过饭的公安局干部特地找到了这里,请他帮忙做7、8件微型水碓、水磨、轮碾、水锯之类,以之作为礼品送给一个海外的朋友。他说,这个朋友经历丰富见多识广,和自己有着深厚交情,给自己的帮助也很多,因此总想表达一下内心的感谢之情。可是,绸缪了许久也想不出什么东西合适相送。看到涂祖奕制作的这些袖珍农具之后。觉得这每一件作品都是不可多得的工艺品,有着较高欣赏水平的朋友一定会非常喜欢。事实最后证明他的看法的确十分独到,那位海外朋友收到这份礼品后简直欣喜若狂,一个劲地感谢和夸奖,说这一套活灵活现的袖珍传统农具为自己的家增加了无限活力,给家庭所有成员和来访客人都带来了无比的开心!为此,这公安干部也不住地把自己的慧眼发现传播了开去!
涂祖奕也第一次认识到了自己的作品是具备商业价值的!一直以来,他都是仅凭着一种爱好和情趣在制作着一件件或大或小的“观赏玩具”。抖落出长期农村生活的深刻印象,按照动力机械原理琢磨探索出组织结构,惟妙惟肖地把在乡野农舍已经销声匿迹多时的物什一款又一款再现。他的作品完全不需要设计绘图环节,每一个部件的大小、厚薄、式样、孔眼仿佛都能从脑子里呼之欲出,集合组成一体后的规模结构、契合联动、工作态势等等,同样如成竹在胸,只要事先确定了完成品的总体大小,斧砍锯刨之后的七零八落木块就绝对可以完美和谐地拼凑成既定标的!正是因此,可以说任何成品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无可取代的心血凝聚!如今从反应来看,得知了社会上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欣赏者和需求者,这反过来进一步刺激了他的开发兴趣,于是接二连三又有了一系列传统生产农具和生活用具陆续诞生,品种迅速扩大到了四十余种……当然,找上门订货的顾客也逐渐增多起来,需求从袖珍小件扩充到庞然大物。
现在步入风景优美的粤北旅游胜地。可见一处又一处他设计施工的巨大转盘式水车:乳源县必背瑶寨、曲江曹溪悠闲农庄、韶关市乡村花线农庄、韶关市丛林山庄、三江丹霞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同样是一个不同于一个,一个比一个别具特色!随着韶关电视台、韶关日报社、广东南方电视台、广州日报社的采访和报道纷至沓来,涂祖奕的木器手工艺品不仅影响力日渐剧增,而且登上了一个个新的展示平台。连续获得广东省首届民间乞巧赛艺会铜奖、2008年(韶关市、郴州市、赣州市)红三角地区旅游商品大赛银奖、第三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银奖等等。完全可以说,这还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灿烂的前景正大步迎来,我们尽管等着瞧!